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哥俩遛了一圈,观赏了一番园子内景色之后,朱棣开口道:
“陈兄弟,接下来这里就是你的府邸了,门外的牌匾我都已命人换上了陈府的标志,房契地契之类我也都放在了主屋桌子上。”
陈羽欣然的点了点头,伸了一个懒腰说道:
“府邸不错,卫生之类都已打扫完毕,看来托你老朱的福,我今日就可以搬到这里好好享受了。”
听见这话,朱棣想到了什么似的,扫视一眼四周开口问道:
“陈兄弟,这宅子虽然现在已经是你的了,方才我看了一遍,整体该有的都有,可谓一应俱全。但人的喜好各不相同,有些东西是上一任主人留下来,不见得是你的风格与喜好。”
“你要信的过我,明日我走之前安排一队人,专门负责府邸打下手的工作,不仅可以帮助你布置东西,还可以充当佣人平日里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当然,你要是吃不惯他们做的饭也可以自己下厨。”
“顺便再给你送几个贴身丫鬟,伺候你日常起居。”
“行啊,老朱。”
陈羽面对这样的要求,没有拒绝的理由。
要知道他现在居住的地方,可不是之前的小酒馆。而是一座占地三亩的豪宅,这样的地方平日里就拿卫生来说,一两个人干起来都会累的够呛。
再者他现在有钱了,享受一下古时候老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怎么了!
而且有些场景看着不错,但不符合自己二十一世纪年轻人的风格,适当再装缮一下,提高舒适度也是可以的。
至于贴身丫鬟,那也是必须的。
伺候起居什么的倒用不上,关键这可是一千六百多平的屋子,住的人少了,半夜总会升起一股闹鬼的感觉。
……
一切商谈妥当,二人坐在了内堂。
“陈兄弟,明日我安排人过来帮你搬家。”朱棣道。
府邸床铺什么的都已经安排好了,陈羽哪怕今日不用搬家都可以直接入住。
陈羽点了点头,感谢道:
“老朱,住房一事多亏了你,否则我怎么可能住上这么好的宅院,啥也不说了,等你外出归来,我这新房也布置的差不多了,到时候你算一个,还有老夏那几个,统统过来参加我的乔迁之宴!”
朱棣当即高兴的拍了拍手,“没问题,到时候我们一定捧场。”
二人又简单聊了一会,朱棣这才坐上了回宫的马车。
等朱棣离开之后,陈羽慢悠悠的哼着小曲,走进内堂的主座上,心满意足的翘起二郎腿,以一个自己极为舒服的姿势半躺着。
自在!
舒服!
逍遥!
陈羽穿越而来继承一家小酒馆,可以说是他的第一个家,但心中的归属感终究没有那么强烈。可是现在不同,他如今有了除小酒馆之外,第一个真真正正的家,还是一处豪宅。
成亲、买房、高中!
永乐时期的人生三大目标,自己短短数月时间就实现了一个。
成家立业现在压根就不在陈羽的考虑范围之内,古时候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婚娶’。可对于后世而来的陈羽来说,他二十岁刚刚出头就商谈结婚,属实有些早!
所以接下来的目标,将会重点放在恩科上。
陈羽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接下来就要努力奋斗了,向着最终的目标冲刺。如果实现,也不枉来大明一遭了!
