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9章 关系提前打好,广告还是要做的
市里的领导来是都来了,但是来得快走得也快。
东旺饮料厂只不过是个小厂而已,没有多少看头。
唯独有意思的是生产线的设备全部都是进口设备,这一点让市委书记刘建民和市长王福清印象颇深。
像他们这种级别的领导认为这么好的机器买进来代价太大了,三组机子花了将近一百万。
“少炎,这东旺饮料厂的老板听说是个年轻人,看得出来这魄力不小呐!现在他方不方便?我想见见!”
刘建民先走了,王福清没有急着走,毕竟这国营厂改革可是他市政府的事,刘建民只是象征性的出席了而已。
谁都明白,刘建民只是摘桃子中的一个而已。
“行,王市长,您稍等一下,我叫人把他叫过来!”
贺少炎连忙转身跟自己的秘书交代了一身后,秘书往厂里叫人去了。
“少炎呐,国营厂改制是个麻烦事,把你放在轻工局的这个位置上也是难为你了!”
王福清拍了拍贺少炎的肩膀,感触颇深的说道。
企业改制不说是贺少炎,就连王福清自己这个市长都是一个头两个大。
自从文件下发以来有一年多了,真正改制成功了没几家,都是想着翘国家的墙角,而不是真心实意的想干企业。
工人们被迫下岗,成群的来市政府闹事上访,这才是真正让他头疼的事情。
“王市长,您说的什么话呢,组织安排我干那我就用心干好。不瞒您说,我跟这饮料厂的老板是故交,他是我一个小老弟。当初为了避嫌,投标会上我一句话都没说。
唯独是上次找我来帮忙,说要买几条先进的进口生产线设备,我问他为啥非得挑贵的买,他说为了把饮料厂办好,为了不让职工们被迫下岗!
所以我二话没说跟机械局唐锡钢局长打了招呼,批了条子。
这段时间我是深受感触,国营厂难,难就难再没有市场竞争力,现在市场放开了,一个厂的产品没有特色,成本还控制不了的话,那很难在市场上得到份额。.................”
贺少炎把自己负责轻工局的事情包括和吴子峰只见到关系这些都跟王福清说了一遍。
“好好干吧,少炎,经济发展需要我们这些官家人发挥促进作用,而不是给这些企业使绊子。
你能把这些跟我说,也证实了我没有看错人。等下次常委会议,你轻工局代局长的这个代字,我争取给你去掉!”
对于贺少炎的工作,王福清心理是有数的,从县城调到市里任职副局长不到一年的时间,轻工局上下已经被他的工作态度折服。
不喜钱财,不谋私利,公平公正,且有胆识有魄力,这就是贺少炎的特点,像这样的干部想不提拔都难。
“噔噔噔......”
车外面吴子峰正在敲车门。
“王市长,您找我?哟,贺副局长也在.....嗬嗬......”
吴子峰见到王福清并没有多少畏惧感,在吴子峰看来眼前这个五十多岁的市长并没有摆市长的架子。
“小吴上车,咱们来聊聊!”
王福清笑了笑,朝吴子峰说道。
贺少炎把车门打开后,吴子峰坐在了副驾驶座位上侧身往后坐着。
“王市长,您有什么想问的,都可以问我!”
“我听少炎说,你在广市还有厂投资的?是做什么行业呢?”
王福清问道。
“是服装厂,有两个厂,总共大概有一千人左右!”
吴子峰回答道。
“嗬嗬,没看出来哈,你小子挺有能耐的啊!潢川市也有制衣厂,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把厂接手过来呢?”
王福清试探性的问道。
“这个......嗬嗬........王市长,在您面前我就不说什么含糊话了......这个市制衣厂我是真的接手不过来!不但是我接手不了,而是任何人都接手不了!”
吴子峰摆明了自己的态度,市制衣厂吴子峰有过了解,规模不小职工多的时候最少都有七八百人,计划经济的时候,市制衣厂的业务确实没话说,都是配量定做的,做出来的衣服根本不愁卖,即便是款式很丑。
但是经济改革开放了,市场经济发展快速,这些时代性产物的工厂最后的结果那就只有倒闭的可能。
“小吴,为什么你不愿意在咱们潢川市开个服装厂呢?你要知道咱们市制衣厂可不小。”
王福清想知道为什么吴子峰不愿意接手。
“王市长,不瞒您说,咱们潢川市暂时来说不适合发展服装厂,条件比不了沿海地区。您想想,我要料子,我要配件,我要精炼的熟工等等,这些条件我是一个都满足不了。就目前来说,咱们市里不太合适发展这些行业,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销路。
就算是我在市里生产出来衣服,也不好卖出去。
广市有十三行,那可是辐射整个华夏全国的,不担心没有人来选货。我需要布料配件,一个电话就能送到我的厂里面,这些,在我们这边是根本满足不了的。
如果您真想让我接手厂子,那市印刷厂我倒是可以考虑!”
吴子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王福清才明白吴子峰的意思。
作为潢川人,在自己家乡投资建设,这些自然是不错的。但是真要是投资那就得找个合适发展的,而不是盲目投钱。
“子峰,市印刷厂不是倒闭了么?你怎么还想着买印刷厂?”
