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内,烛光摇曳,映照着桌案上铺展的军略地图,点点微光在纸上游走,仿若暗流汹涌的棋局。
胤禛微微皱眉,沉吟片刻,手指缓缓在地图上一处标记上摩挲,思绪如潮水般在心中翻涌。
毓荣茵的提议虽不失为一计,但毕竟关系重大。若贸然与江湖势力合作,可能会引起一连串难以预见的后果。
他的目光从地图上移开,定定地看向立于一旁的毓荣茵,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
“闇雷阁……”胤禛低声念出这个名字,眉头微皱,眸中掠过一抹深思,似乎在回想其背后的种种。
他心中虽然对江湖势力有着深深的不信任,但毓荣茵的聪慧与冷静,他无可否认地欣赏。
她不仅在宫廷权谋中表现出色,甚至有时候展现出对军务与战略的见解更是独到。
或许,这真的是一条可行之路。
他在登基前虽未曾与闇雷阁直接交涉,但对于这个神秘势力略有耳闻。
江湖传闻,闇雷阁潜藏于暗处,行踪诡秘,杀人无形,其中的暗影刺客个个身手惊人,甚至可与军中精锐匹敌。
若能借力,确实是一张不可忽视的底牌。
然而,江湖势力并非朝廷军队,他们行事不拘规矩,亦难以彻底掌控。
与他们合作,既是机遇,亦是风险。
胤禛深深看着毓荣茵,“茵儿,若是与闇雷阁合作,你可知其中的风险?”
毓荣茵平静地迎上他的目光,眼神坚定,语气不容置疑:“皇上,闇雷阁行踪诡秘,虽未能为朝廷所用,但其势力遍布江湖,尤其是北境,情报网更是细密精确。他们虽不隶属朝廷,但向来只认利益,若能握住他们的命脉,未尝不可为我所用。至于风险,只要谨慎应对,完全可以规避。”
“利益?”胤禛微微一笑,目光如寒刃般锐利,“江湖人向来反骨,他们追逐利益,却又难以真正受制于人。今日可为我所用,明日却未必不会倒戈相向。”
胤禛沉默了片刻,目光转向毓安,问道:“你怎么看?”
毓荣茵却不为所动,目光坦然:“臣妾自然明白皇上的顾虑,然则,正因如此,才要先行一步,掌控他们,而非被他们牵制。”她缓缓上前一步,轻声道,“皇上可曾想过,既然无法消除他们,不如将他们纳入掌控之中?”
胤禛闻言,指尖微顿,思索愈深。
他在登基前虽未曾与闇雷阁直接交涉,但对这个神秘势力略有耳闻。
江湖传闻,闇雷阁潜藏于暗处,行踪诡秘,杀人无形,其中的暗影刺客个个身手惊人,甚至可与军中精锐匹敌。
更甚者,有传言称他们在北境深耕多年,既能获取朝廷难以捕捉的情报,亦能在关键时刻左右局势。
若能借力,确实是一张不可忽视的底牌。
然而,江湖势力并非朝廷军队,他们行事不拘规矩,亦难以彻底掌控。
与他们合作,既是机遇,亦是风险。
“如何掌控?”胤禛终于开口,目光如炬,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
毓荣茵微微一笑,眼底闪过一抹精光,缓缓道:“皇上可知,闇雷阁虽看似独立于江湖与朝堂之外,实则亦有软肋?”
胤禛眼眸微眯,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毓荣茵目光微敛,轻声道:“老阁主雷鸣,自少年时便统领闇雷阁,但他并非真正的不败之人。近些年,他的身影鲜少露面,皆由少阁主代为行事,雷炎是老阁主雷鸣唯一的儿子,江湖传闻,老阁主旧疾复发,早已无法亲身涉足江湖纷争。而闇雷阁雷鸣早已交由儿子雷炎管理。而闇雷阁内部,虽看似铁桶一块,但谁有能知道内里不是暗流汹涌。”
胤禛若有所思地敲了敲桌案,沉声道:“你的意思是,闇雷阁如今内部已有裂痕?”
