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京茹把茶放在桌上,凑过来看他写的东西:";这些都是什么啊?看不太懂。";
";这是我对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变化的一些猜测,";刘光齐解释道,";如果这些变化真的发生了,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错过机会。";
秦京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是说,会有很多机会?";
";是的,";刘光齐肯定地说,";不出三年,整个国家的气象就会不一样。到时候,敢想敢做的人,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秦京茹好奇地问:";那你打算做什么?";
刘光齐沉思片刻,然后说:";我想在技术领域有所建树。";
";那需要我做什么吗?";秦京茹问道。
刘光齐握住妻子的手:";现在还不需要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只要你继续照顾好家里,照顾好孩子们,给我一个温暖的后方,我就能安心打拼了。";
秦京茹点点头:";这个你放心,家里的事情我能处理好。你只要专心工作就行。";
她顿了顿,又问:";那香江那边呢?晓娥和孩子们...";
刘光齐想了想随后对着秦京茹说道:";过段时晓娥他们就能回来了。";
说完之后,刘光齐就看着秦京茹,毕竟这个事情不管怎么说还是提前和秦京茹说一下比较合适。
虽然说秦京茹确实是在自己和娄晓娥离婚之后在结婚的,但是这种事情刘光齐先打一下预防针。
";那我们能不能去看看他们?";秦京茹小心翼翼地问。
刘光齐笑了:";当然可以,但可能还需要等一等。等形势更明朗了,我们一起去香江看看。到时候,你也能见见梓轩、梓辕和梓瑶。";
秦京茹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我很想见见他们。虽然只通过信件了解,但我已经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了。";
刘光齐感动地看着妻子:";京茹,谢谢你这么包容,这么善解人意。";
秦京茹微微一笑:";我们是一家人,不管相隔多远,血脉的纽带永远不会断。";
刘光齐点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温暖。有这样一个贤惠的妻子,有这样一个温馨的家,他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呢?
就在这时,刘梓昂跑了进来:";爸爸,妈妈,饭好了,爷爷奶奶让我们去吃饭。";
";来了来了,";刘光齐合上笔记本,牵起儿子的手,";今天吃什么好吃的啊?";
";糖醋排骨!还有西红柿炒鸡蛋!";刘梓昂兴奋地说,";都是我最爱吃的!";
刘光齐笑着说:";那可真是太好了。走,咱们去尝尝奶奶的手艺。";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其乐融融。刘光齐看着眼前的亲人们,心中满是幸福和感恩。他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挑战,有这个温暖的家作为后盾,他都能勇往直前。
吃完晚饭,刘光齐主动提出要洗碗。秦京茹在一旁帮忙,两人配合默契,不时交换一个会意的微笑。
";光齐,";秦京茹突然小声说,";我总觉得你回来后变了不少。";
刘光齐好奇地问:";哪里变了?";
";说不上来,";秦京茹思索着说,";就是感觉你更加沉稳了,看问题也更加长远了。好像你已经看到了我们看不到的未来一样。";
刘光齐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人总是会成长的。这些年在西北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秦京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擦着碗筷。
夜深了,当孩子们都睡着后,刘光齐再次回到书桌前,翻开笔记本,继续写下他对未来的构想。
他知道,开放的大潮即将到来,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在这个新时代中乘风破浪,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两年后,1978年冬
刘光齐站在北京机场的出口处,心跳微微加速。今天,是一个他期待已久的日子——娄晓娥和三个孩子终于要从香江回来了。
随着春风起了之后,两地往来变得顺畅了许多。
刘光齐抓住这个机会,通过新建立的技术合作关系,成功安排了娄晓娥和孩子们的回国手续。
";爸,你说娄姨他们现在下飞机了吗?";刘梓昂已经九岁了,站在刘光齐身边,好奇地问道。这是他第一次来机场,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
刘光齐看了看手表,微笑着说:";应该快了。飞机已经降落了,他们可能正在办理手续。";
双胞胎刘梓逸和刘梓翰在不远处的椅子上坐着,七岁的他们正在玩一种简单的猜拳游戏,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秦京茹则显得有些紧张,她不停地整理着自己的衣服和头发。
虽然通过信件已经与娄晓娥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但真正面对面相见,她心里还是忐忑不安。
