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寒城忽然得知自己多了个师妹,而且还是昭明女帝,惊得眼睛瞪得多大。
“瑞雪见过二师兄!”昭明女帝端端正正给方寒城行礼,脸上却狡黠的一笑。
方寒城哪里敢受她的礼,赶紧回了一礼,“陛下折杀我了,寒城当不起。”
江衡却很随意地道:“这有什么折杀不折杀的。在外面你们是君臣,在这里就是师兄妹,她喊你师兄有什么关系。”
“是!”两人躬身受教。
有了江衡的指导,两人的修炼进度是一日千里。
原本昭明女帝修炼的功法跟她的契合度不高,她也因为操心国事没怎么修炼,故而水平不高。
但现在不同了。有了江衡的丹药,修炼就变成了一件有趣有成就感的事情。
姚瑞雪如今陷入修炼的快乐中,对于国事也不如以前那么上心了。
而如今陈国因为政变失去了数十位高手,在周围国家看来这就是一个机会。
与陈国相邻的宋国齐国已经在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对陈国进行收割。
靖平侯魏建业为此大为忧虑,几次进宫来找昭明女帝进行谏言。
“陛下,臣现在有点后悔把新义公接进京城来了。”魏建业叹道。
“此话怎讲?”姚瑞雪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不过还是故意反问道。
“陛下,臣本以为是给您找了一个柱国基石,没想到他竟然将您蛊惑去修炼,如今朝中的事务都不大顾得上了吧!”
“这话就不对了!”姚瑞雪脸色一沉,“新义公的功劳,想必你应该也清楚。要是没有他的话,如今的陈国还不知道是什么模样呢!魏卿,我以后不希望从你这边听到关于任何对新义公不好的言辞。”
魏建业深吸一口气。他也知道新义公的功劳,可是若是能规劝陛下专心国事,那不就更好了么?
不过给他这么一说,姚瑞雪也觉得如今这陈国皇帝陛下的职位如今成了一个累赘。
“师兄,我现在真想有人能接手我这个陈国皇帝的位置。”姚瑞雪手托下巴,带着几分郁闷跟江衡说道。
“那你看谁比较合适,就传位给他不就行了。”江衡心想这有什么好头疼的。
姚瑞雪叹道:“要是这么容易就好了!我那弟弟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把陈国给他,我还不如让陈国直接灭亡来的好一些。”
“若是说皇族的其他人,也没什么特别合适的人选。再说有姚瑞成在,其他人在礼法上也不占优啊!”
“那怎么办?”江衡笑着道:“既然没有合适的人选,你还是先辛苦一下吧。”
“没办法,只能如此了。不过我现在就要看看族内有没有什么人才,现在着手培养,二十年后大概就可以从里面挑出想要的人才来了吧!”
“也好!”江衡点点头,“其实可以让符合要求的人选直接进宫来进行学习,到时候择优选用就是。”
“嗯,师兄说得没错!”姚瑞雪点点头。
她立即召集大宗正等人来商议此事。
“各位,我已经想过了,”姚瑞雪敲了敲桌案,“我呢,暂时也没有找皇夫的准备,所以皇嗣的事情一时半会不会有了。”
“至于说康王那一脉,叛逆之人已经被废为庶人,自然也就没有继位的可能。再说了,就算他们可以承嗣,有康王这样拎不清的长辈,只怕于家于国有害无益。”
“所以陛下的意思是……”魏侯皱眉问道。
姚瑞雪笑了起来,“我的意思,是从皇家从我为中心的三族之内,找到八岁到十四岁之间的优秀男孩,让他们集中在宫里进行学习。”
“将来我会根据他们的表现,再决定该怎么做!”
“不过你们也放心,将来只要表现优异,都可以分别予以重用。”姚瑞雪给他们吃了一个定心丸。
这消息对于宗室中人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
过了两日,十三个符合要求的宗室子弟就送到宫里来,进入上书房开始学习。
只是这个时候,宋国与齐国的联军已经陈兵边境,准备进攻陈国。
姚飞白已经接连败了两阵,丢了四座城池,失地千里,损兵折将气势低靡。
“侯爷,现在我们怎么办?”麾下副将低声问道。
姚飞白只能暗暗叹息。上次的宫变对于陈国的伤害太严重了,如今国内的高手寥寥无几,就算想找人来支援,其他人也腾不出手来。
都怪江衡那家伙,既然能制服那些人,那就让他们戴罪立功么!结果是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嗯,斩草除根是没错,可现在这局面怎么办?这些人谁来应付啊?
“侯爷,对方送了信过来,是……”亲兵走了进来,看着姚飞白欲言又止。
“是什么?呈上来吧!”姚飞白看了他一眼,沉声说道。
亲兵行了一礼,把手里的书信呈上来。
姚飞白扫了一眼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好胆,胆敢这样羞辱我!”
副将好奇地问道:“侯爷,他们说什么了?”
“哼!做他们的白日梦吧!一个想让我们割让十二座城池给他们,另一家更过分,说要让陛下下嫁于他国皇帝。否则必攻破玉京城,到时候陛下想给他做正妻可是休想,只能做他的庶妃。”
“可恶!”营中各人都义愤填膺。
“侯爷,我们跟他们拼了!”几人都愤怒地嘶吼起来。
“都安静!”姚飞白喝道,他环视着众人,“拼了容易,可是要是咱们这些人都拼死了,于国家有什么好处么?”
“我们要尽力周旋,保存有生力量,跟他们斗争到底才是真的。”姚飞白虽然性子急躁,但对于军阵之事还是合格的。
“斗争到底是对的,周旋就不必了!”忽然一个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
“谁,是谁?”姚飞白大喝一声。
江衡迈步走了进来,“是我啊!”
“新义公!”姚飞白脸色变得很不自然。自从上次输给江衡后,他就处处躲着他。
后来更是出了女帝征召他进宫一事,更是负气而走,躲在边关不问其他事。
但最后他才知道,那是女帝陛下跟新义侯定下的计策,借此将平国公等人一网打尽。
自己跟他一比,这差距实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