毓荣茵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只要能找到合适的突破口,便能让他们不得不依附于皇上,而非单纯的合作。”
胤禛沉默不语。
毓安低头思索,片刻后才缓缓开口:“皇上,其实茵儿所言不无道理。闇雷阁虽在江湖上行事低调,但其势力遍布大江南北,连一些边疆重镇也有他们的眼线。若能借助他们的情报网,确实能提前知晓准噶尔部队的动向,掌握战局的主动权。不过,江湖势力行事风格不一,难免会有隐患。”
胤禛看了眼毓安,顿了顿,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朕也听说过闇雷阁行踪诡秘,从不向权贵低头,若能与其合作,确实能在战局上起到关键作用。但此事未必易办。”
毓安跟毓荣茵对视一眼,轻轻点头,神色严肃:“闇雷阁的确不易捉摸,但臣有办法联系他们。皇上,若能与他们配合,此战胜算将更大。”
他语气坚决,目光中透出一股深深的信任。
胤禛不知道的是,闇雷阁暗中跟毓荣茵和毓安有着不小的渊源。
闇雷阁,这个江湖中的神秘势力,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够确定它的真正面貌。
它像一道幽灵的阴影,隐匿在黑夜中,操控着无数的风云变幻,行踪诡秘,势力庞大。
它现在的阁主,雷炎,更是江湖人尽皆知的传奇人物。
他为人冷峻,但深知恩怨分明,有恩必报,性格直爽,做事决断。
在雷炎还只是少阁主的时候,被阁中异心之人盯上,想要杀了他,取代他的少阁主之位,从而接替阁主之位。
而毓荣茵曾在多年前救过雷炎一命,他记得这份恩情,至今未曾忘却。
毓荣茵对他有救命之恩,况且毓荣茵现在是大清的皇后,自然他这辈子都会效忠毓荣茵。
胤禛静静地望着毓安,眼神中似乎有些许探究,但最终,他的眼神渐渐变得温和:“朕信你,毓安。”
“我们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胤禛的声音沉稳而冷峻,“不过,毓安,若真要借助闇雷阁之力,恐怕你或者茵儿得亲自去一趟,务必确保事情万无一失。”
毓荣茵微微一愣,心中略感惊讶。
她没想到胤禛会如此决断,直接让她亲自前往江湖势力的核心地带。
她原本以为,胤禛会更多依赖她的判断,而非亲自参与其中。
她知道,胤禛作为皇上,并非轻易信任任何人,尤其是与江湖势力相关的事务。
自己是大清的皇后,背负着重重的权力与责任。
她和胤禛之间,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夫妻关系,二人之间的默契和信任已到达了某种境地,甚至在许多决策上,已经开始有着不言而喻的默契。
但此时,面对着即将展开的复杂局面,胤禛心头的焦虑难以掩饰。
江湖势力不仅仅是一个兵力的补充,更是一把双刃剑。
借助闇雷阁的力量,能够暂时化解眼前的危机,但却也让他意识到,这种力量背后的隐秘将会改变大清朝廷的格局,甚至影响他与毓荣茵之间的关系。
不过,深知此时大局紧迫,毓荣茵也没有多说什么,轻轻低头道:“臣妾明白。”
“好。”胤禛点了点头,目光略微柔和,“你既然已经有了判断,那便按照你的意思去办。但是,茵儿,务必保持警惕。无论是江湖势力,还是任何一方,皆不可轻视。”
毓荣茵微微一笑,心中却早已涌起了波澜。
她心中默默做了决定,定要亲自去一趟闇雷阁见雷炎,查探一切,不仅是为大清的未来,也是为了胤禛。
胤禛沉声道,声音中带着一种难得的坚定,“茵儿,朕不能在此久留,还要尽快回宫。毕竟朕突然消失,若被异心之人发现了,或许会有些许变数。”
话音未落,毓荣茵便站了起来,神情淡然,却又极为坚定,她看着毓安:“五哥,我会替皇上留在此地,与你共进退。”
她的语气虽然柔和,但每个字都透着无可动摇的决心。
她知道,这场战斗关系着大清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她和每一个百姓的未来。
毓安的眉头微微蹙起,显然对她的决定感到有些不安。
他张了张嘴,却最终只是叹了一口气,道:“茵儿,你……”
“五哥,皇上要回宫坐镇,我身为大清的皇后,有责任有义务守卫这片土地。”毓荣茵的眼神明亮坚定,她话语中的每个音节都像一把利剑,直刺心底。“我不能一直待在后宫,我要用上天赋予我的能力,协助皇上,给大清百姓一个安稳的家,一个强大的国家。”
