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大营的了望塔上,塞乌斯?马略转动着手中的青铜望远镜,镜片上的皲裂纹却挡不住他眼中的狂喜。
镜头里,汉军营地的炊烟稀稀落落,偶尔有伤兵拄着断矛蹒跚行走,如同一群被拔去牙齿的恶犬。
“看啊,他们的‘汉’字旗多久没换过了?”
马略将望远镜砸在城垛上,镀金的鹰徽在铠甲上晃出细碎的光,“那些曾在漠北屠杀我们商队的野蛮人,现在连修补战旗的力气都没有了。”
副将递来最新的斥候密报,羊皮纸上用鲜血标着:汉军弩箭储备不足两成,战马死亡率达百分之六十,士兵每日口粮降至粟米半升。马
略突然爆发出刺耳的笑声,震得城墙上的乌鸦扑棱飞起:“众神在上!当年迦太基人用了二十年拖垮罗马,而这些汉人只用了三年就把自己耗干了!”
他猛地扯下披风,露出胸前狰狞的伤疤——那是七年前与霍去病野战留下的纪念。
“传我命令:今晚全城禁酒,明日日出时,所有军团按‘汉尼拔三线阵’列阵。”
马略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迦太基废墟”,那里正是汉军防线最薄弱的缺口,“告诉士兵们,破敌之后,允许劫掠汉军大营三日,金银归个人,汉人奴隶半价卖给矿主!”
夜幕降临时,马略亲率千名骑兵逼近汉军防线。
他命人点燃成串的火把,将罗马军旗插在沙丘上——那面绣着狼噬婴儿的旗帜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旗下堆满了汉军战俘的人头。
“刘彻!你听着!”
马略的声音裹着地中海的咸涩,穿透夜幕,“你以为龟缩在防线后就能保命?当年皮洛士国王用战象踏平你们的盟友,现在我要用你们士兵的骨头,为罗马铺就凯旋大道!”
话音未落,数十名被俘的汉军士兵被推到阵前。
马略抽出佩剑,寒光闪过,为首士兵的手臂应声落地。
惨叫声中,他用剑尖挑起断肢,向汉军营地甩去:“这是给你们的‘投名状’!明日此时,你们的皇帝若不投降,我就把他的脑袋挂在鹰旗上,送回长安给你们天子!”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罗马军团的牛皮军号突然响彻云霄。
马略站在战象背上,看着眼前的钢铁洪流——前排的重装步兵举着一人高的青铜盾牌,盾面上用汉文刻着“降者免死”;
中间的弩炮部队推着镶铁的木质巨弩,每具弩机旁堆放着浸过蛇毒的三棱箭;最后方的骑兵集群如乌云压境,马蹄下的沙地上,无数铁蒺藜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前进!”
马略的战象抬起前蹄,踩碎了昨夜送来的汉军求和信。
当第一缕阳光掠过迦太基废墟时,罗马的投石器率先发动,巨大的石弹呼啸着砸进汉军营地,掀起的气浪将帐篷连根拔起。
马略看见一名汉军校尉被气浪掀飞,手中还紧紧攥着半块硬饼——那是他今早特意让人在箭头上绑的“礼物”。
反攻开始的第三刻,马略就察觉到了异样——汉军的防线竟没有预想中的抵抗。
他望着那些纹丝不动的盾阵,突然想起七年前在河西走廊的陷阱:同样是看似溃败的军队,突然从沙丘后涌出无数弩兵,如收割麦子般扫倒罗马先头部队。
“停止进攻!”他的喝声被战象的嘶鸣吞没。
前排的重装步兵已踏入汉军营地,却发现帐篷里空无一人,地上散落着浸透蜂蜜的粟饼——那是汉军诱敌的惯用手段。
马略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猛地扯动缰绳,战象庞大的身躯在沙地上划出深痕。
就在此时,远处的沙丘后突然腾起遮天蔽日的烟尘,隐约可见汉军的“霍”字旗在风中翻卷。
他听见副将绝望的呐喊:“是陷阱!他们根本没打算撤退!”
但一切都太晚了。
当罗马士兵捧着粟饼狂喜时,地底突然传来沉闷的震动——那是汉军费时三年挖掘的地道,此刻正有无数手持短刀的士兵破土而出,他们的铠甲上裹着浸油的麻布,眼中燃烧着比罗马火把更炽烈的光。
马略望着漫天火光,忽然想起昨夜在望远镜里看到的场景:汉军伤兵用断剑在沙地上刻下的不是“归”字,而是“诈”字的右半部分。这个发现让他浑身发冷,却也终于明白——那个在帅帐中犹豫不决的刘彻,从来就没有打算撤退,他只是用三万将士的生命做饵,钓他这条自以为是的大鱼。
硝烟中,马略握紧了剑柄。
这一次,他面对的不再是士气低迷的哀兵,而是一群被耻辱与仇恨点燃的困兽。
大漠的黄昏将汉军帅帐染成血色,刘彻握着撤军诏书的手悬在半空,墨迹在羊皮纸上映出绝望的阴影。
帐外传来伤兵的呻吟,与远处罗马军营的欢呼声交织成死亡的二重奏。
就在他闭着眼准备盖下玉玺时,忽然听见地平线方向传来闷雷般的轰鸣。
“报——!”传令兵撞开帐门,满脸沙尘中带着不可思议的狂喜,“苏武大人率补给军到了!还有……还有会冒烟的铁车!”
