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1969年1月15日
泰国北部山区
泰北山区,重峦叠嶂,放眼望去,大片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无涯无际,景致十分壮观,让人叹为观止。但一旦深入其内,在高山密林间前行可就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了。尽管是一月份,遮天蔽日的丛林里仍然潮湿闷热,道路肉眼难寻,两个向导在前边奋力开道,用砍刀劈掉从四周伸过来的枝枝杈杈,惊走毒蛇和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爬虫,在几匹驮满货物的马匹后面,一支小队伍在几乎不可辨认的小路间艰难跋涉,除了众人沉重的喘息声外,周围一片静谧,间或有不知名鸟兽发出的怪异叫声。队伍中间是田之雄等几个外乡人,前后是几个走马帮打扮的人护卫,都带着长短武器。
香港站站长刘楚源心满意足地奉调飞回台北了,在他走之前,新站长杨志鹏带着新情报业务官劳志勋到任,并与刘楚源交接了工作。
杨志鹏是情报局的老资格了,军统黔阳训练班毕业,前半生仕途坎坷。1951年,时任保密局行动处长的叶翔与局长毛人凤、办公厅主任潘其武闹翻了,郑介民救了叶翔,把他调到“国防部大陆工作处”当副处长。不久后,郑介民调任“中执委第二组”主任,又把叶翔带到“中二组”当副组长。
叶翔被赶出情报局后,杨志鹏作为行动处的老人儿、叶翔的嫡系可就倒霉了,迟迟得不到重用,先后在台北、高雄、台中的保防组干过,直到1959年才得到转机。是年,情报局里的“江山帮”联名控告时任局长张炎元借援外贪污巨额美金,上峰让别人顶了罪,把张炎元调任“中二组”组长,而把“中二组”副主任叶翔调回情报局任局长。
从此,杨志鹏的官运在叶翔的荫护下柳暗花明又一村,先后做过情报处副处长、局联络室主任。现在又出任海外第一大站香港站的站长。为此,他踌躇满志,还带来了自己的亲信劳志勋出任情报业务官。
为了对田之雄有所表示,刘楚源走之前,委任田之雄为“中二组”香港执行部的港一组组长。田之雄左等右等没等来他奉调“中六组”的调令,却等来一封局长署名发来的指名给他的绝密电文:
“周仁俊、谢达临二同志8日申时抵港,任务由周同志交代,行动组曹少武随行,阅后即焚。叶翔。”
他和曹少武在启德机场接到从台北飞来的航班,把两位身着便装的中年男人直接送到安全屋。
进了安全屋,其中那个面庞圆胖、身材比较魁梧的人,才对田之雄和曹少武介绍道:“我叫周仁俊,国防部少将特派员,这位是国防部特情室的谢达临上校。奉上峰指示,我们四人组成特别任务小组,明天飞往曼谷。具体任务,到曼谷之后再向你们宣布。”
田之雄和曹少武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泰国有曼谷站啊,干嘛派香港站的人去啊?再说,周仁俊虽说是贵为少将,可他也不是情报局的人,情报局虽然名义上隶属于“国防部”,但对于“国防部”的军务向来是不掺乎的。有叶翔的密电在前,尽管心里嘀咕,田之雄和曹少武还是立即挺胸立正接受了命令。
身材偏瘦的谢达临在一旁一声不吭,冷眼旁观,连自我介绍都没说一句。
直到他们四人小组到达曼谷后,又在曼谷组安排的住处盘桓了好几天,大家混熟了,周、谢二人对田之雄的印象还不错,谢达临才在室外的草坪上单独对田之雄解释了来泰国的原因。
待到自称“国防部特情室”上校的谢达临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田之雄吓了一跳,这谢达临居然是士林官邸侍从室的上校侍从官。
他们四人分别代表四个单位:“国防部”、“侍从室”、“中二组”、“情报局”,共同组成一个秘密小组,受命前往泰国北部视察“国军”残部93师。