………………
陈羽靠在椅子上休息了一会,站起身来,一手环胸,一手撑着下巴,随后找管家要来了笔墨纸砚,一个人坐在内堂写了起来。
如今换了一个大场所,该有的设施一定要配齐。
比如沙发之类,宅男必备神器。
这些东西都是一些简单的轻工业,并没有什么难度。
就这样写写画画了半天,陈羽这才满意的放下笔墨,站起身来伸了一个懒腰。
……
朱棣离开之后,当即就命人将陈羽送给自己的自行车拉了回去。明日就要走了,走之前他可是亲口答应了徐皇后要好好陪陪她,最后还是食言。但是自行车的出现,无疑给了他一个机会。
当天下午,朱棣就跟捡到了宝贝似的,回去拉着徐皇后一起出来骑行。
宽广的皇宫中,
在一大群太监、宫女环伺中,开启了朱棣与徐皇后的浪漫时刻。
朱棣在后方扶着徐皇后的腰肢,手把手教导徐皇后骑自行车的技巧。起初徐皇后骑的时候,与朱棣刚开始在酒馆中一样,要么就是用力太小蹬不起来,要么就是用力太猛,嗖的窜飞出去。
好在周围全是人,再加上场地足够大,所以酒馆中皇帝摔倒的场景在这里并没有出现。
哪怕徐皇后将要摔倒,她的下方立刻会有人垫上去,充当缓冲的人肉坐垫。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天色暗淡,此时朱棣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珠,喘了几口粗气。
他今日可是高兴的不得了,靠着这辆自行车,他找回了当初与徐皇后初恋时的感觉。
“来人,将这自行车妥善安置好,就放在……徐皇后门口,朕走后,皇后闲暇时可拿出来骑一骑。”
………………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朱棣前去了江浙一带,他安排的人手也到了陈府。
一支十多人的队伍,陈羽很满意。
能力强,陈羽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绝无怨言。
在陈羽的一番安排下,陈府也迎来了大装修。院子里种什么树,花园里种什么花、草药、包括池塘里养什么水物,购置字画挂在内堂散发一下优雅的气质。总之就是内内外外能搞的地方,都搞了一遍。
又过了几天,陈羽府邸上来了一批丫鬟。
他看了直呼老朱仗义,样貌自然是无可挑剔,都在九十分以上。放在后世起码也是一线明星那种颜值。最重要的是一口一个老爷的叫着,那声音,酥麻中带着稚嫩。
陈府安置妥当之后,陈羽的生活从原来的一点一线,转变成了两点一线。
早晚在陈府,中午去酒馆。
毕竟酒馆那条街区就有一个能力极强的铁匠铺,一般有什么工具之类,直接走几步路就可以打造出来。
所以酒馆反倒成了陈羽的发明基地。
………………
数天之后。
由于朱棣走之前对朱高燧千叮咛万嘱咐,让他要趁着自己不在京师的这段时间,好好监督。不要让朝中任何大臣接近陈羽。
所以,朱高燧这些日子就在距离陈羽街道附近的不远处,购置了一处房产。方便时刻坚守在工作一线,目的就是为了让朱棣回来之后,看看他的工作态度。
此时朱高燧正半躺在距离陈羽不远处购置房产内堂的椅子上,悠闲吃着葡萄。
如今皇帝离京,监国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太子储君朱高炽身上,至于汉王则掌管部分兵权,以防不测。
他此时倒落得清闲,这样一来,倒也符合他的意思。
可不多时,门外的嘈杂声让他皱着眉头,不耐烦的说道:
“谁啊,不是说过任何人都不能进来打扰我吗?”
朱高燧之前下过命令,为了以防万一,所有官员与一眼看上去就不像好人的家伙,一律拦截在方圆五里之外。
听着门外没有回话,倒脚步声越来越近,他抬起头来,刚想要开口大骂,可看清来人之后,态度立马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笑嘻嘻的说道:
“二哥,您来了。”
汉王朱高煦不语,似笑非笑的径直走向朱高燧,淡淡的说道:
“老三,好大的排场啊,你二哥想见你一面,可外面却有一帮人拦着。”
朱高煦说话的同时走到赵王跟前,将沾染血渍的拳头拿起老三的袍子擦了擦。
朱高燧见后,心中大概猜到了为什么没有人进来禀告了。
这家伙,打进来的。
下一刻,门外冲进来了十多名锦衣卫,摆出攻击姿势,仿佛只要朱高燧下达命令,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冲进来,将朱高煦拿下。
朱高燧对此只是挥了挥手,示意外边的人全部退下,这里交给自己应付就行。
他眯着眼睛,顿时就猜出了汉王来此的目的,陈羽。
可如果二哥真想硬闯锦衣卫,见陈羽,爹走了还真的没有人能够拦得住。但一定会闹出很大动静。
而现在来找自己,无非就是还有着这层顾虑。
这次前来大概率就是想让自己让步,放二哥进去。这还得了,你这家伙要是靠拳头打进去,他赵王没二话。
可你这样拉着自己一起走歪路……
朱棣那个脾气,朱高燧心中有些没底。
朱高燧低着头眼珠子转了两圈,心中顿时想到了应对之法。
装傻!
