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梅怡听胡丽说。她的父亲要过六十大寿,要在家中宴请亲朋好友,梅怡算计了一下日子。
这天正好是星期日,梅怡猜想侯福来肯定要去胡丽家,给他未来的老丈人过六十大寿。
当天晚上,侯福来肯定回不来。
梅怡决定在侯福来给他老丈人祝寿的这天晚上动手。
用她的开锁技术打开侯福来的宿舍。打开侯福来床底下的箱子,把侯福来的那本《战争与和平》偷了出来。再把米婉花寄来的那封信也偷了出来。准备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找出侯福来和米婉花新的联系方式。
最好能找出姨夫和米婉花交接工作的时间和地点?
她好及时向十六处汇报,让王海刚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将北大荒的特务一网打尽。
星期六的早上,侯福来早早的就把那辆破吉普给捣鼓着了,为了显摆,他还换了一身崭新的衣服。
和赵金东简单的交代了几句。完了还装模作样的和周子荣谈了谈连里生产上的一些事情,然后开着车和胡丽扬长而去。
侯福来早上走后,梅怡一整天都心神不宁,她今天晚上要单独去执行一项秘密任务。
潜进侯福来的宿舍,把侯福来的书和信都偷了出来,然后再花上一晚上的时间,看能不能找出侯福来和米婉花新的线索。
梅怡心里有事。她从早上就盼上了。盼着白天快点过去,太阳快点下山。
太阳下山了,她又盼着天快黑下来。
天黑了下来,她又盼着连队的熄灯号快点儿吹响。
熄灯号吹响后,她就能开始行动了。
时间过得越慢,梅怡心里越着急,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让同桌吃饭丁歆看了出来。
丁歆敲了敲她的饭碗说:
“梅怡,你又怎么了?我看你一整天心神不宁的样子,又想杨军了吧?最近杨军有消息吗”?
丁歆和关在伟已经在上海领上结婚证了。两人还没有个固定的家。把家安在哪里?两人都有不同的想法。都在努力说服对方。
关在伟想把家安在上海。完了他再托人找关系。让丁歆提前返城。
丁歆说服关在伟把家安在北大荒。让关在伟和他一同回北大荒,让他所学的医学知识为北大荒人服务。
一开始,两个人谁都说服不了谁,为这事,两人还弄了一阵子别扭
最后,关在伟妥协了,他爱丁歆,不想和丁歆两地分居,好不容易走到一起,生生死死的也要在一起。
于是关在伟答应了丁歆,和她回北大荒再做一次知青。
丁歆很高兴,她回北大荒后就把手续给关在伟办好了。最迟今年的年底。关在伟能去兵团的王岗医院上班,虽然两人还是不能在一起。
但是同在北大荒,距离一下子缩短了好几千里。
两人都很满意。南方的水土养人。
丁歆回了几个月的上海。皮肤变得更加白净,细腻,气质迷人,高雅,谈笑间流露着一股城市女人特有的风韵。
丁歆见梅怡手里举着一勺高粱米大渣粥在嘴边放着。好像是往嘴里送,又呆在了那儿在走神。
丁歆敲了敲梅怡的碗,嗔怪的对梅怡说:
“梅怡又走神了吧!和你说话呢”!
梅怡听了丁歆的话,这才缓过神来。红着脸不好意思的冲丁歆笑了笑说:
“歆姐,要说不想,那是假的,可是想又能把他怎样呢?都这么长的时间了,连他的一点儿音信都没有,也不知道这个冤家现在干什么,是在干部学校?还是已经分配下去了”。
丁歆是个受过爱情滋润的幸福小女人,她把爱情看得无比神圣和纯洁,她一直都深信有情人终成眷属,她有自己的一套爱情观,她想说出来,和梅怡一同分享。
丁歆从梅怡笑了笑说:
“梅怡,姐通过这次和关在伟的破镜重圆,姐有了自己的爱情观,对自己对朋友的爱情能未卜先知。有一种超乎常人的直觉。姐能看出来,你和杨军不是说散就能散的情人,你们还会和好如初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中西方都认同这个观点,上帝和老天爷不会亏了任何一对有情人的。爱受的挫折越深,爱情开出的花才越娇艳美丽。等着吧,你和杨军一定会修成正果的”!
