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恐惧来自未知,也来自无知。
鸡瘟确实是病,也具有一点传染性,但感染人的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焚烧基本能解决所有问题,实在不放心再用高浓度的盐水或者醋消消毒,基本没啥问题。
就算是被冲到河里,也不至于造成什么水源污染。
至于之前得鸡瘟的,那是因为把病鸡吃了,他不得病谁得病?
吴全友太谨慎了,谨慎到放弃了唯一的水源。
不过,这对陈东倒是个好事。
这相当于他们把水资源拱手相让,当然高兴了!
吴家沟屁大的地方,当然没什么秘密。
鸡瘟的事儿很快传得沸沸扬扬,而且越传越邪乎。
传到最后,连种地都不能用这种水,否则粮食里都带着鸡瘟。
当这种传闻传到陈东耳朵里的时候,他第一次感觉九年义务教育是多么伟大!
人啊,总是喜欢靠自己的猜想活着。
……
吴家沟今年很乱。
吴全友只觉得吴家沟像一个千疮百孔的袋子,刚解决一件事,另一件事马上跳出来,然后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连这种老狐狸也觉得力不从心,更别提其他人了。
这才是大灾之年的真实写照,灾年不怪,那就不叫灾年了。
责任田里的苗子好不容易从泥里刨出来,倒是勉强还活着。
可如果这场雨这么一直下,那还真不好说了。
情急之中,吴全友拿出对策。
全村老少一起凑油毡纸!
有房子的拆房子,没房子的拆棚子。
这都是公集体发放的物资,如今用到公家也是理所应当。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撤掉油毡纸,那就意味着房顶漏雨。
苗子是不用挨浇了,人就遭罪了!
眼见村民迟迟不动手,吴全友只能身先士卒,先把自己家房顶拆了。
大家一看吴全友这么痛快,也不好再说别的,只能先把自己唯一能遮风挡雨的东西拆了。
甭管是房子还是棚子,一律被拆得七零八落,凑出来的油毡纸全搭在责任田。
这办法看着蠢,但确实有用。
幼苗不用经受狂风,情况就能好不少。
村民一个个成了落汤鸡,在寒风中抱着肩膀筛糠。
按照往常,这伙人可能直接杀到吴全友家里避风雨。
可现在吴全友家也成了露天,这还能有啥办法?
兴许是老天爷看吴家沟太惨了,傍晚的时候雨渐渐停了。
所有人都成了落汤鸡,雨虽然停了,但身上却越来越冷。
有人忍不住了,开始试图搭起火堆烤衣服,可所有柴火都湿答答的,根本点不起来。
此时,人类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
既然没有外在火源,那就凑得紧一点吧。
这一凑不要紧,很快就有人觉得身体发热,喉咙发紧,严重的更是头脑发胀。
没人想到感冒,第一个反应都是鸡瘟!
一定是鸡瘟传染了!
这个想法一出来,刚才还抱团取暖的人瞬间如临大敌,直接炸了窝。
……
雨停了,陈东决定上山看看。
每天去山上转转已经成了陈东的习惯,只是下雨路太难走,不敢轻易上山。
山上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到处一片烂泥。
多亏植被足够多,否则肯定有滑坡的风险。
刚到阳光房附近,陈东就觉得不对劲。
自己修建的水渠是有记号的,如果被人动过立马就能发现。
不但之前做的记号没了,水渠的宽度还增加了!
这绝对不是昨天下雨冲垮的!
陈东前后检查一番,立马看出动手脚的意图。
做这事的人,无非是想让出水量激增,最后把阳光房淹了,甚至引发泥石流,最后让全家陪葬。
歹毒至极!
能做出这种事的,也只有吴全友了。
不过,吴全友恐怕又要失望了!
之前陈东勘探过,这泉水不是真正的地下水,而是吴家河的分支,否则不可能从山下直通地面。
要不了多久,吴家河就要干了,这条分支自然也就断了。
还指望着靠里面的水引起泥石流,做他春秋大梦吧!
阳光房里的苗子基本没受影响,甭管外面什么样,里面还是一片生机盎然。
下山的时候,陈东正好迎面碰上吴全友。
一见面,吴全友就把他手里的布口袋递上去。
水稻种子已经发下来了一部分了,先换几个鸡蛋。
吴全友是在给以后做准备,万一苗子出问题了,好歹还有几个活物,最起码能稳住村民的情绪。
陈东伸手接过种子,放在手里掂了掂,分量最多不超过半斤。
“只有这么多?”
“嗯……我会继续凑的,这些你先拿着。”
“当初说好了,一个鸡蛋换三两种子。”
说罢,陈东把袋子重新塞进吴全友怀里:“要么凑齐六两,要么把东西拿回去。”
“哎呀!别啊!”
虽然吴全友恨得牙根直痒痒,但现在也只能低头装孙子。
“这样,我先把这些给你,晚上再凑一两给你送来。”
陈东点点头,又把布袋重新拿到怀里,转头带着吴全友回家取鸡蛋。
实际上,吴全友压根没跟队上的人要稻种。
现在都在忙活着小麦苗,确实没心思管其他的。
而给陈东的这些种子,其实是他私自挪用出来的,想着以后再跟大家解释一下。
陈东态度强硬,吴全友只能咬咬牙,一次性给他拿了三斤种子。
拿种子的时候,吴全友的心都在哆嗦。
三斤种子绝对不是小数目,而且这个行为是绝对的杀头行为。
万一出什么差池,这不得给自己活剐了?
不过后来想想,这事大家都收益,应该不至于出什么问题。
这个想法让吴全友有了主心骨,把种子藏在怀里,趁着夜色跑到陈东家里。
在陈家的院子里,吴全友和陈东完成了第一次交易。
只不过,陈东只有八个鸡蛋,先欠着两个。
拿了鸡蛋,吴全友大步流星地往村社走,准备把鸡蛋先藏起来。
可没想到,刚到村社就看见一群人聚集在门口。
眼见吴全友来了,众人呼啦一下围了上来,但又各自保持距离。
吴全友有些狐疑:“大晚上的不睡觉,都跑到这干什么?”
此时,有眼尖的已经看到了吴全友的手里的布袋,那里面鼓鼓的,明显是个鸡蛋形。
一瞬间,大家瞬间提升警惕,惊呼着问吴全友,那里面到底是什么。
吴全友也没反应过来,呆愣愣地回应道:“鸡蛋啊,咋啦?”
鸡蛋,这两个字瞬间刺激到所有人的神经。
吴全友只看一个黑影冲过来,一拳把怀里的鸡蛋砸的稀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