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这笔成本用于研发了。现在是成果丰收,才动心于此!
始皇明了他们的意图。
秦始皇明白女儿心思。他不介意将一些利益转交给他们。不过看到女儿夫婿联合耍计,难免生气。
一个年轻的王公上前答话,推测有人暗中渔利。但年长些的人指出这种规模难
众位年轻公子虽然年岁尚轻,但在谈论古籍和文学时依然头头是道。然而,在商业经营的讨论上,他们便显得捉襟见肘了。
唯一有见解的是阿明,可他选择保持沉默。
秦皇不再浪费口舌,直接点了一个人的名字:
“世间的纷争皆因利字当头;小到一个家庭,大至一国之城邦,无不如商贾般经营着各自的产业。”
“若经营得法,则家业兴旺,城邦繁荣;而遇上无能之辈,则可能倾家荡产,国家破败。”
“遇到风浪,更是瞬间倾覆。”
那人早就明白秦皇的东西不会轻易得到,早已备好了对策。
秦皇慢笑道:“然而,治理家族与治理一国一城又有何不同?”
他想看看这位能否提出什么妙策,换取玻璃和香皂。
“商人们逐利,自然希望生意只赚不亏。但国家的情况却复杂得多。”他接着说,“有时明明是亏本的交易,也必须坚定地投入资源,哪怕最后血本无归,下一次仍然会投入同样的努力。”
此话一出,众位公子露出了惊恐不解的表情——怎么会有人甘愿做这种事呢?
秦皇问:“那么你们知不知道春天开耕之时,府库铸造了多少铧犁供各地使用?” “十万把!”众人答道。这些犁具虽无即时回报,却为未来的丰收和税收奠定了基础。这时阿德举手反驳:“这样反而有利,百姓耕作土地增多,粮食收成更多。”
秦皇又提起了修建道路的故事。原本官吏建议简单修补一条路,但他坚持要修一条高标准的大道,造价翻倍。“诸位认为这是否划算?”
众人纷纷摇头——巨大的投资仅为了行人的便利和军队调动,如何回收成本?
秦皇追问:“依此逻辑,我们应放弃修路?因为它不挣钱?”
皇子们开始思考,并不情愿地点了点头。“按照这样的说法,我们不应继续修路吗?”
秦皇扫视了一圈,摇摇头。眼前的这些年轻人虽聪明,但无人具备惊人的才华。
他转头望向阿民,“那你来说,这条路能带来怎样的利益。”
阿民自信满满,“陛下,宽敞结实的道路将改善商旅运输,促进贸易发展。税款增加只是其中一个小好处。此外,更通畅的物资流意味着更便宜的商品、更丰富的日常生活,最终推动人口增长和发展。最重要的是,良好的道路使咸阳工坊的产品能更快流通,从而 ** 地方经济和就业,形成良性循环。”
秦皇听后笑了笑。如此长篇大论,终究还是在强调忠君爱国之心。
阿民补充道:“即使看似高昂的投资也会在几十年间收回,并带来更多收益。商人看重的是短时的金钱,而我所考虑的是长远的利国利民之道。”
嬴政深思。他的策略似乎不仅是在讲修路,而是传递了一种治理理念。他知道眼前的年轻人正思索这些问题的意义。
“《荀子》曾言:强国之路在于节用富国。可是开源节流就足够了吗?”阿民摇摇头,“我不认同这种方法。因为如果大河满溢,而支流枯竭,整个水系都将受到影响。贵族享受丰厚的生活,百姓依旧贫穷不堪。这不是治国的理想之道。”
于是,阿民从邻座取下了将羽的装饰珠。将羽着急地喊道:“那是我的宝珠!怎么你拿走了!”
“男儿不应这般计较。”阿民用这颗珠来比喻,“正如大河滋养无数小河,若国家财富无法普惠于民,终将失去民心。”
说到这里,秦皇若有所悟。
“你说得对。那该怎么办?”
刘辉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焦急地追问。
张良神色严峻,不自觉流露出对对方的钦佩之色。
老师毕竟是老师,高瞻远瞩,洞悉一切无人能及。
“必须适时调度资源,令江河重新通渠泄水,润泽万民。”张良拿出那颗珍贵的玉珠,轻轻放在案上。
“整个帝国若没有外力推动,便是如此停滞。”
“它日渐迟缓,最终停摆不动。”张良轻轻推动,玉珠缓缓滚动后停在桌 ** 。
“如果王室和贵族能把深藏库中的钱财、囤积如山的粮米分发些许。”
“即使是豪奢享乐,也无妨。哪怕是其中微薄的一点都能救活大量百姓。”
张良收回玉珠,弹动指间。
“这样施以新力,国家运转会明显加快。”
他再次拿起玉珠在手心里抛掷,“这些钱财若用得其所,则国家将重焕生机。”
“便如同日出之时,蓬勃向上。”说完,他悄无声息将玉珠揣进衣袖。
这可是蓝宝石!这么大的一粒,晶莹剔透,最少能值好几千金吧。旁观的将闾瞪大双眼,简直不敢相信对方就这么揣走了。
秦政和公子羽沉思默想,神情庄重。将闾想提醒又不敢上前,只好焦急地朝对方打暗号示意归还。
张良淡淡一笑,别过脸去。
这般治国安邦的大计你也想不劳而获不成?
“先生,你的意思是朝廷、贵族应该多多开支,让更多人得到利益?” 公子羽沉思后说道。
“是的。” 张良回应,“商鞅变法皆围绕‘农战’两字展开。现在普通百姓只知农耕,很难改善生活。唯有军功爵制,但今非昔比。”
“曾经六国称我秦军为虎狼之师。”
“今日征战之地,北部辽阔沙漠,南部沼泽难行。军功价值上升,奖励却几乎不变。”
“同时,建国之初功臣后代坐享其成,锦衣玉食世代延续。人心难免产生不满,此为‘民怨’。”
秦始皇面带怒容:“助寡人建立天下的功勋不该嘉赏吗?战争时怎么不见他们出头露面?”
“陛下,人之所虑在于公平,这是人性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