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克站在\"密苏里\"号倾斜的舰桥上,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盯着海面上燃烧的钢铁坟场。他颤抖的手指紧握着锈迹斑斑的栏杆,指甲因过度用力而泛白。远处,\"新泽西\"号战列舰正在缓缓下沉,九门406毫米主炮的炮管如同垂死巨人的手指,绝望地指向阴沉的天空。
\"报告伤亡情况。\"德雷克的声音嘶哑得像是砂纸摩擦。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代表华夏舰队的蓝色标记。那些现代化的战舰始终保持在40公里外,用精准的导弹打击着他的舰队,而他的战列舰主炮却连对方的影子都够不着。
\"已确认损失战列舰8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59艘...伤亡人数估计超过...\"参谋官的声音颤抖着,手中的伤亡清单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舰名和数字。
德雷克突然一拳砸在海图桌上,震翻了上面的量角器和铅笔。\"传令水下狼群!执行'深渊恶魔'计划!\"这个命令让整个舰桥瞬间死寂,所有军官的脸色都变得惨白。参谋长的嘴唇颤抖着:\"上将,那个武器还没完成最终测试...\"
\"测试?\"德雷克冷笑一声,指向窗外燃烧的海面,\"这就是我们的测试场!立即执行!\"
在水下80米的黑暗世界中,美军潜艇\"黑鱼\"号正如同幽灵般潜行。艇长安德森中校接过从水面传来的加密电报,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上帝保佑我们。\"他低声祷告,转向鱼雷舱:\"准备mk27型制导鱼雷,启用无线电指令模式。\"
潜艇前部的鱼雷舱内,水兵们小心翼翼地卸下四枚特殊鱼雷上的防水油布。这些鱼雷比常规型号粗了一圈,尾部加装了奇怪的无线电接收装置。鱼雷长用特制扳手拧开控制面板,露出里面复杂的真空管电路。
\"记住操作流程。\"工程师紧张地提醒,\"发射后必须保持每20秒发送一次制导信号,否则这些宝贝就会变成无头苍蝇。\"他指向鱼雷尾部那个足球大小的无线电接收器,\"这玩意儿能接收我们发出的指令,但有效控制距离不超过5000码。\"
与此同时,另外十艘美军潜艇也在不同方位完成了战斗准备。这些潜艇都经过特殊改装,每艘都携带了四到六枚这种秘密武器。在\"鲣鱼\"号上,艇员们正在给鱼雷的陀螺仪做最后校准;\"石首鱼\"号的无线电操作员则反复测试着指令发射器。
mk27型无线电制导鱼雷是美军在绝密状态下研发的试验性武器,基于普通的mk14鱼雷改进而来,但加装了危险的\"新玩具\":
制导系统核心是18根精密的真空管组成的接收电路,能够接收潜艇发出的简单无线电指令。这些真空管被密封在灌满惰性气体的铅制容器内,防止海水侵蚀。但系统极不稳定,测试中经常出现信号丢失的情况。
动力系统仍采用普通的蒸汽发动机作为动力,航速维持在标准的46节。但由于加装了控制装置,射程从原来的4500码缩减到了3500码。
战斗部装有272公斤高威力炸药,与常规鱼雷相同。但由于制导系统占用了空间,取消了原本的磁感应引信,只能使用简单的触发引信。
最危险的是其控制系统——潜艇必须持续发送无线电指令,信号稍有中断鱼雷就会失控。更可怕的是,这些无线电信号极易被干扰,测试中曾有鱼雷突然调头攻击发射潜艇的案例。
