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安国公府那边动手了。”出去查探情况的暗卫回来禀报道。
云华郡主挥手让人退下了,此时她的心里一点儿高兴的情绪都没有,只有透骨的寒意。之前她得到消息,那个叫苏月的女人刚生下孩子不久,按照时间算,现在这还没出月子呢。
卫峥也是够狠心的,对于一个跟了自己这么久的女人能下死手,就是亲生骨肉也放弃了。权势对他们来说就这么重要吗?安国公府里的几个主子就是不进朝堂,他们靠着祖辈留下来的余荫也能生活的不错,根本不需要让那母子三人祭天。
而且她也没表达出要找苏月母子麻烦的意思啊,怎么就放火把人烧死了呢。云华郡主现在的心情很复杂,如果一开始是对苏月母子有些恨意的话,但事发后她冷静下来,又觉得自己恨上那对儿外室母子很没道理。
这世道普通人家的女子地位并不高,就是高门大户有时候想要达到某种目的,也是需要女儿做出牺牲,苏月一个农女又如何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在她的角度来看,苏月是个破坏他们夫妻感情的女人,可在苏月的角度来看,她才是插足两人之间的人。
根据暗卫们调查来的资料显示,卫峥和苏月已经在村子里摆过酒了,只是卫峥那时候处于失忆状态,婚书上用的名字也不是他的本名而已。
这一点也让云华郡主心里很复杂,也不知道卫峥恢复记忆后,在告知苏月自己不能八抬大轿娶她回家的时候,苏月那时候是个什么心情。既然她愿意被养在别院,应该是愿意进府做妾的吧?
毕竟外室还不如做妾来的光明正大呢。依照资料上写的苏月容颜绝世,这样一个美人如果不跟着卫峥回来的话,想来留在村子里也没人护得住她。
“唉~”
云华郡主深深叹了口气,事情已经发生也无力回天了。也许是自己也有了身孕的原因,云华郡主现在挺为苏月母子三人可惜的。这脑子清明后,能看清很多事,事情会走到如今的地步,归根结底也只是男人的原因。
她和苏月都是受害者,如果苏月也是个有身份背景的贵女,也许她能有不一样的命运。又或者卫峥回来后能和她坦明一切,而不是继续和她扮演深情,以她那时候满脑子都是卫峥的情况,还真有可能会直接接受苏月母子进府。
毕竟当时卫峥会娶妻生子也是因为失忆造成的,她也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人。可惜现在假设都只是虚的,也没可能实现了。只是这场大火埋葬了十几条无辜人的性命,让云华郡主心里有些堵得慌。
麟王他们得知此事后倒是没觉得有什么,苏月母子的存在对于皇室众人来说就像是一根刺,能让他们皇室郡主成为一个笑话,就是安国公府不动手,他们也会找机会动手的。
不过他们也没想到竟然会是卫峥自己亲自跑了一趟,这小子也是够狠的。
麟王府前院书房,麟王和大儿子正在谈论安国公府的事。
“父王,卫峥这小子这么狠,我们未来可不能再让他爬上高位,万一他对我们麟王府有敌意,这情况可就不好控了。”
麟王摆了摆手,制止了大儿子继续要说的话,“这个父王心里也明白,不过我们和安国公府牵扯有些深,安国公和卫峥那小子都知道我们麟王府的下一步计划,万一把他们逼急了,到时候再来个鱼死网破就不好了。
卫峥现在的职位不是都被撸掉了吗,等过段时间我们给他安排个低一些的职位先稳住他,这样有这个职位吊着,安国公府也不会被刺我们。等我们父子成事了,到时候再对他们动手。”
麟王世子听到父王提起谋逆的事,心里也有些激动,到时候成事了他的身份可就变成太子了,“父王,您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唉,最近大安朝境内天灾频发,这时候我们成事了一点儿好处都没有,跑不准还要下罪己诏。到时候史书上留下的就是我们麟王府的骂名,父王就是不坐龙位也不能这么遗臭万年啊。”麟王叹气道。
