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院虽然是个只出不进的产业,但里面的待遇和镇国公府其他产业都是一样的,甚至因为里面都是些年幼的孩童,这在吃的方面营养还更丰富些。
林青玉夫妻手里也不差那点吃的钱。北境共有两个州,分别是幽州和凉州,幽州有七个郡,每个郡下又有十到二十个不等的县,凉州的情况也差不多。整个北境内,林青玉夫妻俩共开设了两百多家慈幼院。
这些慈幼院里的孩子,只有极少数的是北境本地的百姓,大部分都是逃荒过来的人。他们基本上都是父母亲人死在路上,被其他族亲捎带过来的。
官府安置灾民的时候自然是都了解过情况了,孩子年纪太小没有独自生存的能力,跟着同族反而没有在慈幼院生活的好,一般遇到这种情况,这些孩子都是会被直接划分进慈幼院的。
平时慈幼院里也是可以来人去看望孩子的,要不是进慈幼院审查比较严谨,多的是百姓想把自家孩子送进去。
在里面的孩子生活上可比他们这些普通农家强出太多了,他们家里的孩子去书院读书,不舍得花钱在食堂打饭都是自己带的。
同样的坐在食堂里吃饭,就不说那些打饭的学子们吃的是什么了,毕竟每个学子家里的经济情况都不一样,大家打饭也是根据手中的银钱决定的,但慈幼院里的孩子们吃的都比他们的强出一大截。
他们在家带的大白馒头和鸡蛋,在人家荤素搭配的便当的衬托下显得寒酸又可怜。要知道以前他们就是想啃个白面馒头都要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这想每天吃上个鸡蛋更是只有家里最受宠的孩子才能有。
好嘛,现在他们终于实现了天天吃白面馒头和鸡蛋的好日子,但人家慈幼院的孩子都已经实现顿顿吃肉的幸福生活了,这差距大的让他们这些有父母的孩子都自闭了,尤其是那肉菜每天还不重样,羡慕的他们眼泪都从嘴角流下来了。
很多学子为了能尝一口便当里的饭菜,可真是花样百出的,不过都是孩子们之间的打闹,没有出现欺负同窗的事情发生,学院里的老师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上课时间该严厉的就严厉,但休息时间就不用绷那么紧了。
慈幼院里的孩子们能有这么好的待遇也是林青玉专门吩咐的,她待过孤儿院,知道孤儿这个身份对于孩子来说本来就是种伤害,如果吃穿用度还比同窗们差的话,很容易被其他孩子看不起。
就像是她以前为了节省纸笔,经常在同学们下学离开后去垃圾堆里翻找长一些的笔头一样,上了那么多年学,为什么身边一个好友都没有,这都是因为她是孤儿,又经常翻垃圾的缘故。
小学的时候翻垃圾捡笔头橡皮,初中后就捡废弃的笔记本啥的,后面她年纪大些能打零工了,就是学校、打工的地方两边跑。老师和校长都知道她的情况,在她能保证成绩不下滑的情况下,也会给她一些便利。
毕竟她作为年级第一,这点儿特权还是有的。学校发的那点儿奖金根本不够她用的,以前孤儿院还会给她分发一些好心人送过来的旧衣服,但自从她成绩优异能拿到奖学金后,这些衣物就再也没有她的份了。
因为其他院里的孩子意见会很大,认为她有赚钱能力了,就不该和他们争抢资源。而那时候的院长阿姨也是个和稀泥的性子,林青玉孤立无援也就只能服从安排,这样起码还能有个住的地方,不至于流落街头。
这也是为什么她后来修炼有能力了,也只想自己摆烂,从没想过回馈孤儿院的原因。她在那里得到的唯一的帮助是国家给的,孤儿院里的所有人都对她没有过实质帮助,哪怕好多东西都是她该得的,也被别人做主拿去分给其他孩子了。
现在她有了能力,又开办了这么多的慈幼院,自然是不希望这些孩子再像她一样经历这些人生苦难,她这个淋过雨的人,想给其他孤儿都送一把伞。孩子们感受到的善意多了,谁还愿意做个恶人呢。