\"所有单位注意,'深渊'武器已激活。\"安德森盯着仪表盘上忽明忽暗的真空管指示灯,\"记住,控制信号绝对不能中断,否则...\"他没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后果。
潜艇声呐兵突然举手示意:\"检测到华夏舰队声纹!距离码,正在稳定接近!\"指示灯上,华夏舰队特有的螺旋桨声纹如同死神的心跳般规律闪烁。
\"发射管注水完毕!\"
\"保险解除!\"
\"发射程序启动!\"
随着一连串口令,\"黑鱼\"号轻微震颤了一下。六枚mk45鱼雷以压缩空气推出发射管,入水后立即启动了涡轮发动机。声呐屏上,六个高速移动的光点如同离弦之箭,朝着华夏舰队疾驰而去。
其他美军潜艇也相继发射,很快就有超过70枚\"海妖\"鱼雷在水下形成了死亡包围网。这些鱼雷在初始阶段保持静默,直到接近到目标5000码距离时,才突然激活无线电制导系统。
华夏舰队\"祥龙\"号的声呐室内,操作员突然瞪大眼睛:\"多个高速接触!方位185至275,深度50至100米,速度...天啊,超过50节!\"显示屏上,数十个红色光点正从不同方向快速逼近,形成了一张立体的死亡之网。
\"这不是常规鱼雷!\"声呐长立即拉响反鱼雷警报,\"启动反鱼雷诱饵!全舰准备防冲击!\"
与此同时,\"黑鱼\"号上的无线电操作员正全神贯注地操控着鱼雷群。他面前的设备像极了管风琴控制台,数十个调节旋钮和真空管显示屏组成了一台复杂的制导计算机。每一次微调都会改变鱼雷群的攻击阵型,就像交响乐指挥操控着乐器的声部。
\"华夏舰队开始释放干扰!\"声呐兵大喊。屏幕上,代表诱饵的声纹波纹突然炸开,但安德森只是冷笑一声:\"启动'群狼'模式。\"操作员立即扳动一个红色开关,首枚鱼雷突然释放出强烈的电磁脉冲,整个水域的声呐环境瞬间变得一片混沌。
在水下150米的黑暗世界中,\"海妖\"鱼雷群正在上演一场精密的死亡芭蕾。它们时而分散成扇形,时而聚拢成锥形,完全颠覆了传统鱼雷的直线攻击模式。每枚鱼雷尾部的无线电接收器不断闪烁着红光,仿佛恶魔的眼睛。
华夏舰队\"焰虎\"号的声呐室内,操作员已经汗如雨下:\"它们...它们在改变航向!不是程序设定路线!\"显示屏上,原本应该被诱饵引开的两枚鱼雷突然急转,继续朝着舰体扑来。更可怕的是,另外四枚鱼雷不知何时已经绕到了舰队另一侧。
\"这不是自主制导...有人在远程操控它们!\"反潜指挥官的声音因震惊而变调。他立即下令释放第二波干扰弹,但这次鱼雷群似乎早有准备,突然分散成三组,从不同深度包抄而来。
在\"黑鱼\"号上,无线电操作员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舞,就像在演奏一首死亡交响曲。真空管显示屏上,代表各枚鱼雷的绿色光点不断变换着阵型。\"A组抵达攻击位置,b组正在迂回,c组准备最后的冲刺...\"他喃喃自语,额头上的汗水滴落在控制面板上。
安德森通过潜望镜观察着远处的华夏舰队,看到那些驱逐舰正在疯狂地做着规避机动,舰尾的诱饵发射器不断抛洒着干扰弹。但这一切在\"海妖\"面前都显得如此徒劳——这些鱼雷就像能思考的恶魔,每一次都能避开干扰,重新锁定目标。
\"最后阶段。\"麦克维尔深吸一口气,\"启动全频段干扰,让它们变成真正的恶魔。\"操作员扳下了最后一个银色开关,所有鱼雷同时释放出强烈的电磁噪声,彻底瘫痪了这片海域的所有电子设备。
此刻,70多枚\"海妖\"鱼雷已经完成了最后的攻击阵型,它们从不同深度、不同方向,以超过50节的速度扑向各自的目标。鱼雷发动机的尖啸声甚至穿透了海水,传到华夏舰队水兵们的耳中,就像死神在深海中的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