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的粮食被还上的消息在整个朝堂上提出来的时候,满朝文武皆震惊。
“二皇子,你说的可是真的。要知道济州城的百姓们刚刚遭了难,借了粮食才多久,怎么就能把人还上了?”
户部尚书不敢置信,觉得二皇子在骗他一样。
明迩昂首挺胸“当然是真的,粮食我已经带回来了,夏朝之后,尚书大人就可以清点入库。”
一旁的叶丞相嗅觉敏锐,他还记得,当初二皇子要借粮食的时候说了这是高产良种,如今这么快就把粮食还上了,这得丰收了多少?
“二皇子,不知道今年冀州城的亩产有多少?”
二皇子左手伸出4根手指,右手伸出5根手指。
“平均亩产450斤。”
这下子换成叶丞相震惊了,同时震惊的还有了解民生的其他官员。
“怎么可能?就算是上等的良田,亩产能够达到200斤已是极好的,冀州城田地不算肥沃,怎么可能达到450斤?”
“可不是达到450斤,而是平均450斤,若是这样,那么上等的田地产出又是何等的恐怖。”
“恐怖如斯,恐怖如斯啊。”
“冀州城的百姓们有救了。我大明朝的百姓们也有救了。”
朝堂一片哗然。
明成帝坐在上手的龙椅上,观察着文武百官的众生众相。
勾起的嘴角能看出他的心情是极好的。
冀州城丰收的事情,早在一个月以前他就知道了。
“咳咳……”
明成帝的咳嗽声不大,却成功的让文武百官安静下来。
“好了,既然老二已经把之前借出去的粮食都收回来了,那这笔账就一抹勾销。
冀州城高产良种的事情,老二有功,以后的冀州城就给你做封地了。”
冀州离京城很近,虽然百姓的人口和繁华程度和江南是没有办法比的。
但这个距离就很微妙,老大心中不快,但想到既然封地已经给了,那皇位就和他没有太大关系了。
这样的想法,在文武百官中间无声的流动。
明迩直接跪地谢恩。
封烬寒看着前后左右,各个官员脸上的表情,不难猜出他们心中的想法。
“如今大明朝的百姓还生活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境地,还回来的粮食要挑选出来优质的种子,交给户部推广下去。”
“陛下圣明!”
对于这个结果大家都没有异议。
一名侍郎从百官的队伍中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要奏。”
“讲”
“如今我大明朝发现了优质的良种,百姓蒸蒸日上,日子也是越过越好。
但大明朝如今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未立下太子。
臣恳请陛下,早日立下太子,安定民心。”
侍郎的话刚落,就有官员纷纷点头符喝。
明成帝看着朝堂上的官员,半晌都没有说话。
“你们是觉得朕老了?怕自己突然间驾崩,而自己支持的皇子却没有上位是吗?
不要以为你们的小心思朕不知道!”
明成帝语气温和,就像平时说话一样,的话语中的内容却让文武百官噤若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