她停顿了一下,话语更加沉稳:“五哥,从前在家时,你和其他几位哥哥为我挡风遮雨,今日我也希望能与你并肩作战,共同为皇上分忧。”
毓安和胤禛深深看着毓荣茵,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
毓安作为兄长,胤禛作为夫君,他们都知道,茵儿从来不是一个依赖他人的人,她有自己的责任感,也有自己的担当。
她的决心,他无法阻挡。
只不过,作为哥哥,他还是不由自主地担心起她的安全来。
胤禛动容,“茵儿,待钟馗先生送朕回宫后,便请钟馗先生将关羽、吕布二位将军送来协助你,再将千鸢和暮雪送来,你身边不能没有人服侍。另外,朕会安排一支皇后出行的依仗队伍,以皇后替朕体察慰问边境将士的名义,大清的皇后不能无缘无故就不在宫中。”
毓荣茵着胤禛的安排,心中感动涌动,微微点头,“多谢皇上妥帖安排,臣妾定不辱使命,必定竭尽全力,不让陛下失望。”
她自是知晓关羽和吕布的战力,纵使心中有些担忧胤禛的安危,但也知道此时的决定是最为理智的。
关羽、吕布,两人在战场上几乎无人能敌的存在,若能协助毓安,便可确保大清和准格尔大军这一场战斗的胜算。
胤禛看着她,眼中深情流转,拉着毓荣茵的手,语气沉稳却充满温柔:“茵儿,朕心中有些不安,时常觉得,你的安危比我更重要。虽然你有心自己处理这些事务,但朕却不能不担心。”
毓荣茵心头一暖,抬起头来看向他,那双眼眸如同湖水般清澈,波澜不惊,但内里却藏着千重风波。
她微微一笑,温声道:“皇上放心,茵儿自知自己不足,但自有办法应对。再者,钟馗先生和将军们定会助我一臂之力。”
“希望如此。”胤禛的目光转为深邃,仿佛看透了她的心思,轻轻叹息一声:“即便如此,边境的局势也日益复杂,朕不能让你单独面对所有危险,朕会让金龙卫一同前来。”
茵儿察觉到他语气中的忧虑,心中微微一震,但她并未立刻回应,而是默默点头:“多谢皇上。”
胤禛心头一紧,忍不住伸手握住她的手,声音低沉却有一丝迫切:“茵儿,你若是有任何困难,不要犹豫,随时告诉我。我是你的夫君,我会尽全力保护你,哪怕是倾尽所有。”
茵儿感受到他手心的温暖,心中一阵酸涩。
她知道,胤禛身为帝王,不能随意御驾亲征,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站在她身旁,但每一次他表现出来的关切和细腻的呵护,都是她此生最宝贵的记忆。“臣妾知晓,皇上的心意,臣妾定会记在心中。”
胤禛看着她的眼神柔和,轻轻点头:“好,既然如此,你便暂时留在此地,务必小心,朕会让他们连夜赶路,早日到达。”
他心中依旧不免为她担忧,但作为夫君,他不能做的太过束缚毓荣茵,她虽是他的妻,但正如她所言,她是大清的皇后,眼前将西南异动和西北战事也只能有全权交给她,自己才安心。
胤禛声音铿锵有力:“茵儿、毓安,咱们的计划也已基本成型,待朕离开之后,你们便开始行动。此次西南和西北之事,不可有丝毫差错。”
他看着毓安郑重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这场战,关乎我大清的未来,务必全力以赴。”
毓安与毓荣茵对视一眼,皆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决心。
大清的未来,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这一场关乎生死的战斗,定将迎来他们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但他们也知道,不论如何,他们都不能退缩。
“皇上放心。”毓安郑重其事地回应道,目光坚定如铁。“臣定不负所托。”
毓荣茵轻声道,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彩,“皇上,大清百姓,定能安宁。”
随着话音落下,帐中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
两人对视良久,似乎在这一刻,时光慢了下来,所有的语言和承诺都化作了默契的凝视。
终于,毓荣茵微微松开了胤禛的手,柔声道:“皇上,您该回宫了。”
每个人都意识到,眼前的战斗将是一次生死存亡的考验,牵动着整个国家的命运。
而这一切,正从这一刻开始,悄然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