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之中,如往常一般看似平静祥和,但暗地里却有一股暗流在涌动。不知从何时起,关于李贤殿下有谋逆之心的谣言如同瘟疫一般迅速传播开来。
最先听到这些传言的是在御花园中修剪花枝的宫女们。
“听说了吗?李贤殿下好像有谋逆的打算。”一个宫女小声地对同伴说道。
“啊?不会吧,这可如何是好?”另一个宫女吓得花剪差点掉落。
“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好像是李贤殿下对陛下不满,想要取而代之。”
这些话语随风飘进了路过的太监耳中,他匆匆回到自己的住处,又将这消息传给了其他太监。
“这宫廷怕是要变天了,李贤殿下居然要谋逆。”
“嘘,小声点,别给自己惹麻烦。”
很快,这些谣言就传到了武媚娘的耳中。她坐在寝宫的软榻上,手中拿着一本书,却半天没有翻动一页,心中的疑虑愈发浓重。
武媚娘眉头紧皱,对身边的太监小德子说道:“这谣言传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广,究竟是何人在背后捣鬼?”
小德子小心翼翼地回答:“陛下,此事蹊跷,或许是有人故意散播,想要挑拨您和李贤殿下的关系。”
武媚娘冷哼一声:“不管是谁,若让朕查出来,定不轻饶。”
尽管心中不愿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有谋逆之心,但武媚娘深知宫廷斗争的残酷和人心的险恶。为了查明真相,她决定暗中派人调查这些传言的真实性。
她首先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大臣狄仁杰。
在御书房中,武媚娘屏退左右,与狄仁杰单独交谈。
武媚娘开门见山地说道:“狄爱卿,如今关于李贤殿下谋逆的谣言四起,朕对此深感忧虑,你有何看法?”
狄仁杰沉思片刻,说道:“陛下,此事需谨慎处理。李贤殿下一向品行端正,这谣言或许是别有用心之人的阴谋。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当暗中彻查,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武媚娘点点头:“朕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朕打算派你去秘密调查此事,务必找出真相。”
狄仁杰跪地领命:“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辱使命。”
狄仁杰离开皇宫后,开始四处收集线索。他先是找到了最先传播谣言的那几个宫女和太监,进行了详细的询问。
“你们是从何处听到这些谣言的?”狄仁杰严肃地问道。
宫女们吓得瑟瑟发抖:“大人,我们也是听别人说的,具体是谁,我们真的不知道啊。”
太监则低着头,不敢正视狄仁杰的目光:“大人,小的只是随口一说,真的不知源头在哪。”
狄仁杰知道从他们这里很难得到有用的信息,于是又开始调查李贤殿下近期的行踪和交往的人员。
经过一番努力,狄仁杰发现李贤殿下最近与一些朝廷中的激进派官员走得比较近,这些官员对武媚娘的统治方式颇有微词。
狄仁杰将调查到的情况汇报给武媚娘。
武媚娘听后,脸色愈发阴沉:“难道贤儿真的与这些人勾结,意图谋逆?”
狄仁杰说道:“陛下,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李贤殿下有谋逆之举,或许只是正常的交往。但此事仍需进一步调查。”
武媚娘说道:“继续查,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在调查的过程中,宫廷中的谣言愈演愈烈,甚至传到了民间。百姓们也开始议论纷纷,对朝廷的稳定感到担忧。
而李贤殿下也听到了这些谣言,他感到既愤怒又委屈。
在自己的宫殿中,李贤殿下对身边的亲信说道:“这分明是有人故意陷害我,想要置我于死地。”
亲信说道:“殿下,此事非同小可,必须想办法向陛下证明您的清白。”
李贤殿下握紧拳头,咬牙切齿道:“我一心为国,从未有过谋逆之心,定是有人嫉妒我的地位,故意制造事端。”
与此同时,武媚娘的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一方面,她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儿子会背叛自己;另一方面,这愈演愈烈的谣言又让她不得不警惕。
在一次宫廷的宴会上,气氛显得格外压抑。大臣们都小心翼翼,不敢多言。武媚娘和李贤殿下虽然同桌而坐,却几乎没有交流。
终于,李贤殿下忍不住开口道:“母亲,关于那些谣言,儿臣是被冤枉的。”
武媚娘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道:“是否冤枉,自会有定论。”
李贤殿下心中一凉,他知道母亲对他已经产生了怀疑。
宴会结束后,武媚娘回到寝宫,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想起李贤殿下小时候的乖巧懂事,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愧疚。但想到如今的局势,她又不得不狠下心来。
而李贤殿下也在自己的宫殿中彻夜未眠,思考着如何应对这场危机。
就在这时,又有新的谣言传出,说李贤殿下已经在暗中招募兵马,准备起兵造反。这一消息让整个宫廷陷入了恐慌之中。
武媚娘得知后,大发雷霆:“若此事属实,朕绝不姑息!”
狄仁杰继续深入调查,发现这些新的谣言似乎是有人故意引导,目的就是要让武媚娘和李贤殿下的关系彻底破裂。
经过一番抽丝剥茧,狄仁杰终于找到了谣言的源头。原来是一位被罢黜的官员,因对武媚娘心怀怨恨,故意制造谣言,企图挑起宫廷内乱。
狄仁杰将这一结果迅速禀报给武媚娘。武媚娘听后,长舒了一口气,但心中对李贤殿下的疑虑仍未完全消除。
李贤殿下得知真相后,虽然松了一口气,但他与武媚娘之间的关系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