刘彻猛地起身,腰间玉佩“当啷”坠地。
他踉跄着冲到帐外,只见漫天黄沙中,一列漆黑的庞然大物正喷着白雾驶来,车头的青铜朱雀雕塑在夕阳下展翅欲飞。
车厢上满载着成箱的弩箭、成捆的精钢刀剑,最顶层的粮袋上赫然印着“长安官仓”的朱漆大印。
苏武骑在车头,衣袍上还沾着未干的机油,他掀开蒸汽弥漫的车窗,高声喊道:“陛下!铁路通到大月氏了!这是天子殿下送来的‘铁翅膀’!”
刘彻怔怔地看着铁轨上的火车头,任由蒸汽扑在脸上。
他伸手触摸滚烫的锅炉,被灼得缩回手,却又立刻再次触碰,仿佛要确认这不是梦境。
“这……这铁家伙真能从长安跑到这里?”
他转头望向苏武,眼中竟有泪光闪烁,“联想起兵时,刘据那孩子还在玩木火车,如今……”
话音未落,火车头突然发出一声长鸣,汽笛震得沙丘簌簌滑落。
刘彻猛地抓住卫青的手臂,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仲卿,你瞧!这比咱们当年的楼船还要威风百倍!”
卫青单膝跪地,抚摸着铁轨上的“汉”字铸纹,粗糙的掌心擦过冰凉的钢铁。
他想起七年前漠北之战,为了运粮,三万民夫埋骨黄沙;而如今,这些闪着寒光的铁轨,竟能让粮食在数日内跨越万里。
“陛下,”他的声音哽咽,“
当年咱们在沙漠里数着星星等粮车,如今……天子给咱们送来了会跑的‘星星’。”
霍去病忽然纵声大笑,笑声中带着劫后余生的癫狂。
他抽出腰间断剑,用力劈向铁轨——火星四溅中,剑刃竟被崩出缺口,而铁轨却只留下一道白印。
“好!好!”
他踢开断剑,张开双臂拥抱火车头喷出的白雾,“马略那老狗要是看见这铁家伙,恐怕要尿湿他的龟甲盾!陛下,末将请命,率骑兵沿着铁路线突袭罗马后方,让他们尝尝被铁轮碾碎的滋味!”
李广颤抖着从粮箱中捧出一袋粟米,颗粒饱满的粟米从指缝间滑落,砸在铁轨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陛下,”
他指着火车车厢,“当年李牧守雁门,囤积三年粮草才敢决战;如今有了这铁车,咱们能月月换新鲜粮草,日日有新锻的刀剑。这仗……咱们能打十年!”
董仲舒跪在铁轨旁,双手捧起一抔混着机油的沙土。
他忽然想起自己曾在《天人三策》中反对“劳民伤财”,此刻却终于明白——刘据的铁路不是暴政的象征,而是真正的“王霸之道”。
“陛下,”他抬头望着火车头的朱雀雕塑,“此乃天佑大汉!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若有此铁车,仁义之道早已传遍天下!”
苏武从车厢中取出一卷图纸,上面用朱笔标注着“光武五年铁路贯通图”。
刘彻展开图纸,只见一条银线从长安出发,穿越河西走廊、帕米尔高原,直达大月氏王城,沿途密布着“粮草中转站”“武器维修站”“医官急救站”。
“天子算准了陛下会在迦太基遇挫,”
苏武指着图纸上的红点,“三个月前铁路试通车时,他就命人在每个站点囤积了十日份的补给。这列火车走了十七天,比寻常商队快了整整四十天!”
刘彻的手指停在“罗马边境”的标记上,那里画着一列昂首的铁麒麟,旁边注着刘据的亲笔:父皇亲征之日,儿臣当驾铁麒麟来迎。
夜幕降临时,汉军营地亮起了自开战以来最明亮的灯火。
士兵们围着火车头载歌载舞,有人用弩箭敲打车厢,竟敲出金石之音。
霍去病的骑兵队重新换上了铮亮的铠甲,战马嚼着新鲜的苜蓿,马蹄下的铁轨延伸向罗马方向,如同一条随时会咬碎猎物的钢铁巨蟒。
刘彻站在火车头旁,望着东方初升的星辰。他忽然想起刘据在铁路开工典礼上的誓言:“儿臣要让大汉的铁轮,成为万国来朝的仪仗。”
此刻,他终于读懂了这句话的含义——不是靠刀剑征服世界,而是用文明的力量让世界臣服。
“传朕旨意,”他的声音被火车的轰鸣托起,“明日一早,全军沿铁路线展开反攻。让罗马人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用铁轮,用蒸汽,用他们从未见过的文明之力!”
蒸汽升腾中,火车头的朱雀雕塑昂首嘶鸣,与远处汉军大营的“汉”字旗遥相呼应。
这一晚,不仅是战局的转折点,更是一个帝国重新定义“征服”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