要搁在往日,梅怡就是不吃不喝。也要和丁歆聊她和杨军的爱情往事。
现在她的心里有事。自己给自己下达的任务。今天晚上她要完成这项特殊的任务,她心里多少有点儿紧张。
见食堂里吃饭的知青已经不多了,康兰同一个人在洗刷刚刚用过的餐具。
他冲丁歆笑了笑,把剩下的半碗大碴子粥喝完,又冲丁歆做了个鬼脸,说:
“歆姐,我相信你的爱情观点,有情人终成眷属”。
说完两人开心的笑了。
农历三十的晚上,天上没有月亮。27连的大院更是漆黑一片,天上的星星一个不剩,都不知跑哪去了。
天气很暖和。夜风借着午后的余热,还在继续撩拨着已经熟睡了的知青。
静静的夜空里飘散着一股淡淡的树香,不远处荷塘里的蛤蟆在高一声低一声的叫着,好像是在催着知青早早的入睡。
27连的大院里很静谧,熄灯号响过后。刚刚还在谈笑打闹的知青都静了下来。
打鼓场上宿舍的灯一个接一个的熄灭了。
梅怡和胡丽住在27连的后院。左右前后是连队的办公室和库房,显得很寂静。
胡丽随侯福来给她父亲去过六十大寿,晚上没有回来。
吃过晚饭后,梅怡去前院的女宿舍和丁歆,乌云格日娜,邢妍几个女知青又聊了一会天。
早早的就回到自己的宿舍。
她穿着衣服在床上躺了一会儿,不知怎么就给睡着了。
等一觉醒来后。看了看表,已经是晚上十二点了。
到了该行动的时候了,梅怡把十六处给他配的微型手电筒从密码箱里拿了出来,还有一把十六处给她配的万能钥匙。
想了想,又把那支五四手枪给取了出来,顶上火后,揣进了衣兜里。
然后轻手轻脚的走出了自己的宿舍。
侯福来的单人宿舍在连队大院子的东北角,紧挨着连队的办公室。
周围没有一间房亮着灯。梅怡警觉的看了看四周,没有一点动静,很安全。
她走了过去,用手里的万能钥匙轻易的打开了侯福来宿舍的门,侯福来最近不常在宿舍住宿,宿舍不通风,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呛的梅怡直想咳嗽。
梅怡还是忍住了,她站在门口向外面看了看,外面还是漆黑一片,没有一点动静。
梅怡这才打着微型手电筒走进了侯福来的宿舍。
然后,从床底下,把侯福来的硬木箱子拉了出来。
木箱上的小锁不好往开打。梅怡用万能钥匙前后左右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打开,梅怡有点儿紧张,鼻子上渗出了细微的汗珠。
就在她失望,快要放弃的时候,只听“吧嗒”的一声。
木箱上的锁被梅怡给打开了,梅怡开心的笑了。
侯福来的箱子不是很大,打开后。还是一股难闻的气味。
梅姨皱了下眉头,借着微弱的手电筒翻看了起来。
那本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放在箱子的最上面。梅怡找的就是这本书。
她看了看,把书放在一边,然后继续往下翻看。
在一件崭新的毛料衣服上面,放着一支很旧的勃朗宁六轮手枪。
梅怡暗暗的吃了一惊,她把微型手电头和左肩夹住,然后把六轮手枪拿在手里,熟练的打开了手枪。
梅怡惊奇的发现,这把老旧的六轮手枪的6个枪眼里,全部压着子弹,随时都能拔出来射击。
看来侯福来对他现在的环境时刻保持的警惕。
再往下看。梅怡又找出一把俄罗斯制的纯钢匕首和大量的现金,还有六个小金元宝和二十几块银元,在木箱的最下面梅怡找到了她最想要的东西。
那份落款新海湖干部学校的来信。梅怡这才长长的出了口气。
让梅怡遗憾的是,没有找到电台和密码本。
梅怡把那本《战争与和平》还有那封从新海湖干部学校寄来的信拿了出来,然后又把所有的东西按原来的顺序放了回去,等一切都恢复了原样后。
梅怡重新熄灭了手电筒,悄悄的离开了侯福来的宿舍。
回到宿舍后,梅怡看了看桌子上的表,已经是晚上12点多了。
她一点儿睡意都没有。知道自己的任务刚完成了一半。
在天亮之前,必须把从侯福来宿舍拿回来的书和信,再给侯福来送回去,让侯福来看不出半点儿被动过的痕迹。
梅怡进屋后,把宿舍的门从里边插死。然后又把窗帘拉上。
完了,她把信拿在手里,认真的看了起来。
这是一封自称是侯福来表姐写给他的信。信是这样写的:
表弟,你好。
见信如晤,上次见面,匆匆一别,一直没有你的音信,很是惦念。
你现在身体还好,工作顺利吧?听姨夫说,你的工作今年有很大的变动,要到位于红江公社的7520农场任场长。
我和你表姐夫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很高兴,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动身去上任,望来信告知。
另外,姨夫说,他今年的岁数已大,身体明显不如往年,他想把北大荒各地工作的表姐表哥们都叫了回去,在明山县聚一下。聚会的时间和地点已经定了下来。不过我先不告诉你,想考考你。
你去新华书店买一本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然后再结合我给你去的信,仔细比对一下,就能找到答案。到时你可一定要去啊,不见不散?