将这件事情糊弄过去。
他快速低头瞥了一眼衣服上的血渍,丝毫不在意,随后笑嘻嘻的走向汉王说道:
“爹走之前可对二哥委以重任,这街道上的治安,鸡鸣狗盗的小事就只能由我来解决了。二哥,你放心,有我在这里,整个京师的街道上,治安绝对放心。”朱高燧拍着胸脯笑着说道。
“保护陈羽是鸡鸣狗盗的小事?”朱高煦坐在主座上,看着他最为信任的三弟,如今对自己聊天竟用如此圆滑的处理手段,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不冷不热的问道。
朱高燧一怔,想了想,还是决定将装傻充愣进行到底,“二哥这是哪的话,我不懂这陈羽是什么东西。”
“防二哥?”朱高煦听见这样的回答,轻轻笑了。
沉吟片刻之后,顿时琢磨出惩治老三的办法,同时也能消一消心头上的火气。
只见他对着朱高燧招了招手,淡漠的说道:
“老三,站那么远干嘛,生分了不是?过来,靠近一点。”
朱高燧一听脸上笑容更灿烂了,扭扭捏捏并不想要过去。
奈何最终在汉王的邀请下,盛情难却,还是慢慢走到了汉王跟前。
朱高煦轻轻的叹息一声,随后伸出左手抚摸了一下头发。
这简单的举动倒吓了朱高燧一跳,但看见朱高煦只是简单整理凌乱的发型,这才稍稍安心。
可还没过多久,只见朱高煦突然一个弹射起步,一拳狠狠的朝着朱高燧肚子揍了过去。
赵王完全没有防备,正中一击,顿时吃痛的弯着腰,捂着肚子疼的龇牙咧嘴直喘粗气。
还手的念想,他是一点也没有。
毕竟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汉王的战力,包括他一身的武功,都是汉王所教。
打不过,根本打不过!
朱高煦冷哼一声,这就是他想出的办法,没有什么是一拳解决不了的问题。
他打完之后,看着老三这副样子,心情舒畅。随后他站起身来,拍了拍朱高燧的后背,笑着说道:
“想在爹面前卖乖,摆这一出防你二哥?!”
朱高燧一听当即捂着肚子想要站起身子,可发现还是很痛之后,躬着身子无奈的说道:“二哥你这就冤枉我了,外界人人都知道我是汉王党,怎么可能作防着你的事情!”
朱高煦冷笑一声,并没有理会老三的喊冤,而是认真的说道:
“老三,我平日里待你怎么样?”
“???”
“当然是极好。”朱高燧想了没想的直接说道。
这话并没有说谎的成分,朱高煦从小就战力过人,是一众小伙伴里面的孩子王,后来这样的勇猛到了战场上也依旧如此。可以说二哥从小到大都一直护着他。
“那你认为这个皇位是老大坐好,还是你二哥我坐才好。”朱高煦沉声说道。
“二哥……你这……”面对二哥这突如其来的直击主题,还是大明最为敏感的帝位,他一时间有些磕巴。
又或是此时说什么都是错的。
朱高煦重重的拍了拍老三的肩膀,诚恳的说道:
“老三,爹常说老大的身体不行,所以看似目前大明的储君之位是老大,实则最后一定会落到朱瞻基手中,要是让那个小狼崽坐上了皇位,以后咱两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朱高煦见老三听着自己的话陷入了沉思,当即又添了一把火,循循善诱的说道:
“朱瞻基自幼聪慧,他虽然是咱俩的大侄子,可是你想想朱允炆,面对他的那些叔叔是什么态度,又做了什么?”
“不为你争一把,也要为你的后人争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