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率军赶往兴安岭,出征鞑靼,要一劳永逸得解决这个隐患。
相比之下,瓦剌可就近多了,威胁也更加大,比鞑靼强了不止是一星半点的。
这次出征,也正当时,到了兴安岭,正是夏季,这个季节适合打仗,不过要速战速决,不能拖到冬天去了,否则就完了。
随后,朱高炽又跟韩辰分享了一下,军事上面的机密,那就是瓦剌在整军备战,这几年,他们倒是沉默了下来,明显是在隐忍不发。
瓦剌不容小觑啊!主要也是没有什么能臣干将,要是出现一个多尔衮的话,大明朝可就危险了。
人家虽说只有几十万人口,但不代表就不能统治天下了,蒙古才多少人啊!不也得到了天下吗?因此,这天下并非是靠人多人少的关系。
“显然,他们有所图谋,不过我认为,他们并没有吞并天下的野心,而是想要发动战争,趁机捞取好处。”
韩辰淡淡的说道,一般情况下。游牧民族,对于土地的野心并不大,他们想要的土地,是长草的那种,能够放牧,没有这种地方,他们可不要,他们也不种地的,对于农耕不感兴趣。
“就跟当初的金一样吗?”
朱高炽皱眉。
“差不多吧!不过不要担心,现在,你们的军队,素质还是很高的。战斗力比较强,没有谁,可以奈何得了你们的。”
韩辰笑了笑。
经过靖难之役之后,大部分军队得到了训练,战力是比较强的,现在又没有内乱,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将大明朝给收拾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的。
“对了,我听说那个郑和回来了是吧!”
韩辰询问。
这个大太监,奉朱棣的命令,去蛮夷那里施加影响,以提升天朝上国的声望,不过,这路线走错了。应该往另一边走才对,横穿整个大洋,到达美洲。
“前两天刚到的,拿了一些稀奇古怪得知玩意回来。”
朱高炽点了点头。
“有空让那个郑和到我这里来一下,我来指点指点他。”
韩辰说道。
朱高炽有些纳闷,这有什么好指点的,一个太监而已,无非就是外出迅游罢了,也不具备什么实权,反而非常花钱。
随即,朱高炽表示,明天就让郑和过来。
这第二天,郑和就来到了韩辰的府邸。
这个大太监,心里有些嘀咕,这自己也没有见过韩辰,跟这位太傅大人,属于素不相识的那种,找他能有什么事情啊!这不会是没有什么好事吧!
郑和心里不由七上八下的。
“见过太傅大人。”
郑和的声音有些尖锐,毕竟是太监吗?身上有一股若有若无的尿骚味,似乎太监的身上,都有这种味道的。
太监这个产物,也是属于封建王朝所独有的。
对于皇帝,是非常忠心耿耿的。
也难怪,古往今来,很多皇帝那是重用太监,这个太监,没有后代,没有自己的私产,那是属于跟皇权是牢牢绑定在一起的。
“不必多礼,也不必拘束,找你来,是想问问,你都去了什么地方。”
韩辰笑了笑。
郑和诧异,他回到京城之后,就去见了太子,那些大臣们,对于他出海的事情根本就漠不关心,其中还有反对的,这船队耗钱不少,被认为是在劳民伤财。
郑和开始讲了起来,去了那些地方,这有些地方韩辰是知道的,有的地方就不知道了,毕竟,他不是属于那种研究世界史的人,一些地区的古称,他那是根本就不知道的。
去得最远的地方,也就是中东那一块了,一路上所见所闻,那是稀奇古怪的。
有的地方的人,那都是属于野蛮人的那种,还吃生事,靠狩猎为生,对此,郑和是得出结论,外界,远远不如大明朝。
现在这个时期,看上去的确如此,是这么一回事情的,不过,再过些年,可就不一样了。
大航海时代一开始,这差距就会缩小,一旦工业化开始的话,那就完了。
朱棣还算是睁眼看世界的人,尽管,这只是为了展现天朝上国的风采,目的是为了让那些蛮夷进行上供,但好歹没有搞封锁的那一套,从这一点来看的话,还是不错的。
“你不要陶醉,多去一些地方,应该往东走。”
韩辰建议,这具体怎么航行,他可不知道,具体的方位,还是要自己查找,这航海,那还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一旦出事,恐怕那就是小命不保了。
海上的风浪,属于常见的那种。
郑和随后又谈及了倭寇,他们在回程的路上,就遇到了倭寇的,不过,他们船只大,人员多,又有火器,因此倭寇奈何不了他们。
他正准备等皇帝回来,进行上书,出兵灭了倭寇,否则的话,迟早倭寇会成为大患。
“灭倭寇,根本就不现实。”
韩辰很清楚,这很困难的一件事情,首先距离可是很远的,一点都不近,要过茫茫大海,这运送军队,都是一个麻烦事情,更别提,还有登陆了。
这能过海投放多少人啊!人少了,这去不是找死的吗?
因此,打倭寇难度很大,不然的话,早就出兵将其给灭了。
这也没有办法的事情,要是不隔着茫茫大海的话,早就将其给收拾了。
这个倭寇,目前还只能是防范。
水军有是有,可是,也逮不住倭寇啊!可谓是防不胜防,主要就是海岸线太长了。
不可能每个地方都做到滴水不漏的。
这一讲就是一天,到了傍晚,郑和才走,韩辰那是相当支持进行航海的,这不进行航海的国家,那是没有未来的。
不过,这航海的目的性,是为了跟世界联系,并且从中获得好处,而不是彰显什么天朝上国的威严。
一月之后,朱棣首战告捷,消灭了鞑靼好几千人,他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下令传达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情。
这个战果,实际上也不是很大的。
天下人,对于战争,没啥兴趣的。
在他们看来。战争那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早就见怪不怪的,这太平不了几年,就要打仗。
只是希望,别在自己的地方打仗。
这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
天下人,也认为战争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尽管他们身在其中。
他们也想不清楚,老爷们为什么要打仗,可能是天天大鱼大肉吃多了,脑子出了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