王全现在已经开始去书院读书了,他们兄妹来的时间挺凑巧的,正好赶上书院新一批招生。王福也就是二头,他因为身子亏空的厉害,年纪又太小,慈幼院的嬷嬷建议这孩子养一年再去书院。
这能免费读书的机会只有九年,如果因为身体原因浪费一年,这就很不划算了。王全与弟弟商议后也决定按照嬷嬷的建议来。
正好这一年二头在慈幼院带妹妹小丫,等明年他去书院后,小丫也和院里的其他孩子熟悉了,也不需要他们兄弟天天陪着了。现在刚到慈幼院没多久,三岁的小丫身边突然离开两个哥哥,估计她也接受不了。
王全会这么急着去书院,最主要的也是想尽快学些本事,好在以后弟妹们出了慈幼院后,他能给弟妹提供一个住的地方。寒雪城里的租房价格并不贵,只要他们兄妹好好学本事,能有个一技之长傍身,以后都能生活的很好。
现在的好日子是他们兄妹做梦也没想到的,不说顿顿都是白面馒头了,就是一天一个白面馒头他们兄妹都觉得跟做梦似的。
他们爹娘都在的时候,他们全家一年到头连颗糖都分不到,更不用说比糖还贵很多的白面馒头了。那些金贵的东西都是他们大伯小叔家的孩子才能碰的,他们二房的孩子就只有干不完的活。
他们兄妹现在吃的好穿的也好,像是这种没有打补丁的衣服,他们也才是第一次穿上。布料也不是他们以前穿的粗布麻衣,而是很柔软的细棉布。
慈幼院的嬷嬷说,这些衣服他们每人每年都会按照季节置办两身,这一整年下来就是八套新衣服,他们兄妹真是掉进福窝窝里了,对于能用神仙手段送他们兄妹过来的镇国公夫妻也是心生感激。
尤其是他们在知道慈幼院都是镇国公府创办的后,那心里的感激之情就更盛了。来到北境的这段时间,王全也对北境有了基本的了解。北境作为第一任镇国公的封地,一直世袭到这一代,北境正因为有了镇国公府和镇北军才能守护住这里的百姓。
在北境百姓的心目中,镇国公府就像是他们的定海神针,而镇北军就是他们北境坚实的防线,没有镇国公府和镇北军,就没有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镇国公夫人更是上天赐给他们北境的仙女,她带给了百姓们高产的粮种,给百姓们建起了蔬菜大棚,更是拿出了不少秘方,直接改善了百姓们的生活条件,不仅让大家过上了吃饱穿暖还有余钱的日子,还让孩子们不分阶级都能有免费的书读。
他们北境的所有百姓都感恩镇国公夫妻为他们这些穷苦百姓做的事、感恩镇北军多年的守护之情,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们都以生活在北境、成为镇国公的领民为荣。
无数的光点在慢慢汇聚,他们分成两拨融进了林青玉和胤禛的体内,还在外面跟着房车卖粮食的林青玉和胤禛都感觉到了身体的明显变化。
【青玉、胤禛,这是信仰之力啊,你们夫妻这次做任务真是赚大了。现在你们的修为还不到飞升阶段就已经能汇聚信仰之力了,等以后你们修为够了,可以直接飞升的时候,就不需要从低品级的仙人做起了。
以后我们做任务你们夫妻多赚些信仰之力。在飞升前,你们身上积攒的信仰之力越多,这仙人级别就会越高,再加上你们是功德成仙,级别还要比普通修士高出不少。哈哈,我们以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团团兴奋的在半空中蹦跳着撒欢儿,看的408系统那叫一个羡慕啊。同样都是新生统找宿主绑定,看看团团老大这逆天的运气,再瞅瞅它现在戴罪立功的处境,光是羡慕一词已经不能形容它此时的心情了。
不过408虽然是个新生统,但也知道能修功德的任务者是有多难得,这不仅需要各种天时地利人和,就是修炼者自身的气运也要很强才行。
等它戴罪立功消除罪责后,也不指望能找个团团老大宿主这样的任务者了,只要能心性坚定、好好和它一起配合做任务它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