";京茹,别紧张,";刘光齐轻声安慰道,";晓娥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她一定会喜欢你的。";
秦京茹勉强笑了笑:";我知道,我只是担心孩子们会不会相处不好。";
";不会的,";刘光齐坚定地说,";孩子们天性纯真,很快就会成为好朋友的。";
就在这时,出口处的自动门打开了,一群旅客走了出来。刘光齐目光急切地扫视着人群,突然,他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娄晓娥穿着一件米色风衣,头发盘得整齐,脸上洋溢着紧张而期待的微笑。
在她身后,跟着三个孩子:大女儿刘梓瑶已经十六岁了,亭亭玉立;
双胞胎儿子刘梓轩和刘梓辕则都已经是十八岁的大小伙子,高高瘦瘦的,颇有刘光齐年轻时的风范。
";晓娥!";刘光齐不自觉地喊出声来,快步走上前去。
娄晓娥看到刘光齐,眼中立刻涌出泪水:";光齐...";
多年未见,两人都有些激动,但碍于场合和孩子们的存在,只是简单地握了握手。
";爸爸!";刘梓瑶忍不住跑上前,给了刘光齐一个大大的拥抱。
双胞胎哥哥们则稍显拘谨,但看得出他们也很激动。刘梓轩主动伸出手:";爸,我们回来了。";
刘光齐紧紧握住儿子的手,又拍了拍刘梓辕的肩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这时,秦京茹也带着三个孩子走了过来。娄晓娥看到她,露出友好的微笑:";你就是京茹妹妹吧?信上见过多次了。";
秦京茹有些紧张地点点头:";姐姐。这么多年,辛苦你一个人带孩子了。";
娄晓娥摇摇头:";不辛苦,孩子们都很懂事。";
她看向秦京茹身边的三个孩子,尤其是刘梓昂,惊讶地说:";这孩子长得真像光齐!";
刘梓昂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礼貌地喊道:";娄姨好。";
刘光齐看着两位妻子和六个孩子,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们是两个家庭,却又是一个家庭。在这个特殊的时代里,他们将以自己的方式,开创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走吧,我们回家。";刘光齐说道,声音中满是喜悦和期待。
回家的路上,欢声笑语。孩子们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尤其是刘梓昂对哥哥姐姐们充满了好奇和崇拜。
五年后,1983年
刘光齐的技术革新小组同时与香江的技术合作,引进了多项先进设备和管理理念。
在开放的大潮中,刘光齐抓住了机遇,不仅使轧钢厂焕发了新的生机,还创办了自己的科技公司。
娄晓娥负责公司的对外联络,凭借在香江积累的人脉和经验,为公司带来了许多国际合作机会。
秦京茹则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开了一家时装店,专门销售她自己设计的服装。
在这个日益开放的年代,秦京茹的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
大家庭的六个孩子也都各有所长。刘梓轩和刘梓辕大学毕业后,一个走上了科研道路,一个进入了商界;刘梓瑶则继承了母亲的美丽和智慧,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师;小一辈的刘梓昂和双胞胎弟弟也都在学校表现优异。
刘光齐常常感慨,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最大的成就不是事业上的成功,而是这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共同经历了太多,也共同创造了太多。
二十年后,1998年
刘家的大院里,一场盛大的家庭聚会正在举行。
今天是刘光齐和秦京茹结婚三十周年的纪念日,也是刘梓昂即将前往美国留学的送别会。
院子里摆满了长桌,桌上是丰盛的菜肴。刘光齐和两位妻子坐在主桌上,周围是他们的六个孩子以及孩子们的伴侣和下一代。
这些年来,刘光齐的事业蒸蒸日上,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高科技企业,产品远销海外。
但对他来说,最令人骄傲的还是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
";来,我提议一个祝酒词,";刘光齐站起来,举起酒杯,";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我们的国家,更要感谢在座的每一位家人。是你们,让我的生命如此完整,如此充实。";
";感谢爸爸!";刘梓昂站起来说,";是您的远见卓识和勇气,给了我们这么好的生活和机会。";
大家纷纷举杯,向这个家庭的顶梁柱致敬。
娄晓娥和秦京茹相视一笑,眼中满是默契和友情。
她们曾经是最不可能成为朋友的两个人,却因为对同一个男人的爱和尊重,建立了超越常规的深厚情谊。
夜深了,客人们陆续离开,只剩下最核心的家人们。
刘光齐坐在院子中央的藤椅上,望着满天繁星,心中感慨万千。
秦京茹和娄晓娥来到他身边,分别坐在藤椅的两侧。
三个人静静地看着夜空,不需言语,心中的情感却如星河般璀璨。
";你们后悔过吗?";刘光齐突然问道。
两位妻子都摇了摇头。
";一点也不,";娄晓娥柔声说,";这是我能想象到的最好的生活。";
";我也是,";秦京茹接着说,";我们共同创造了这个家,每一步都值得。";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