谢达临简要叙述了这支号称93师部队的来由,并仔细交代了此行的任务,田之雄才对他们来泰国的原因和神神秘秘的作派恍然大悟。
1949年12月,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大军压境,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通电起义,宣布脱离国民党政权,并在昆明扣押了一大批国民党的党、政、军、特高级官员和将领,其中就有国民党军第8军军长李弥和第26军军长余程万。为争取蒋系第8军和第26军起义,卢汉释放了李弥、余程万二人回部队,谁知李、余二人随即翻脸,带所属部队围攻昆明,在卢汉部队的抵抗和解放军二野部队的持续进攻下,第8军和第26军大部被歼,其中第8军237师约800人在团长李国辉带领下,第26军93师约700人在副团长谭忠带领下一路溃逃到缅甸境内,后面又加入了云南土司武装500多人。
李国辉和谭忠把这支2000多人的武装进行了整编,号称93师,对外称“复兴部队”。统一号称93师,是因为93师当年曾作为中国远征军部队对日军作战,在缅甸云南一带较有影响,容易得到云南和缅甸土司的支持。
1950年,焦头烂额的台湾方面得知居然还有一支建制比较完整、孤悬海外的部队,大喜过望,立即派其老长官李弥为总指挥,柳元麟为副总指挥,赴缅巡视并直接指挥,每月发给军饷和补给。后来,美国人更感兴趣,也想掌握这支武装力量,还派了美国和韩国的军事顾问到驻地进行训练,甚至企图将这支部队投入朝鲜战场对志愿军作战。
93师不断扩张势力,招兵买马,一些土司武装、国民党残兵和往来于中缅的马帮不断加入,成为一支上万人的武装,对云南边境进行袭扰破坏。在60年代初经中缅两国协商划定边界,经缅方邀请,解放军昆明军区过境痛击了这支武装。
这支部队对垒解放军从无胜绩,在当地却是一支战斗力较强的武装力量,屡屡挫败缅甸政府军以及地方民族割据武装的围攻,在缅甸山区打出一片天地来,让缅方如刺在喉。打不过,缅方便寻求外交解决,向联合国提出控告。
在解放军沉重打击之下,又迫于国际舆论压力,1954年,台湾方面无奈将李弥及6000多官兵及家属撤回台湾。1961年又撤走了号称第1、2、4军5000余人,将剩下的2500多精干官兵编为第3军和第5军,在段希文、李文焕等人带领下,依旧在缅甸山区坚持。
1965年,台湾方面曾命令该残部袭扰大陆边境,段希文明知以卵击石,抗命不从,台湾方面便怒而中断了原本微薄的支援,这支残军只能靠自己了。迫于生存压力,该部便利用山区的优势和此地的种植传统,开始大规模种植罂粟,从事利润丰厚的鸦片贸易,营造自身的“独立王国”,。
这支残军驻地周边情况十分复杂,除了缅共武装,还有掸族、克钦族、佤族等各少数民族武装,以及多支大毒枭的武装,几方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其生存环境很恶劣,尤其是缅甸政府军多次重兵围剿这支残军,该部奋起抵抗,打败了缅军,自己也伤亡惨重,双方坐下来展开谈判。
残军不愿加入缅甸籍,便于去年撤到泰国北部山区的大其力附近,依然以大规模种植罂粟维持生计,这儿变成了世界闻名的毒品产地“金三角”。
泰国北部的地方武装十分活跃,泰国军队进剿多次,都被击败,便有意利用这支武装力量。最近据派驻情报员的可靠情报,该部正与泰国政府谈判,因此台湾方面专门派这个小组前来了解情况。
以前在九龙大牙那个破旧的“93狮”酒吧里,田之雄曾听黄大牙聊过关于93师的事情,不过黄大牙没参加过远征军,他是远征军回国后才加入的93师,对93师残部流落到缅甸的事也是道听途说。这次听谢达临一说,才完整了解了情况。
他不禁问:“既然是国军残部,国府当然应该负责到底,那把93师......哦,现在叫第3军、第5军了,都撤回台湾不就完了?”