表弟,我最近创作了一首歌曲,已经写好了谱子,我还没有作词。我的作词水平有限,有好的谱子,但没有好的歌词。觉得不完美?我知道你的作诗水平很高。你把我写的谱子,添上写好的歌词。咱们姐弟俩创作一首完美的歌曲吧!
姐知道你有这个能力,随信把写好的谱子给你寄过去,谢谢你。
……
……
……
……
……
……
……
……
……
这是我给你写的谱子,你要认真作词。
表弟,我的工作还是那样。估计最近工作也会变动,到时再给你去信。今天就写到这里吧。
致革命的敬礼。
表姐米婉花。
梅怡一口气把信读完,信不长。
读完后,梅怡又读了一遍。从信的表面上看,这封信没有什么破绽,是一份普通的家书。
如果仔细的阅读,就不难发现,米婉花给侯福来的信中有很多的隐喻和暗示。
但关键的东西,在信中却一点儿都找不到。
梅怡把心放下后,又拿起那本《战争与和平》翻看了起来。
厚厚的一本书,里面除了有几处勾画和圈点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勾画和圈点的段落也都是描写风景的语句,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米婉花在信中,倒是有几句特别耐人寻味的语句,第一句:
姨夫要召集北大荒工作的表哥表姐来明山县聚会。这句话的意思梅怡知道,米婉花是在告诉侯福来,姨夫要召集北大荒的特务在明山县开会,把她在北大荒的权力当着北大荒特务的面向米婉花交接,但交接的时间和地点!
米婉花又给隐藏了起来,一个字都没有在信中透露。
她只是让侯福来去新华书店买一本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让他仔细比对。
梅怡又把《战争与和平》拿在手里仔细的翻看了起来,还是没有头绪。
另外,米婉华在信中告诉侯福来写了一首谱子,让侯福来作词。
梅怡看出来了,米婉华是在信中玩“此地无银三百两”。
谁都知道,侯福来是个才学平平的家伙,让他来做词,鬼都不会相信。
想到这儿,梅怡放下手中的书,又把米婉花给侯福来寄来的信拿在手中,仔细的看米婉花写的谱子。
梅怡虽然对音乐不是太在行,但她能看出来。米婉花写的就不是谱子,她是在假借谱子,而突出的一组数字。
想到这儿。梅怡终于明白了米婉花写这封信的真正意义。
这些数字,应该就是破译米婉花这封信的契入点。
细心的梅怡还发现,米婉华写这些数字时。是五个一组在四线乐谱中,高低有序的排列着,梅怡猜测,应该是一组数据能够破译一个中文字。
梅怡把这些数字,抄在了一张纸上。
抄好后,她把心静了下来,又开始揣摩起这些数字来。
揣摩了半天。梅怡也没发现这些数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就在梅怡愁的一点儿办法都没有的时候。她突然想起北京香山培训基地培训时,处长王海刚给他讲过二战时的一个间谍故事。
二战时期,在苏德战场上,苏德双方都在相互侦听对方的电信信号,一旦侦听到对方的电信信号,就进行破译。发送假电报进行钓鱼,捕杀对方的谍报人员。
为了减少自己的核心机密外泄。有段时间双方都明显的减少了电台的使用,根据需要不断的通过各种渠道传递一些数据。然后通过这些不断变化的数据,在事先规定好的工具中寻找所需要的内容。
据说这种简单便捷的通讯方式很实用,难以破译。
只要通讯双方不断的变化。查找数据的通信工具。就能从规定的书本中,找到对方发送的内容。
难道侯福来和米婉花也玩起了二战时期的那套通信方式?
