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涓,你可真是个坑儿子的主儿!怎么啥事儿都跟汉王抖搂出去?汉王难不成是你爹,还是你祖宗啊?该说的,不该说的,你竹筒倒豆子似的,啥都往外蹦,说你蠢那都是抬举你了!” 曹琬满脸愤懑,忍不住抱怨起来。
“逆子!逆子啊!” 曹参听闻儿子这般抱怨,顿时怒从心头起,双眼圆睁,大声骂道,“你要是能有你大哥一半的本事,也不至于如今被人这般质疑!”
“质疑?” 曹琬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爹,您可别想多了!要不是我在您背后出谋划策,您瞎搞一气,早就沦为众人的笑柄了,还能有现在这局面?哼!”
“老二,你又在这儿惹老爹生气了?” 这时,一道温润的声音传来,紧接着,一个身姿挺拔的年轻身影迈步入内,正是曹参的嫡子曹窋。
曹琬转头看向曹窋,不屑道:“这不是再正常不过嘛。我才多大年纪?你也不过十几岁,怎么说话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
曹参见状,忍不住笑着打圆场:“老大,老二如今这舌辩之术愈发厉害了,你怕是辩不过他咯。”
曹窋轻轻摇头,神色沉稳:“光耍嘴皮子,说而不做,不过是嘴把式罢了。”
曹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笑道:“这么说,大哥觉得苏秦、张仪这样的人物,也都是只会耍嘴皮子的咯?”
曹窋神色一正,缓缓道:“苏秦倡导合纵,张仪推行连横,连横成功则秦国称帝,合纵成功则楚国称王。他们所在的国家就会被人重视,离开的国家便会显得无足轻重。”
曹琬神色自信,侃侃而谈:“张仪与苏秦皆凭借纵横之术游说诸侯,最终获取富贵之位,引得天下人竞相效仿。还有魏人公孙衍,号称犀首,同样以善辩闻名。其余如苏代、苏厉、周最、楼缓之辈,纷纷涌现,遍布天下,皆以诡辩诈术争个高低,多到数不胜数。而其中又以张仪、苏秦、公孙衍最为出名。孟子曾评论道:有人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们一怒,诸侯便会恐惧;安居在家,天下战火便会熄灭。’孟子却道:‘这怎能算得上大丈夫!君子应立身于天下的正位,践行天下的正道,得志之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前行;不得志时,便独自坚守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其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这才称得上是大丈夫。’怎么,大哥难道觉得他们二人并非英雄,仅仅只是耍嘴皮子之徒?”
曹窋听了这番话,心中暗自咋舌,这老弟的口才,简直如同开过光一般厉害,竟让自己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反驳,只得无奈地笑了笑。
曹琬见状,摆了摆手道:“大哥,你该忙啥忙啥去,爹这儿有我呢,不需要你照顾。”
曹参看着两个儿子你一言我一语地斗嘴,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缓缓开口道:“好了,兄弟之间偶尔拌嘴无妨,但要记住,兄弟阋于墙,而共御外侮。你们应当相互勉励,齐心协力,日后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曹窋与曹琬听了父亲这番话,都收起了之前的嬉笑之色,神色变得庄重起来。曹窋微微点头,看向曹琬道:“老二,父亲说得对,咱们兄弟理应团结。之前多有得罪,还望你莫要往心里去。”
曹琬也收起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模样,认真道:“大哥言重了,我方才也是言语过激,你别介意。”
曹参看着兄弟俩重归于好,满意地点了点头:“你二人能这般想,为父很是欣慰。如今这天下局势变幻莫测,咱们曹家要想长久兴盛,还需你们兄弟携手共进。”
曹窋目光坚定:“父亲放心,孩儿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家族期望。”
曹琬也握紧拳头:“我也不会拖后腿,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来!”
曹参微笑着看着两个儿子,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兄弟二人或许还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挑战,但只要他们能秉持今日的这份情谊与决心,相互扶持,曹家的未来必定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