谢达临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说:“没那么简单!首先,剩下的这一部分人连官兵带家属,足有几千人,大多是云南人,这些人都不愿去台湾;其次,二十年过去了,以前二、三十岁的官兵现在都四、五十岁了,即便接回去也就该退役安置了;还有第三,缅泰边境紧靠云南,有这么一支成建制的队伍终究对大陆是个牵制,这也是国府乐见其成的。”
田之雄瞬间大悟,原来台湾既不想背上包袱,又想把这批残兵的剩余价值榨干,这......也太无耻了吧!
谢达临神神秘秘对田之雄交了底:“罗老弟,你是中二组的人,没什么好瞒的。我们此行的目的有三:一、评估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二、考察其对国府的忠诚度;三、尽可能阻止他们加入泰国籍。我们四个人各有各的任务,各有各的汇报对象,周少将自然是向国防部汇报,你们向“二组”及情报局报告,而我则要向士林官邸回禀。所以,他们听话则已,不听招呼,那只好自谋生路了。”
他们四人足足在曼谷待了三天,才有情报局曼谷站的人带着一个黝黑精瘦的人来,先坐车到清迈,一行人又换成跑“马帮”的装束打扮,在残军派来的向导和警卫护卫下,穿越茂密的原始森林,步行前往第5军驻地。
泰国没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雨季在每年6月至10月。尽管现在是旱季,气候相对凉爽,而且从地图上看,清迈离驻地直线距离并不算远,可沿途都是崇山峻岭,尤其是从清莱到残军驻地几乎全是热带雨林中的崎岖山路,让平时养尊处优的周仁俊、谢达临吃尽了苦头。尤其是又胖又壮的周仁俊,早就没了国军少将的派头,气喘如牛,差不多走一个小时就要歇半个小时,这让一行人足足走了三天。
终于,他们用尽最后的力气爬上一座大山,正在山顶极目远眺天边的蓝天白云时,听到了前边一声云南口音大喝:“啥子人,给老子站到!口令!”
虽然语气十分不友善,可对他们一行人来说,不啻于是天籁之音,终于到了!
领路的那个黝黑精瘦的人,是5军的闻参谋,他熟练地回答了口令。
山林深处有一个茅草棚,几个衣衫褴褛胡子拉碴的老兵从林子里钻出来,边与领路的参谋客气地打着招呼,边疑惑地打量着后面一行精疲力竭狼狈不堪的人。
田之雄注意到,老兵们手中的武器非常陈旧,五花八门,有美式“汤普森”冲锋枪、m1卡宾枪、美制春田式步枪,甚至还有一个人杵着一支“中正式”。其中两人穿着台军的卡其色训练服,脏得勉强能看出原先的颜色,大抵是十年前台湾运来的军装,另外三人干脆穿着颜色各异的便服,乍一看,就是一帮土匪。
军部闻参谋介绍到,“这几位都是台湾来的高官,专程来看望我们第5军的。”
出人意料的是,那几个老兵不但没有立正敬礼感恩连连,反而用不友善的目光上下盯着一行人,这让周仁俊有些不解。
周仁俊走上前,用围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以长官的派头拍了拍两个老兵的肩膀,“弟兄们辛苦了!‘国府’没有忘记大家,特意委托我们几人前来慰问。”
两个老兵拧了拧肩膀,躲开手掌,仿佛很抵触周仁俊的故作姿态,什么话都没说,这让周仁俊有些尴尬。
参谋忙打圆场,站在茅草棚下,指着山下一条狭长的山坡地带上,掩映在云雾缭绕之中,星星点点散落的吊脚竹楼群:
“看,那边就是军部所在地,我们叫它——美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