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老道,论点详细,切入点堪称完。
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人尽皆知的一句话写的淋漓尽致。
刘和自问从未见过如此精彩绝伦的文章,诗赋更是绝佳,一看便知是文会魁首的水平,让人忍不住赞叹。
贴经与墨义同样出彩,默写题一字不差。
他下意识看向马敬明,不是在刁难下宋池都没有答完么,怎么会作答如此完美?
而这份考卷还是被王山长阅到,这下麻烦了。
这时,王山长问道:“这份考卷能否成为院案首?”
刘和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他可不敢随意乱言。
这时,马敬明走过来从刘和手中把考卷夺走,看了片刻后冷声道:“论点普通,文章辞藻华而不实,空有其表,如此文章也配成为案首?”
话音落下,王山长难以置信:“马学政,你说什么?”
“您没听清楚吗?我说的是这篇文章不能成为案首,后面的就不用看了,若是王山长不服,可进行公开评阅,以少数服从多数。”
他面色决然,看的刘和一愣一愣。
马学政可真是睁眼说瞎话第一人啊。
怪不得能得首辅大人看中,果然是勇。
“不必了,若是这份考卷便不能评为案首,我便直接进京请陛下裁定!”王山长面色更是决然。
“没必要,没必要。”
刘和慌忙说和,他又觉得马学政刚才说话不妥,王山长是什么脾性人尽皆知,最认死理,本来他还能跟你讲讲理,说不得有缓和余地。
你反而这样倒逼,他就忍不了了。
别人说这话可能是吓唬你,王山长是真能做的出来。
真要拿着考卷进京请陛下评定,就要出大事了。
马敬明面色难看,实则心里欣喜,他知道王山长脾性,才是故意激发,若是进行公评,在场向着他的人多,若是有人作害,很可能宋池这个案首就没了。
激发出王山长说出这句话,就是许州牧站在这里,也没人敢随意插手。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你是一州学政,岂能做出睁眼说瞎话的事情,莫非你是不想做这个官了。”
马敬明欲言又止,随即甩着衣袖道:“你们是评阅人,跟我有什么关系。”
他故作生气的离开,实则是借口躲避。
“哼!”
王山长问道:“谁还有意见?”
没人敢说话了,就连刘和都躲的很远。
这个宋池实在邪门,不是他们不作为,是实在拦不住啊。
阅卷还在进行中,宋池没有任何意外的被评为案首,录取四十人的考卷也都被排序而出,接下来就是拆除糊名准备放榜。
马敬明依旧没有出现,似乎是被王山长气到了。
\"案首,宋池。\"
王山长亲自拆除糊名,另有人在记录。
“接下来是王文。”
“这王文是何人,竟能拿到第二名,文章写的也是极好。”
“看其文笔老道,应该不是第一次参加院试吧。”
“刘副学政,这王文是何人?”有人问道。
刘和神色微怔,若是他没有记错的话,这个王文就是加入东林学社的一员,是宋池的“子弟”之一。
这不可能啊!
他兄长南都书院监事刘封说过,今年清亭客要培养的人名为李成,此子是个新人,却极有才学,是许州牧安排的人,早早便加入清客亭,以其才学夺得案首都没什么问题。
并且在开考之前,就向他漏过考题,却没想到连第二名都没有拿到。
“第三名,李成。”
终于出现了李成的名字,刘和并不欣喜,反而愁容满面。
这场院试当真一败涂地。
等鸣公子知道这个结果还不知道会有多么愤怒。
“卢汉鹏!”
“徐英。”
“李铁。”
一个个名字念出来, 刘和的面色也越来越难看。
他很早就拿到宋池那边人的名单,就是为了能在考试时刁难,而今这几个熟悉的名字都出现了,二十八人已经出现了十五人。
这个比例已经很夸张。
这是院试,可不是过家家啊。
接下来又有几个名字念出,竟然还是东林学社的人。
这不可能!
刘和走到王山长身边亲自盯着,已经出现二十人了。
“卓于田,严凡之.....”
又连着三人。
疯了!疯了!
考试之前他们都没把宋池说过的话当回事,对每个加入清亭客的人底细都查的清楚,其中倒是有几个人才,但大部分都很一般,经过评估,一年内绝不可能通过院试,甚至好多年也难以考过。
可现在他们都通过了,他们的考卷就在眼前,这是择优录取,绝不会有任何问题。
整个考试过程,这几个人都是重点被盯着的人选,他们也绝不可能有抄袭的机会。
也就是说他们自身有才学。
宋池真有这样本事?
他是用了什么法子,经其指点便能开窍,便能写出惊世文章?
在场不止刘和,还有几个人都是同样神情。
二十七个人了,还差一个顾家少年顾荣华,若是顾荣华也在榜上,那么宋池带领的二十八人全部通过院试。
不可能!
在这场院试中,他们唯一没有在乎过的人就是顾荣华,这个富家少爷怎么可能通过院试?
“顾荣华,第三十八名!”
就在这时,他的名字被念出来。
“我要看他的考卷!”
刘和像是疯了一样的把顾荣华的考卷拿起来细看。
王山长开口道:“这个名次是众人一致评选出来,绝不会有任何问题,这个过程你也参与了。”
刘和神色惊疑。
这份考卷答的确实一般,但从卷面上看也在录取之列。
二十八人全部通过。
要出大事了!
刘和赶紧离开去找马敬明。
“马学政,不好了,真是活见鬼了!”
“怎么了?”
“宋池.....宋池带的二十八人全部通过院试,出大事了!”
“什么?”
马敬明也瞪大眼睛,这倒不是装出来的,他料想宋池会夺得案首,却没想到他真能带着这么多人通过院试。
他莫非真有“点石成金”之能?
刘和沉声道:“这场院试必有猫腻,我看可以请示州牧,直接压下放榜时间,进行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