他现在对于大哥屁股下的那把椅子其实没多少兴趣了,以前一直想着自己做皇帝,纯属是心里不甘。可是真把控朝廷之后,他又觉得挺没意思的。
这操心的事情多也就算了,处处都是花银子的地方,现在外面好几个地方还在闹灾呢,他都压着没有告知皇兄,不然国库里现在该空了。可是赈灾都是迟早的事,也不知道现在外面是个什么情形了。
此时的林青玉夫妻在其它灾区忙着卖粮食呢,这段时间林远侯他们已经在北境把情况摸的差不多了,也是镇国公府的人有意让他们自己学习,不过他们也就只能知道个大概,具体的秘方还需要从林青玉夫妻这里拿。
这不,前段时间他们就派人联系了林青玉和胤禛,想面谈一些事情。夜间夫妻两人也控制着浮空岛回了北境一趟,几张方子都写了一份送他们了,就是金银也借给三个侯爷不少,只等他们那边有成效后慢慢再还。
粮种什么的一人送了五车,也足够他们前期种植了。毕竟那三方军营的情况和北境不同,这里本来收成就不好,百姓们也愿意跟着镇国公府折腾,种植新粮种不管收成怎么样,他们都能从镇国公府拿到补贴,这比他们自己种地收获的可多多了。
但林远侯他们驻守的地方不一样,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百姓们和驻军的关系也有些微妙。可不是所有的士兵都和镇北军一样严于律己,其他军营里面也少不了几个败类。
林远侯他们回去想大刀阔斧整改的话,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比起北境可是困难多了,这也是林青玉和胤禛为什么会借给他们金银的主要原因。他们都算是逃出华安城的,虽然安明逸这个皇上没敢下令治他们的罪,但军需什么的肯定是给断了的。
林远侯他们回去后要先把二十万大军给稳住,这就少不了花钱。林青玉夫妻低价卖给了三人不少军需物资,送他们回去的时候正好一道运送过去。有着这些东西辅助,想来林远侯他们后期的发展也能更顺利一些。
王全他们兄妹已经被林青玉夫妻俩回北境的时候给先一步带回去了,直接送到了寒雪城的慈幼院,真要靠这兄妹三个自己走到北境,只能是痴人说梦了。
想给他们兄妹三人找一条活路,北境是他们最好的去处。慈幼院里的孤儿都是能被养到十六周岁的,以王全十三虚岁的情况,他在慈幼院里还能待五年。
再加上北境二十五岁之前都可以免费去书院读书,王全也不用担心以后离开慈幼院后没个去处。书院对于王全这种无父无母的孤儿也是有补贴的,而且这些有难处的学子也可以和书院借钱,等以后他们做工了再慢慢还就是。
王全兄妹最近在慈幼院适应的很好,慈幼院的嬷嬷担心三个孩子刚来心里不踏实,还把他们住的地方安排到了一起。小丫因为年纪小现在和兄长住在一起也没事,等她到了五岁就要安排到女孩子住的楼里了。
小孩子到了陌生的环境里,最开始还是与亲人不分开的好。这慈幼院林青玉都是安排工匠们按照小公寓的格局建设的,屋子虽然不大,但除了不能直接烧火做饭外,其它基本都配全了。
没办法,慈幼院里的孩子各个年纪都有,让小孩子自己烧火做饭很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大家都是在固定时间统一在大食堂打饭吃饭,至于那些去书院读书的孩子,则有专人每天中午去书院送饭。
可以说,慈幼院里的孩子们生活水平一点儿也不比有父母亲人的孩子过的差,甚至在吃的方面还能超出他们一些,毕竟这些慈幼院都是镇国公府直接管理的,林青玉时不时的找人弄出些美食出来,这自家产业的员工们福利也要跟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