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安带着皇后折玉儿完成了对折叔琮庄重的祭拜仪式后,神情肃穆且带着几分缅怀。
他深知折叔琮为大秦所立下的汗马功劳,而折玉儿作为折叔琮的女儿,此时的心情也颇为复杂,既有对父亲的思念,又带着即将见到家族亲人的一丝期待与忐忑。
嬴安轻轻握住折玉儿的手,感受到她指尖微微的颤抖,轻声安慰道:“皇后莫要紧张,朕陪你一同去见折氏族人。”
折玉儿微微点头,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抬起头,目光坚定,秀丽的脸庞上带着身为皇后的端庄与大气。
两人在一众侍从的簇拥下,朝着折叔琮家族的府邸走去。
折氏府邸依旧保持着往日的威严,高大的门墙、朱红的大门,彰显着这个家族的荣耀。当他们到达府邸前时,折氏族人早已得到消息,在族长的带领下,齐齐跪在府门前迎接秦皇与皇后。
折氏族长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他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皇后大驾光临,折氏一族蓬荜生辉。我等恭迎陛下、皇后。”
嬴安微微抬手,示意众人起身:“都起来吧。朕此次前来,一则是为了表达对镇南侯的敬意,二则也是想看望看望折氏族人。”
折玉儿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族人,眼眶微微泛红。她轻声说道:“各位族人,多年未见,玉儿甚是想念大家。”
折氏族长走上前来,眼中满是慈爱:“皇后娘娘,您如今贵为大秦皇后,折氏一族也跟着沾光。只是可惜将军他……”
说到此处,族长的声音有些哽咽。
嬴安拍了拍族长的肩膀,说道:“镇南侯为大秦战死沙场,他的功绩朕不会忘记,折氏一族为大秦所做的贡献,朕也会铭记于心。日后,若折氏有任何困难,尽管向朝廷开口。”
折氏族人听了嬴安的话,纷纷跪地叩谢:“陛下圣明,我等定当为大秦继续效力。”
折玉儿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转身对嬴安说道:“陛下,本宫想和族人们单独说说话。”
嬴安点了点头:“皇后自便,朕在一旁稍作歇息。”
说罢,嬴安便在侍从的引领下,到偏厅坐下。偏厅布置得典雅大方,墙上挂着几幅名家字画,案几上摆放着精美的茶具。
嬴安坐在椅上,目光透过窗户,看着折玉儿与族人交谈的身影,心中思绪万千。
折玉儿与族人们围坐在一起,她仔细打量着每一个族人的面容,试图从他们脸上找到父亲的影子。
一位年纪稍长的妇人走上前来,拉着折玉儿的手,泪水夺眶而出:“娘娘,您长得真像将军,看到您,就仿佛看到将军还在我们身边。”
折玉儿眼眶也红了,她轻轻拍着妇人的手:“婶婶,我也时常想念父亲。如今我虽贵为皇后,但心中对家族的牵挂从未减少。”
另一位年轻的族人说道:“娘娘,我们折氏一族能有您这样的皇后,是我们的骄傲。您在宫中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我们,我们定当竭尽全力。”
折玉儿微微一笑:“大家的心意我收下了。我只希望族人们都能平安顺遂,好好生活。日后若有机会,也为大秦多做些贡献。”
折氏族长清了清嗓子,说道:“娘娘放心,我们折氏一族向来忠勇。将军为大秦战死,我们更要继承他的遗志,不辜负陛下和娘娘的期望。”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在偏厅的嬴安,听着外面传来的欢声笑语,心中也感到一丝欣慰。这时,一位侍从走上前来,轻声说道:“陛下,折氏准备了酒宴,想请陛下和娘娘一同用餐。”
嬴安点了点头:“好,去请皇后过来。”
不一会儿,折玉儿在侍从的陪同下走进偏厅。她整理了一下衣装,微笑着对嬴安说道:“陛下,族人们盛情邀请,想与我们一同用餐。”
嬴安站起身来,牵起折玉儿的手:“既然如此,那朕便与皇后一同赴宴,也与折氏族人好好聚聚。”
两人携手走进宴会厅,厅内灯火辉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折氏族人分列两旁,举杯相迎。
折氏族长率先起身,端着酒杯说道:“陛下、皇后,今日能得二位亲临寒舍,实乃折氏之荣幸。我以这杯薄酒,敬陛下圣明,护我大秦江山稳固;敬皇后贤德,母仪天下。愿大秦千秋万代,繁荣昌盛。”
