许毅见天色渐晚,便直接说明来意。
“我听闻未大哥祖上传下了作坊手艺,此次来找寻你便是想和你一起合伙开个作坊铺子。”
未时言倒是不意外。
未家祖上是专给宫廷做染布的,代代相传。
他叔伯都是做染布生意的,经常把祖上的荣光挂在嘴边,传出去也不稀奇。
他羞愧得脸红,“许恩人,不是我不愿用此法报恩,只是我实在囊中羞涩,合伙开铺子是不成的。”
怕让恩人失望,他急忙补充,“我可以给恩人免费做工,只求……” 他老脸更红,知道不该给恩人谈条件,可若是免费做工,总得吃饭,他咬牙:“只求管我们爷俩一天三顿饭就成。”
“……”
许毅了解未时言,用早就编好的一套说辞循循善诱后,让未时言答应了和他一起合伙。
最后三七分成。
若不是许毅从未漾下手诱导,未时言就想给他做白工。
得知未时言觉得此地居住不安全,许毅又想到许家老院子还空着。
干脆说他出资修缮一番,让父女二人搬到老宅去住算了。
未时言又差点跪下,被许毅眼疾手快地扶住,他声音哽咽:“恩人,您大恩大德我如何才能报啊。”
从前他空有手艺,却连开作坊的银钱都凑不齐,只能让女儿跟着他过苦日子。
他惭愧又心疼。
许毅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干,就是报答我了。”
在未时言眼里,两人初识时许毅就对他这么信任。
殊不知在许毅眼中,两人已是相识多年的至交。
能帮老友度过难熬的日子,他还挺高兴的。
商量好此事,未时言怕小白脸再来,当即答应许毅,直接收拾些随身的东西,坐上往三水村去的马车。
路过清远县,他还顺路找到铺子的小厮,差人买些青砖,雇牛车拉到三水村中,用于修缮院子。
家中,胡庆之摘下信鸽竹筒中的信,嗔笑着骂道:“混小子,还真是大材小用。”
随后摇摇头,去找许凤仙,让她安排客人的住处。
许爹许娘对许毅做的事情都百分百支持。
听说许毅传回消息,当即便放下手中活计,招呼小厮去把许旺院中未住人的小院收拾出来,给两位客人住。
随后又拿出新的被褥枕头,送了过去。
许大山笑呵呵地说:“咱提前准备还真是用着了。”
许毅朋友多,周全、方唐,就连刘清朗都三天两头偷跑来睡上一夜。
两人特意准备了十几床新被褥,还把常来的几人绣上名字专用。
许娘边整理床铺边笑着说:“毅儿在外头咱也帮不上,只求家里别怠慢了他的客人,丢了他的脸面便好。”
为此,许娘对礼仪规矩都钻研得刻苦了些,尤其是常常跟着宋婉宁一起,向胡庆之请教夫人们最讲究的规矩。
许毅辛苦在外头打拼,为娘为妻的都心疼,都疯狂地汲取日后可能需要的礼仪知识,以免用上之时,让许毅丢了脸面。
许大山则是快步去寻找村里盖房子的老手。
等许毅带着未时言到家门前时。
好似巨城的院落,青烟袅袅,饭菜的香气飘来,令人食欲大动。
许娘和许大山早已等在门前,迎接许毅带回来的客人,极为体面。
许毅给两人互相介绍后,许娘笑吟吟地招呼两人进院,“饿了吧,饭菜都做好了。”
二十多道菜放在许大山自制的转桌上,热情的招待让未时言心头发酸的同时又格外感激。
连叔伯都厌弃他们父女的时候,竟也能受到如此热情的招待。
感动的同时,他更加坚定了要好好经营作坊回报许毅。
饭桌上,许大山等几人吃完,便说:“今儿两位就先住在这小院子里,修缮院子的人我已经找好了,只等明日青砖到了就开始。”
“谢谢。” 未时言看向许毅,眼神中满是感激。
因为他受许毅重视,许毅的爹娘才会重视他们。
饭桌上一团和气,唯独怪异的是,那么漂亮的姑娘坐在身边,许旺连看一眼都不看,只顾着闷头吃肉。
好像欣赏姑娘会被拧耳朵一样。
傍晚,安顿好未时言父女后,许毅刚想去看老师,踏入院中,便听到胡庆之叫自己。
循声望过去,胡庆之独自坐在凉亭中对月饮酒,身影被月光拉成斜斜的一道,无声地陪着他。
许毅快步过去,“老师,您可是心情不好?”
又是一杯酒下肚,胡庆之又斟了一杯,才捻着酒杯摇头,“正是因为心情不错才小酌几杯。坐。”
另一个酒杯早准备好了,好似料定了许毅会来。
事实正是如此,虽时间不长,可胡庆之吃透了许毅的秉性,重情重义。
他挡住许毅想要拿酒壶的手,亲自给他倒了一杯,严肃道:“院试在即,你切不可粗心大意。”
许毅接连事情缠身,忙得没时间研读诗书策论。
今日又提起开染布作坊的事,又免不了要忙一阵。
虽知道他天资聪慧,胡庆之还是担心。
他苦口婆心地说:“你以后难免会卷入到京城的复杂局势中,想安身立命护好家人,必须要考取功名才行。”
胡庆之尽量用不吓到许毅的话说。
实际上,他接到门生传来的消息,许毅献计一事,他的名头已经挂到了各个派系的嘴边。
这并不是好事,而是危险。
两人碰了一杯,许毅饮下后,才笑着安抚胡庆之,“老师放心,未来的十天我哪也不去,安心准备府试。”
府试四月十五。
眼瞅着就到了。
许毅对商场的乱象和腌臜事更是一清二楚,功名,他势必要夺。
他笑道:“我不能坠了我老师的名声不是。”
“那作坊……”
“老师放心,作坊我只管出银子,找个账房先生,其余的事情全权交给未大哥就成。”
胡庆之微微眯眸,有些担忧,但思及许毅做事的妥帖和谨慎,拧紧的眉头再次松开。
“那就好,明天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