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紫云与奥仁大公没有丝毫耽搁,几路大军很快便趁势进攻,迅速占据了有利的地势。
除神圣帝国近卫军团、第四军团主力顺利撤回天空之城外,帝国第二军团、第三军团大部分,近15万人被抢先占据塞河大桥的海西国军队切断了归路。
塞河大桥是从南方、西南方进入天空之城的最重要通道。
海西国陆军大臣傅理武上将深知这座桥的重要性,自己亲自率领一支轻骑兵,马不停蹄趁着帝国四个军团慌乱撤退之际,一鼓作气击溃乱兵,占据了大桥两边。
之后,又及时建起防御阵地,拼命抵住了意图逃命的帝国军队十一次冲击,彻底断绝了帝国第二军团、第三军团从大桥撤退的机会。
随后赶到的华国第二军团、第三军团,则一左一右将群龙无首的帝国两大军团死死盯住。
眼看一场意义重大的歼灭战即将爆发,紫云非常激动。
只要这一仗取得胜利,将极大地削弱神圣帝国的野战力量。
未来好几年,帝国都很难集结足够的力量,主动进攻各邦国。
华国将能赢得几年极为宝贵的休养生息时间。
待战势稍缓,紫云便连忙命人飞鸽传书请傅理武上将到自己的临时行营,商量下一步聚歼这股顽敌的计划。
没想到,傅理武上将刚到,紧跟着,驻守塞河大桥的海西国军队就传来飞鸽传书,塞河大桥失守了。
“这不可能?”
临行前专门对防御做了细致安排的傅理武上将,显得十分难堪。
作为一个有多年战争经验的将领,他想象不出敌人怎么可能突破并占领自己再一次充实了兵力,严密布防的战略要地。
紫云也相信,傅理武上将非常清楚塞河大桥的战略意义,一定会安排足够的力量防御,不会这般大意。
眼下没时间去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必须尽可能地将损失减到最小。
紫云没有更多犹豫,立即下令姚伟文率领第三军团可以调动的部队马上追上去,尽可能地消灭一些残敌。
当天夜里,四国联军终于挺进了天空之城。
不过遗憾的是,由于错过了最佳时机,帝国第二军团、第三军团多数部队逃了回去,使得城内帝国军队的总数保持在30万以上,令城外联军不到40万的兵力,显得十分窘迫。
“这一战,不好打呀!”
联合军事会议上,奥仁大公叹了口气。
按照他的提议,为了避免兵力分散,四国军队实际上是分三个方向集中部署。
这样一来,天空之城与外界的联系就没有被切断,通过没有联军的城南,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所需补给。
紫云等人也清楚,如果变成消耗战,对四国来说,无疑是场灾难。
有些郁闷的傅理武上将黑着脸,一直没有说话,帝国第二军团、第三军团从他的防区从容逃走,令他倍感自责。
这一次,四国联军希望通过兵临天空之城,迫使光明大帝公开承诺10年不对各国用兵的计划,因为自己的失误,现在看来很难实现了。
“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很快,与他一样迷惑不解的众人知道了答案。
……
三天后,紫云的表姐夫、帝国第二军团副总司令解伦,被正式晋升为元帅,并出任帝国第二军团总司令。
“又是他?”
在书房的紫云,眉心成川,寻思良久,仍然想不明白,“这位表姐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默默拿起姜何送来的情报,又细细地看起来。
原来,三天前,一个个头不高,穿着干净笔挺的帝国陆军上将军服的解伦,独自一个人走向塞河大桥桥头的海西国军队防御阵地。
“我是神圣帝国第二军团副总司令解伦,是你们海西国国主紫云亲王的表姐夫,是齐越芯长公主的丈夫。”
解伦一边走近海西军队阵地,一边高声呼喊。
“我要见你们将军。”
“停战协议已经签订了。”
“战争结束了!”
看着笔挺的上将军服,眼前气度不凡的来人,海西军队阵地上的军士都不敢造次。
负责观察的是一位陆军少校,来人的大声喊话,他听得清清楚楚。
他知道国主紫云亲王的表姐夫,齐越芯长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是帝国的将军。
虽然没有见过解伦,但来人孤身一人,不可能跑来冒充吧?!
士兵们则听到来人“停战协议签订了”“战争结束了”的喊话,纷纷窃窃私语。
“他不会骗我们吧?”
“应该不像是假的,你看他那么镇定!”
……
看着越来越近且气定神闲的解伦,听着身边士兵们的小声交谈,不知所措的陆军少校决定立即跑回指挥部,向驻军司令汇报。
“解伦将军,请您稍等片刻,不要再往前走了,我马上去请将军来见您。”
“好”
“请告诉你们将军,光明大帝与紫云亲王签订停战协议了。”
声音不大,现场的每一个人却都听得清清楚楚。
已经信了七八分的少校忙不迭地答应,吩咐士兵们守好阵地,便转身向着桥那头的指挥部跑去。
此时,阵地上,已经兴奋起来的士兵们,都在三三两两窃窃私语。
“终于结束了。”
“是呀,又可以回归宁静的生活了。”
“我们活下去了。”
“我想海西的孩子了。”
“我看你是想孩子他妈吧?”
……
“轰”“轰”“轰”
“砰”“砰”“砰”
高兴不到三分钟,密集的枪炮声,惊醒了众人。
刚跑到桥中央的海西陆军少校回过头,就看见抱头鼠窜的士兵们,在躲避不断飞临的炮弹、流矢,就看见刚才彬彬有礼的解伦将军凶狠地挥舞长剑。
道道剑光,惶惶如日,让人心神激荡。
磅礴的威压顷刻而至,众人身体陡然一沉,呼吸猛地一滞……瞬间,不少海西军人摔得七零八落。
河边不远处的灌木丛中,杀喊声传来。
原来这里秘密潜入了一支帝国军人组成的敢死队。
在一名英俊的年轻军官的带领下,帝国敢死队冒着枪弹、箭矢,片刻功夫就冲入海西军防御阵地。
少数冷静下来的海西军士,举起火枪、长弓奋力反击,另一部分军士则拿起刀剑,与冲入阵地的帝国军人厮杀在一起。
不远处,向着塞河大桥冲来的帝国军队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先是骑兵,后面是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