想到这儿,梅怡拿起了《战争与和平》,试着用第一组数据进行了分析。
第一组数据是。梅怡试着打开书本的215页,然后数到第67行。
发现是个“福”字。
第二组数据是,梅怡又翻到了150页。数到第15行是个明字,合起来是“富民”两字。
梅怡考虑了一会儿。觉得这两个数字组在一起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梅怡摇了摇头,心里想:
侯福来和米婉花也算是资深特务。他们是不会根据这些表面上的数字,让人轻易的就能把他们所表达的意思,给轻易的破译出来。
这些数据后面肯定还暗藏着一组数据。只要破译出暗藏的数据来,才能从这本《战争与和平》的书中找出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
梅怡又把这些数据仔细的分析了一遍,还是没有发现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梅怡又试着找他们的公约数。发现这些数据不能被2除尽,又不能被3除尽。也不能被5除尽,不能被所有的数除尽。
也就是说,这些数据没有公约数。
通过找公约数,看来是找不到隐藏在这些数据背后的密码。
没有公约数,梅怡想了想,又试着找它们的公倍数。
看它们的公倍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没有。
梅怡读书时数学成绩非常的好。她的演算速度极快。
不到一个小时,她就把这些数据从1乘到10都演算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这些数据的共同点。
梅怡很沮丧,就在她准备放弃破译的时候。
她无意的把前面的两组数据乘到11,发现了这样奇怪的现象。
x11=
x11=。
梅怡看着这组数据的六位数,是前后两组数据的重复出现。
梅怡看着这些奇怪的数字,她惊呆了,难道这是巧合吗?
她不相信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于是她又演算了第二组数据。
x11=。
x11=。
还是出现了和前面两组数据一样的结果。
梅怡还是不放心。她把刚才从米婉花信中抄下来的数据都乘以11,最后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梅怡的心砰砰的直跳。
只要把这些数据都乘以11。就会出现并列的三位数。数字11应该就是破译密码中的钥匙。
并列出的三位数应该就是原始数据,也就是她今晚所要获取的数据。
她在香山培训时,也学过这样的课程。梅怡没有着急的用缩减了的3位数,去《战争与和平》中寻找答案。
她知道按正常的破译程序,还应该有一把钥匙开启原始数据间的横向联系。
这又存在一个加密和解密的问题。
随后,梅怡又把米婉花在信中列出的第一组数据和它延伸出来的数据,以及重复的237单独列了出来。
与密文除以原始数据237,得到了又一组数据91。
梅怡有一种预感,这个91应该就是第二把钥匙。
果不其然,梅怡按自己的思路,把刚刚破译出来的原始数据重复的三位数,单独列了出来,乘以刚得到的91,得到的数据就是米兰花在信中给侯福来写的所谓乐谱。
演算到这儿,梅怡终于明白了,91和11都是钥匙,这两把钥匙依次解开一组组看似毫不相关的数据。
梅怡为了验证自己所得结论的真实性,他把米婉花信中所有的数据都重新的演算了一遍。
得出的结果惊人的相似。
237xx11=
213x91=x11=。
174x91=x11=。
518x91=x11=。
456x91=x11=
623x91=x11=。
659x91=x11=
216x91=x11=
……x91=……x11=…………
梅怡现在终于明白了,密文是经过两把钥匙91和11推算出来的,这一个个神密的三位数,就是应该今晚破译出来的结果,此时已经是午夜三点了。
梅怡没有一点儿困意,她把破译出来的三位数的原始数据。
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的书中,轻易的译出了一句清晰完整的话来。
“侯福来,阴历八月十七,在明山县郊外的天主教堂开会。
动身前,命令乔水,把梨花渡的大铁桥炸毁”。
看完后,梅怡长长的出了口气。这一夜,她的智慧和辛苦没有白费。总算把米婉花给侯福来的真实意图给破译了出来。
到现在她才有了点儿困意。但她还不能休息。天马上就要亮了,在天亮之前,必须把侯福来的书和信送回去。
27连有几个早起的知青,万一让他们碰上了,自己就解释不清了!
梅怡抓紧时间,把破译出来的三位数对照着《战争与和平》重译了一遍,认为准确无误后。
她才把书合上,又把那封信和以前的形状折好,放进了信封。
一切都收拾好后,她才轻手轻脚走出了自己的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