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灯光明亮,却透着几分冷意。
赵国梁坐在正中的椅子上,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沉静。他面前摆着厚厚的一摞文件,调查组的负责人坐在对面,脸色沉稳,目光锐利。
整个房间内气氛凝重,仿佛连空气都被紧绷的情绪冻结。
调查组负责人缓缓开口:“赵省长,关于亨达集团的案子,我们有些问题需要您协助调查。”
赵国梁抬起眼皮,看了对方一眼,语气平静:“请问具体是哪方面的问题?”
负责人翻开文件,目光扫过一行行文字,缓缓道:“亨达集团的资金流向出现了大规模异常,尤其是在近期,我们发现大量资金通过地下渠道试图外逃。这些资金与多个政府项目有关,我们需要您的解释。”
赵国梁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但很快恢复如常。他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亨达集团的资金流向问题,我也是最近才听说,具体情况我不便妄加揣测。但如果确实存在问题,调查组应该依法依规处理。”
调查组负责人盯着他,似乎想从他的神情里看出破绽。
“赵省长,您作为省里的主要领导之一,在这些项目的审批过程中难道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
赵国梁淡淡一笑,眼神深邃:“作为省里的领导干部,我当然会关注经济发展,但具体的企业运营和资本运作并不在我的管理权限之内。每一个项目的审批都有严格的程序,不是某个人能单方面决定的。”
调查组负责人意味深长地看着他,片刻后合上了手中的文件:“赵省长,我们的调查会继续,希望您能随时配合。”
赵国梁点了点头:“当然。”
调查组一行人站起身,收拾好文件,陆续离开了会议室。赵国梁目送他们离去,脸色未变,但心中却掀起了波澜。
这一局,已经进入了中盘。
---
顾晨的布局
与此同时,在省纪委办公室内,顾晨正和林皓、调查组的几位核心成员召开内部会议。
会议室内的电子屏幕上,列出了亨达集团的资金链条分析图,每一条红线都指向了关键人物的资金往来。
林皓轻叹道:“他们已经到了困兽犹斗的地步,刚刚我们拦截了一笔试图外逃的资金,涉及金额高达15亿。”
顾晨点点头,语气冷静:“赵国梁的态度很微妙,他既没有完全撇清自己,也没有正面与我们对抗。”
一名调查员皱眉道:“他很谨慎,试图左右逢源,但这次恐怕由不得他了。”
顾晨敲了敲桌面,沉声道:“下一步,我们需要加快行动。”
“怎么做?”林皓问道。
顾晨目光沉稳:“第一,扩大调查范围,把涉及亨达集团的所有关联企业全部纳入排查,尤其是那些还在运作的资金渠道,确保不会有任何资金流出。”
“第二,利用媒体手段释放信号,避免社会舆论被人为操控。我们要让外界知道,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经济调查,而是一场深度的整顿。”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找到突破口。”
顾晨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所有人,缓缓道:“赵国梁在这场博弈中的角色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找到他的直接证据,那么整个链条就会彻底瓦解。”
林皓点头:“目前来看,他没有直接插手资金运作,但他的秘书团队和一些核心幕僚很可能是关键突破口。”
顾晨沉思片刻,嘴角浮现一丝冷笑:“那就从他的秘书入手。”
---
赵国梁的心理角力
当晚,赵国梁坐在办公室里,独自抽着烟,心绪复杂。
秘书走进来,低声道:“赵省长,刚刚得到消息,纪委那边正在加快调查节奏,目标似乎指向我们的人了。”
赵国梁皱起眉头:“具体是哪些人?”
秘书迟疑了一下,说道:“调查组的人已经找到了王秘书,还有几位曾经负责政府项目审批的官员。”
赵国梁脸色微变,沉默片刻,缓缓说道:“让他们保持沉默,一切按正常程序走。”
秘书点头,但语气中仍然带着几分紧张:“赵省长,纪委的手段越来越精准,我们的人已经开始有压力了……”
赵国梁目光一沉:“稳定住局面,不要慌张。”
秘书犹豫了一下,低声问道:“赵省长,您……有后手吗?”
赵国梁深深吸了一口烟,目光深邃地看着窗外,夜色漆黑一片,仿佛看不到尽头。
“有些事,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会揭晓。”
秘书心头一震,不再多言,默默退了出去。
---
调查的突破
第二天一早,调查组传来了一个重大消息——
赵国梁的秘书王志成在接受调查时,情绪崩溃,提供了一份关键证词。
“我们手上有了足够的证据。”林皓激动地说道,“王志成承认,他曾经代表赵国梁协调多个政府项目的资金流向,其中涉及亨达集团。”
顾晨点了点头,语气却依旧冷静:“这只是开始。”
他看向在场的所有人,眼神坚定:“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所有证据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链条,让这场调查无法被任何人阻挡。”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而激昂,所有人都意识到,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棋局已定,唯有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