说罢,折氏族长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嬴安微微一笑,端起酒杯,说道:“折氏一族世代忠良,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朕敬各位,愿折氏一族继续为大秦添砖加瓦,荣耀永存。”
言罢,嬴安也将酒喝干。折玉儿也盈盈起身,柔声说道:“诸位族人,玉儿虽久居宫中,但时刻心系家族。今日能与大家相聚,实感欣喜。我也敬大家一杯,望族人们身体康健,阖家欢乐。”
折玉儿轻启红唇,将杯中酒缓缓饮下,那优雅的姿态引得族人们纷纷侧目赞叹。
宴会上,气氛热烈而融洽。折氏的年轻子弟们纷纷起身,向嬴安和折玉儿敬酒,表达对秦皇的忠诚和对皇后的敬意。
嬴安一一回应,鼓励他们要继承先辈的遗志,为大秦的发展贡献力量。折玉儿则亲切地询问着族人们的生活情况,对一些有困难的族人承诺会给予帮助。
一位年轻的折氏子弟,名叫折云,他鼓起勇气说道:“陛下,我自幼习武,渴望能像父亲和叔叔们一样,在战场上为大秦建功立业。恳请陛下能给我一个机会。”
嬴安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心中颇为赞赏,说道:“好,有志气!朕看你气宇轩昂,颇具英雄气概。日后你可到军中报道,朕会安排你合适的职位,望你能不负所望。”
折云听后,激动地跪地叩谢:“谢陛下恩典,折云定当竭尽全力,保家卫国。”
折氏的女眷们则围绕在折玉儿身边,七嘴八舌地说着家常。有的羡慕折玉儿成为了皇后,有的则关心她在宫中的生活。
折玉儿耐心地一一回应,还分享了一些宫中的趣事,引得女眷们阵阵欢笑。
宴会结束后,夜色已深。嬴安与折玉儿在折氏族人的恭送下,被引领至为他们准备的客房。
客房布置得温馨雅致,床铺柔软舒适,纱幔轻垂,烛火摇曳,映得室内一片暖黄。
折玉儿轻轻走到窗边,将窗户微微推开,让夜风吹进屋内,吹散了些许酒意。
她转过身,看着嬴安,眼中带着一丝疲惫却又满是温柔:“陛下,今日在折府,看到族人们如此热情,玉儿心中很是感动。”
嬴安走上前去,握住她的手,说道:“折氏一族向来忠勇,今日朕与他们相处,也感受到了他们对大秦的忠诚。折云那小子,朕看他颇具英雄气概,日后必能成为大秦的栋梁之才。”
折玉儿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陛下英明,云儿自幼便勤奋习武,心怀报国之志。能得陛下赏识,也是他的福气。”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缓缓走到床边坐下。嬴安伸手轻轻为折玉儿理了理鬓发,说道:“皇后,今日也累了,早些歇息吧。”
折玉儿脸颊微微泛红,轻声应道:“嗯,有陛下相伴,玉儿睡得也安心。”
两人宽衣解带,相拥着躺在床上。屋内的烛火渐渐熄灭,黑暗中,只听得见彼此均匀的呼吸声。
折玉儿将头靠在嬴安的胸膛上,感受着他强有力的心跳,很快便进入了梦乡。嬴安却久久无法入眠,他望着屋顶,思绪飘远。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纱幔洒在屋内。嬴安和折玉儿起身洗漱完毕,在折氏族人的再次恭送下,准备返回咸阳。
嬴安牵着折玉儿的手,登上马车。马车缓缓启动,折氏族人站在府门前,目送着他们离去。
在马车上,嬴安和折玉儿继续聊着天。折玉儿说道:“陛下,此次回咸阳,您又要忙碌起来了。”
嬴安长叹一口气,说道:“是啊,当皇帝,大不易呀!朕回到咸阳,要关注迁徙之事,这关乎着大秦的稳定和民心。还要把折将军奉入武庙,以表彰他的功绩,激励后人。另外,蜀军新将人选也需朕仔细斟酌,这关系到大秦西南的安危……”
折玉儿轻轻倚靠在嬴安的肩头,柔声说道:“陛下心系天下,事事亲力亲为,实乃大秦百姓之福。”
此时,马车外的景色不断掠过,微风透过车窗的缝隙,轻轻拂动着车内的纱幔。嬴安望着窗外,陷入了沉思……
折玉儿看着嬴安沉思的模样,心中满是心疼。她伸出手,轻轻握住嬴安的手:“陛下莫要太过忧心,凡事尽力而为便好。有陛下如此殚精竭虑,大秦定会越来越好。”
嬴安回握住她的手,微微一笑:“有皇后在朕身边,朕便有了许多宽慰。朕定会全力以赴,让大秦的江山更加稳固,百姓更加富足。”
数日后,马车已渐渐接近咸阳城。咸阳城墙上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城门口的守卫整齐排列,威严庄重。
嬴安透过车窗,看着熟悉的咸阳城,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