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 章 开工仪式,饮料厂复产
吴子峰接到苏海钧的电话后,当天下午就去了华南机械总厂见到胡子平。
胡子平为表诚意,亲自带着吴子峰挑选设备,并承诺会尽快发货,确保设备早日到达徽省。
二月初九,吴子峰带着罗小军已经到广市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
在此时徽省潢川市东旺饮料厂。
“杨厂长,咱们厂里到底什么时候复工呐!?我们总不能每天都这样耗在这里吧?”
一个生产车间的主管朝副厂长杨兴问道。
杨兴是管生产的副厂长,对于员工们担心的事情其实他也有些担心。
杨兴叹了口气说道:“老段,我知道大家着急,可是新设备还没到位,现在复工还不如干等着。
开工了又能怎样?
产量上不去,一样挣不到钱!现在才二月,温度可还没上来,现在可还没到旺季。跟职工们说说,先养精蓄锐,只要吴老板的设备一到,设备的问题就解决了。
前天广市那边回了电话,吴老板说再怎样迟也就这个月月底了。因为那边已经确定设备即将发货,只要设备一到,咱们马上就能复工。”
杨兴还是有经验的,虽然自己也是在猜测,但是他清楚职工们的情绪更需要安抚。
好在是工人们听了杨兴的这话,稍微安心了些。
杨兴确实没有说假话,在广市的吴子峰正忙着安排设备运输的事。
因为设备是进口的,一来一回之间耽误了不少事情。
跟苏海钧打招呼,联系了广市的运输公司,只等设备一靠岸,就上车往徽省运。
因为购买途径的问题,吴子峰买设备已经耽误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终于,设备顺利出发运往徽省,吴子峰一刻不停地跟着运输车队返程。
而东旺饮料厂这边,得知设备已在路上,厂里的职工们兴奋不已。
杨兴立刻组织工人打扫车间、拆掉现有的老设备设备,做好迎接新设备的准备。
三天后,两台大货车开进了东旺饮料厂。
设备一到,众人便齐心协力将其卸下车。很快,在杨兴几个的指挥下,设备被搬进了生产车间。此时的技术员罗小军则是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带着工人们一起将设备站在车间内进行最后的调试。
经过几天紧张的工作,设备终于可以投入使用了。
“吴老板,咱们厂里的设备都已经调试完成,您最好是挑个日子举行开工仪式。
您不是跟轻工局的贺局长熟么,跟局里面汇报一下,到时候要是有报社的人过来采访那就一炮走红了!”
副厂长杨兴把自己的想法跟吴子峰说了出来。
“杨厂长,你说的这些和我想的差不多,择日不如撞日,就二月十八吧,这几天先让职工们适应适应新机设备,等到二月十八那天厂里面把横幅啥的都挂好,到时候我跟市里边联系。”
吴子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很快拨通了轻工局 的号码。
“喂,我是贺少炎!”
经过转线,电话接到了贺少炎的办公室。
“贺大哥,厂里设备更新完毕,这次真是多亏你了,我打算二月十八正式举行开工仪式,你看能不能抽时间来给老弟捧捧场!”
“子峰,开工的日子确定了你就不要着急,这次我打算跟市里汇报一下,看看到时候能不能把王市长请过来,厂里面的环境要是有功夫 的话叫职工们收拾一下,到时候也好在领导们的面前留个好印象。最起码我贺少炎改制也不是敷衍了事的!”
听到吴子峰的话,贺少炎还是很开心的,如果这次市里的主要领导能来,那么这个桃子谁来摘都没问题,反正市里的主要领导是看见了的,这种桃树的人是自己,功劳自然有自己的一份。
“放心,贺大哥,保证不让你掉链子!”
吴子峰怎么不清楚贺少炎的意思,如果真要是市里的书记或者市长来了一个,这份功劳都有贺少炎这个副局长的一份。
吴子峰挂了电话,但是贺少炎又开始忙了起来。
有成果汇报,自然是领导们喜欢的事,先是给分管副市长汇报,紧接着再给市长王福清打了电话汇报,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企业改制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而东旺饮料厂成了正面的例子。
王福清本来那这些企业改制的事脑袋疼,这个轻工局副局长贺少炎的汇报倒是让他心里舒坦了不少。
这东旺饮料厂的改制成功,那就是潢川市企业改革成功案例。
当下王福清就决定了二月十八号这一天出席东旺饮料厂的开工仪式,而且明确说了到时候会要省报社的人来进行采访。
这就不是小事情了,不是市里的报社,而是省里的报社。
其实这样说来也算是吴子峰的运气好,因为东旺饮料厂是徽省第一家改制的饮料厂,这是第一例,自然能够受重视。有了第一家成功的案例,对后面的企业改制都会好很多。
时间过得很快,二月十八号一早,东旺饮料厂到处拉着横幅,贴着红报。
早上九点还不到,市委书记专车加上市长专车和另外两辆吉普车开进了东旺饮料厂。
当车子进入厂门的时候,锣鼓喧天热闹的不行,这些排场吴子峰不喜欢搞,但是为了配合上级工作,由不得不实行。
“欢迎领导们来厂视察,参加东旺饮料厂的开工仪式!”
吴子峰的脸上精彩异常,因为他没有想到市委书记刘建民也会来凑热闹。
自己的这个厂说破天也就是个三百来人的小厂,没想到潢川市的两个大佬都来了。
刘建民和王福清先后跟吴子峰以及厂里的高层握手,紧接着就是剪彩进行开工仪式。
随着电闸的合上,设备开始运转,整个工厂弥漫着一种激动的氛围。
随着机器启动运行平稳,第一瓶饮料顺利下线。
杨兴拿着这瓶饮料,递给吴子峰,“吴老板,多亏了你呀,您尝尝。”
吴子峰接过饮料,喝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好东西得学会分享,现在领导那么多,叫职工们每个领导都送一瓶尝尝!到时候每个车里面都给我塞两件,让他们给厂里打广告不香么?”
“明白明白,那几个从省城来的报社记者......”
杨兴问道。
“每人给个红包,不用太多,给个一百八十块钱就行,不求他们给我们厂添墨加彩,但求他们如实宣传!如果可以的话到时候留他们在厂里吃个晚饭,我亲自接待他们!”
徽省日报来了四个记者,意味着要给出去一笔不小的钱。
但是这个支出是必然的,一个人得罪谁都不要得罪医生,一个厂得罪谁都不要得罪记者。
现在给记者们留个好感,说不定以后还用得上。
“好,里面有个戴眼镜的负责人,我看人还不错,我先去跟他们说说!”
杨兴自然明白吴子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