贺少炎把印刷厂倒闭的事情说了出来,意思也是很明显,那就是不值得收购了。
“原来的那些工人都安置好了么?”
吴子峰问道。
厂子倒不倒闭问题不大,反正自己不做印刷厂。
至于市印刷厂的位置他是清楚的,因为那边离陈天荣的家里不远,属于市郊区的位置。
就连过去的路都是坑坑洼洼的,吴子峰去了三趟了,自然是有印象的。
“安顿好了,原来三百多职工,该安置的安置,该下岗的也下了。那边的厂里现在都空置了,设备机器全部清空了。”
贺少炎对市印刷厂改制的问题印象很深,市印刷厂人员臃肿,收入来源有限,加上设备老旧需要更新,所以对于市财政来说有不少压力。
吴子峰不清楚的是,眼下的市印刷厂现在已经只有一个空壳。
“那我只需要收购厂房就行!”
吴子峰的意思也很明显,一个空厂还更好布置。
“关于收购的事情,你跟少炎谈就行。小吴,你放心,只要你能也是潢川市的经济发展做点实事,但凡是有什么需求,随时都可以联系我。只要国有资产不流失受损,我王福清是可以给你开口子的!”
一个抓经济的市长,对于这些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民企也是给足了面子。
改革开放第五年,潢川市的经济发展形势并不是很好。
政府如果不作为,那么死气沉沉的市场很难有大的变化。
不破不立,要打破这种僵局,唯有改变原本的模式才行。
三人聊了一会儿,秘书在旁边提醒王福清下午还有会议要开,所以提前一步离开了饮料厂。
而贺少炎此时的心里面也是感慨颇多,自己的工作被领导认可,就说明了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
代局长的“代”字去掉了,那就是局长了。
“子峰,刚才聊天你说那个市印刷厂的事,我想拦都没拦住,那厂子太偏了,市郊区那边连条像样子的路都没有,你费啥子劲收购那里呢?”
本来贺少炎想提醒吴子峰的,但是吴子峰坐在前排,硬是没有看明白自己的提示。
“放心吧,贺大哥,不挣钱的买卖我可不会干!今天应该事情不多了吧?一起在厂里吃个饭?!”
吴子峰问道。
“饭就不吃了,咱们兄弟有的是机会。你厂里今天开工,事情一大堆肯定够你忙的。回头有时间来去家里,让你嫂子弄几个菜,咱们兄弟再喝酒!”
贺少炎挥了挥手,上了轻工局的那辆吉普车。
………………
“杨厂长,那些报社的记者怎么说?”
吴子峰向过来的杨兴问道。
“吴老板,报社的人接了红包,一个劲的向你表示感谢!厂里的饭菜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安排!”
杨兴回复道。
“走,先去看看…………”
领导的接待已经结束了,但是报社可还没有走。
红包只是一个问路石,此时报社记者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吴子峰开出来的条件可以考虑。
“周大记者,诸位记者同志,今天的采访大家辛苦了!”
吴子峰来到记者团队的面前,杨兴给吴子峰提示了,眼前这个瘦瘦高高戴眼镜的男人就是带队的组长。
“吴老板,您真是太客气了,又是发烟又是给红包的!整得大家伙都不好意思!…………嗬嗬……真是太感谢了…………”
戴眼镜的周书同是组长,这话自然得由他出来说。
省日报的记者其实这时候的工资并不高,有的时候运气好出了采访民企单位,像吴子峰的饮料厂这样的,都会给个礼品或者是红包慰问慰问。
运气不好的话碰到采访的对象是官家的报道,那就什么都好处都捞不着了。
这时候广告还不流行,而且省日报并不是什么广告都愿意接。
能够在报社打广告的,一次就得花不少钱。
像之前在广市,新厂开工的时候把粤省的任书记吸引过来视察,所以第二天看南方日报的时候吴子峰惊奇的发现了自己的华茂服装厂出现在了头版头条,而且还配有一张与任书记握手的照片。
由那次起,厂里的业务基本上就没有断过。
试想一下,能够在省报头版头条待过的厂子,生产的产品就算是差也差不到哪里去的。
因此有不少选出来的客户都在打听华茂服装厂的位置,有一些大的批发商都来厂里找销售科订货了。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正面的宣传是很有必要的。一个饮料厂哪就更加需要好的宣传了,东旺饮料厂想要做大做强,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大家来到我的饮料厂,也是一个缘分。一个红包只是一个小小的心意,我在厂里的小食堂安排了一桌饭菜来招待大家,诸位务必一起赏光,吃个饭再回省城!”
吴子峰对几人说道。
上午忙着拍照取景,这会儿基本都闲下来了。本来领了红包,几人心情都还不错,没有想到这厂子的老板这么懂人情世故。
小食堂里,吴子峰坐在主桌,作陪的是杨兴和大哥吴奇峰。
有些关系的处理,杨兴要比大哥吴奇峰更有经验。
但是,对于吴子峰来说,大哥今后也得会这些关系的处理。
所以趁着自己还有时间,就多带一带。
“周大记者,诸位记者同志,我听说凡是在报社工作的人喝酒都是海量,趁今天厂里开工,借着这个机会,请大家一起吃顿饭喝场酒,也算是不枉诸位远道而来。………………”
吴子峰使了使眼色,杨兴端着酒瓶给记者们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