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地的另一边。
许大伯母正带领着李婶、张小花、朱婶、赵杏花、孙金花、以及村里的几个年轻媳妇准备着午餐。
几个临时砌好的灶里正燃烧着火焰。
大锅里饭菜冒着热气,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到了中午,许大伯母朝着山上的人大声喊道。
“大家都歇一歇,吃点饭再接着干!”
她的声音清脆响亮。
众人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自行走过来吃饭。
并排放着的几个桶里,大片肥肉和白菜混合在一起,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旁边还放着几筐馒头,看上去松软可口。
大家井然有序地排队打着饭。
打好饭菜的人坐在不远处边吃边聊,欢声笑语回荡在山间。
王顺一边吃着饭,一边对身旁的张山,感慨道。
“我还是头一回见这么热闹的场面。
你们看,每次给许家做活,饭菜里总是放这么多肉。
快赶上我一年吃的肉了,真想一直留在许家干活。
而且,这山庄建成了,肯定也是个好去处。”
还未等张山回应,朱婶的儿子大壮也附和道。
“是啊,这大片的肥肉,吃着就是过瘾。
你们说,这山庄会不会还能带动咱村子一起发展。”
许小乐听着大家的交谈,心中干劲十足。
她知道,这座山庄承载的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梦想,更是整个村子的希望。
下午,众人稍作休息后,又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干活中。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山庄的地基逐渐成形,仿佛是一座希望之城正在缓缓崛起。
山上的众人干得热火朝天,许小乐最初还会每天上山看一下进度。
与众人讨论一些具体细节。
在几天后,她发现,专门请来的工匠,确实有几分本事。
遇到问题不用她说,王工匠几个领头的人就会解决。
因此她除了隔两天去一次外,之后就放心地交给许大伯和许明征几人去管理了。
这日,许小乐又被王芸娘拉着去镇上采买嫁妆。
实在累了,两人便回到茶馆准备休息会儿。
与乔一明简单聊了几句,许小乐就累得趴在了桌子上。
家里为了存放买回来的嫁妆,还为此专门腾出了一间房,想到快要堆满的房间。
许小乐小心翼翼地劝道。
“娘,咱村哪家嫁女儿会准备这么多嫁妆的。
再买下去,屋子里都快放不下啦。”
王芸娘抬手轻轻点了点许小乐的额头,嗔怪道。
“傻闺女,娘就你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你这一嫁出去。
往后回娘家的日子都得掐着指头算,娘不多给你备些嫁妆,怎么能放心?”
许小乐心里暖烘烘的,却还是忍不住嘟囔。
“可这也太多了吧,而且就在一个村里,想回娘家还不是走几步路的事吗?”
王芸娘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不舍。
“你这孩子,想法太简单了。
虽说都在一个村,可嫁过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有诸多规矩和事情缠身,哪能像现在这般自在。”
她端起面前的茶杯,轻抿一口,接着说道。
“你看看隔壁村的小燕,嫁过来后,家里农活忙,公婆管得严,一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娘家。”
许小乐闻言,转头对王芸娘说。
“娘,要不咱再买最后一样,就不买了?
我怕到时候嫁妆太多,反而引起村里人的谈论。”
王芸娘思索片刻,轻轻拍了拍许小乐的手。
“行,听你的。不过最后这一样,可得好好挑。
娘想着给你买个精致的梳妆柜,往后每天对着它梳妆打扮,都能想起娘家的好。”
许小乐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甜甜的笑容。
“好,那就买个梳妆柜,谢谢娘,为我考虑这么多。”
两人起身,与茶馆里的众人打了声招呼。
又吩咐苏芳在店里等着她们,随后,两人便再次融入到街市中。
朝着卖家具的铺子走去 。
一进店门,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柜子,有古朴典雅的红木雕花柜,也有精致的漆柜。
王芸娘仔细打量,挑中了一个楠木质地的,上面刻着寓意吉祥的鸳鸯图案。
柜子里面还有隔层,设计十分精巧,能放下各种梳妆用品。
王芸娘满意地点了点头,询问道。
“就它了,小乐,你看看可还满意?”
许小乐抚摸着梳妆台,心里也很喜欢。
“满意,娘挑的我都喜欢。”
付了定金,与店家说好送货上门后。
母女俩心满意足地朝茶馆走去,准备与苏芳会合。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将母女俩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许小乐看着王芸娘疲惫的身影,心中满是感动。
她知道,母亲对自己的爱,都倾注在了这些嫁妆里。
而自己也将带着这份满满的爱,即将开启新的生活。
在这紧张忙碌的时间里。
齐武家迎来了三个客人。
乔山和王五来了,一起来的还有王五的亲妹妹王香草。
女孩十三岁,个子比同龄人矮小,面黄肌瘦。
一看就是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见到陌生人也显得有些胆怯。
齐母见此,心生怜悯,拉着她的手轻声安慰。
“孩子,别怕,就当这是自己家,走,和伯母去厨房做饭。”
见齐母带着人往厨房走去。
齐武这边也带着乔山、王五以及张亮去房间谈事情。
房中,乔山将齐武离开后发生的事仔细地说了一遍。
当听到曹小姐竟在京中将说亲对象打了一顿后,张亮忍不住叹道。
“这曹小姐也真是够泼辣的,居然能把说亲对象给打了。
这样一来,名声恐怕是要受些影响了,哪家还敢轻易娶她进门啊。
不过,也许会有人喜欢这种性格的人呢,这也说不定,对吧!”
见齐武不说话,乔山继续说道。
“我们来时也交代了看院门的人,若是有什么消息送过去,让他们立刻传消息过来。”
王五见乔山说完了,接过话说道。
“齐将军,我自作主张将家中妹妹接了过来,请您责罚。”
齐武一听,看向他,忙摆了摆手,说道。
“无妨,这点小事你不必紧张,如今这里正是缺人手的时候,你们来了正好可以帮不少忙。”
王五闻言,轻轻松了一口气,心中充满了感激。
他也是没办法了,之前离家几年在军中一直没有回过家。
他本是打算等齐武回京后再回家探亲的。
没想到齐武去信,问他和乔山是否愿意来青山村。
后来,两人一合计,决定不留在京城了,一起前来。
现在想想,王五都非常庆幸做的这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