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晴天 心情 有点意思
杨家家主来拜见,
只为求个常平安。
鼓励杨家走仕途,
联合世家保根基。
今日卯时三刻,天色方晓,金銮殿内朝议已毕。我迈着沉稳的步伐,穿过重重宫墙,径直朝着贵妃的寝宫走去。
踏入寝宫,暖香悠悠,贵妃乌白凤早已起身,正坐在铜镜前,由宫女细心地梳理着如云乌发。见我进来了,乌白凤赶忙起身,莲步轻移,盈盈下拜:“陛下万安。”
我抬手轻轻扶起,眼中满是温柔:“爱妃不必多礼。”
我走到榻边坐下,顺手拿起榻上一个精致的绣品,那是贵妃近日闲暇时所绣,一针一线,皆是栩栩如生的花鸟。
我细细端详,笑道:“爱妃这手艺愈发精湛了,这鸟儿看着都像要飞出来一般。”贵妃微微颔首,脸颊泛起一抹红晕:“陛下谬赞,不过是打发些闲暇时光罢了。”
这时,宫女端上热气腾腾的茶盏,茶香袅袅升腾。我轻抿一口,顿觉神清气爽,转头看向乌白凤:“朕今日早朝,诸事繁杂,还是到你这儿,才觉得心里舒坦。”
乌白凤温婉一笑,亲自为皇帝添茶,轻声说道:“陛下日理万机,可要多多保重龙体。”
“大臣们上是不是对臣妾的父亲有些微词?”乌白凤假装在看着自己的秀品,实际上却很关心朝堂之上的非议。
“昨夜与国丈痛饮,国丈也说的明白,只是为了乌蛮一族。没有想挑战皇权的意思。但是怕就怕其他部族效仿,所以训诫一番是免不了的。”我看了一眼乌白凤后便又喝了一口茶。
“陛下可不能让父亲颜面太过受损啊。毕竟也是寿武的外公。”乌白凤拉着我的手撒着娇。
“哈哈哈哈,爱妃放心。朕已经处理好了,国丈午后就会入宫,过几日就要会善阐府了。”我轻抚着乌白凤的秀发。
看着乌白凤那双清澈的眸子和生产之后愈发挺拔的双峰,我情不自禁的把她压到了身下。
宫女们也纷纷退下,关上了寝宫的大门。
云雨过后,窗外日光渐盛,我缓缓起身,准备前往御书房处理政务。乌白凤送至门口,眉眼间满是不舍:“陛下,臣妾等您回来。”
我轻轻握了握她的手,而后转身离去,步伐坚定,却又带着几分眷恋和意犹未尽。
御书房内留给我的政务不多,大多数是太子和两位丞相处理好了给我审阅的。
最近都是一些我安排下去的事情,有两位丞相在也是办的十分的顺利,没有多久桌子上的奏折我就全都审阅完了。
刚准备继续去找乌白凤大战三百回合的,结果大太监来报:杨家家主杨易文求见。
杨家家主求见,自从上次俞家财的事件后,杨家彻底在大理国噤声了。用俞法晨的话说就是杨家在闭门思过,其实就是那些门阀世家常用的自保手段。隔绝于外界的联系,以待时机。
今日这位有些神秘的杨家家主竟然主动求见,看来这是杨家认为时机来了啊。
我微微抬眸,放下手中朱笔,沉声道:“宣。”
杨易文身着一袭深色锦袍,步伐沉稳地走进御书房。踏入门槛的瞬间,他微微低头,以表恭敬。待走到书房中央,杨易文双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叩拜大礼,声音洪亮且恭谨:“草民杨易文,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打量着眼前的杨易文,只见他虽已年过古稀,却身体硬朗,面容坚毅,眼神中透着一股历经岁月沉淀的沉稳与睿智。
我微微抬手:“杨爱卿平身,赐座。”杨易文谢恩后,起身入座,身姿端正,丝毫不敢有半分懈怠。
我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缓缓开口:“杨爱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杨易文闻言,微微欠身,神色认真:“承蒙陛下爱护。杨家孽子杨景林煽动朝纲引发叛乱,陛下都没有严惩杨家。杨家自己罪孽深重,今日前来就是请罪来的。”
我微微皱眉,神色若有所思,手指轻轻敲击着书案:“朕已经下旨,俞家财叛乱之事皆是朕之过错。爱卿不必自责了,今日既然来了就陪朕一起用晚膳吧。朕也有一些事情想请教爱卿。”
我说的很谦虚,心里已经大概知道杨易文这次的目的是为杨家子弟入仕来探路了,但是既然是探路,总要抛砖引玉吧。
杨易文见状,继续说道:“陛下仁慈,杨家在大理也有百来年的积累。为了表达杨家对陛下的拥护与改过自新的决心,草民决定向国库捐银百万两,粮草千担。”
原来是来送钱送粮的啊,刚好这两个我现在都需要。粮草可以储备起来准备对高棉的灭国之战;银钱嘛,最近又是开学宫又是建佛寺的开销是有些大,而且杨家这次出手应该是把大半个家底给掏出来了。
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杨爱卿忠心可鉴,朕甚是欣慰。只是爱卿如此忠君体国,杨家在段氏执政期间就是国家栋梁,现在大理国真是需要人才的时候,爱卿的杨家也要多多的出力啊。”
杨易文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但是老沉的他很快也就把这个情绪给隐藏了起来。
“杨家愿意为陛下效忠。杨家与高家一样都是兼通文武,不知能在何事上为陛下效力。”杨易文声音恭敬。
这家伙还真是会说话啊,一句兼通文武就告诉我杨家都是人才了。只是和高家比,现在已经没有高家了,所以高峰和高敬之我能放心大胆的用。
但是现在杨家还在,用杨家的人我还是需要谨慎一些。
“用人还是要慎重的。这样吧,朕先封爱卿为太师,至于杨家其他的子弟,再容朕慢慢考察。爱卿以为可否?”我目光锐利的看向杨易文。
只是没想到这个老家伙直接低头不语,既不与我四目相对,也不发表看法。
我无奈只能伸了伸懒腰,脸上露出一丝疲惫,还打了一个哈欠。
杨易文见状,起身拱手道:“陛下操劳一日,想必已十分疲惫,臣不便再打扰,先行告退。”
我摆了摆手:“杨太师慢走,日后若有想法,随时可进宫面圣。”
杨易文再次行礼,而后转身,稳步退出御书房。看来我的条件最终他还是同意了,只是杨家的子弟我应该要好好的挑选一番才能任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