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贾府门前车水马龙,一片热闹景象。贾府的小厮们早早候在门口,只见远处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驶来,车停稳后,从里面走出了几位衣着不凡的客人,正是来自金陵的甑家人。
甑老太太与贾母曾是手帕之交,情谊深厚,虽此次甑老太太未能进京,但甑家人依旧遵循礼节,前来贾府拜访。贾府的婆子们急忙进去通报,不一会儿,便有丫鬟出来引着甑家人前往正厅。
贾母得知甑家人来了,脸上满是笑意,早早便在正厅等候。当甑家人走进正厅,双方一番寒暄问候,气氛十分融洽。就在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年轻公子,正是甑家的宝玉。贾母抬眼望去,瞬间愣住,眼中满是惊讶与稀罕。只见这甑宝玉与自家宝玉容貌竟有七八分相似,身形举止也颇为神似,仔细端详,如今的性子竟也同以前自家宝玉一般纯真烂漫。
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甑宝玉身上,皆是心中纳罕,窃窃私语起来。李纨轻扯了扯身旁探春的衣袖,小声说道:“你瞧瞧,这世间竟有如此相像之人,真是奇了。”探春也不禁点头,眼中满是好奇。
而相比于甑宝玉,甑家的甑明珠更是吸引了贾母的目光。只见她身着一袭月白色绣牡丹锦缎长裙,外披一件淡粉色的披风,眉眼如画,气质温婉。贾母看着眼前的甑明珠,心中暗自盘算起来。
如今贾宝玉已满十六岁,原本贾母想着等他及冠之后再议亲事,可如今宝玉已经入职翰林院,身份地位不同往昔,亲事也该尽早提上日程了。今日见了甑明珠,贾母越看越满意,她不论是样貌、才情还是家世,都与宝玉极为相配,心中不禁动了为两人牵线搭桥的心思。
只是,贾母的思绪很快又飘到了史湘云身上。原本,贾母是打算让史湘云嫁给宝玉的,她自幼便看着史湘云长大,对这孩子十分疼爱。可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虽说才情出众,性格爽朗,但嫁给宝玉后,确实无法在仕途经济上给宝玉带来任何助力。贾母为此一直犹豫不决,如今有了甑明珠,她的心更是动摇了。
想到此处,贾母微微叹了口气,心中暗道:“云丫头,对不住了,日后只能再给你寻一门好亲事,找个真心待你的人。”这一声叹息,包含着无奈与不舍,却也满是为家族长远考虑的权衡。
这边贾母正暗自思忖,那边王夫人也注意到了甑明珠。王夫人本就对宝玉的亲事极为上心,平日里便在京城的名门闺秀中暗暗留意。此时见了甑明珠,眼睛一亮,心中也是一番思量。她深知宝玉如今在翰林院任职,前途不可限量,若能娶一个家世相当的媳妇,对宝玉的仕途定会大有帮助。这甑明珠出身金陵望族,模样又生得标致,正是她心中理想的儿媳人选。
于是,王夫人满脸笑意地走上前去,拉住甑明珠的手,亲切地说道:“好孩子,快过来让我瞧瞧。这一路舟车劳顿,可累着了吧?”说着,便吩咐丫鬟:“快,去把我那新得的江南绸缎拿出来,给甑姑娘做几身新衣裳,姑娘家出门在外,可不能委屈了自己。”
甑明珠连忙道谢,声音清脆悦耳:“夫人太客气了,明珠此次前来,已是叨扰,怎敢再受如此厚礼。”王夫人却只是笑着摆手,拉着甑明珠在自己身旁坐下,又问起她的喜好、平日里都读些什么书,言语间尽是关切。
史湘云站在一旁,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原本正与几个姐妹有说有笑,可看到王夫人对甑明珠如此热情,笑容渐渐僵在了脸上。她心中明白,这是在为宝玉相看媳妇了。想到自己与宝玉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那些曾经一起在大观园里吟诗作对、嬉笑玩闹的日子仿佛还在眼前,可如今却似乎有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他们隔开。
史湘云的脸色渐渐变得有些苍白,她悄悄退到一旁,靠在一根柱子上,眼神有些空洞地望着前方。李纨眼尖,发现了史湘云的异样,她轻轻走过去,握住史湘云的手,轻声问道:“云丫头,你怎么了?脸色不太好,可是哪里不舒服?”
史湘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没事儿,大嫂子,许是这几日有些累了。”李纨却没有被她糊弄过去,她轻轻拍了拍史湘云的手,说道:“有什么心事,可别憋在心里,要是信得过我,就同我说说。”史湘云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只是摇了摇头。
这边,贾府已经开始准备宴席招待甑家人。王熙凤忙前忙后地指挥着丫鬟婆子们布置桌椅、摆放餐具,不一会儿,丰盛的菜肴便一道道端了上来。贾母坐在主位,笑着招呼大家入席。
席间,众人推杯换盏,气氛热烈。王夫人不停地给甑明珠夹菜,嘴里还念叨着:“这是我们府里的招牌菜,你尝尝,合不合口味。”甑明珠礼貌地回应着,举止得体。贾宝玉坐在一旁,看着这一切,似乎也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他的目光时不时地落在史湘云身上,却发现史湘云一直低着头,默默地吃着东西,很少说话。
贾探春坐在贾宝玉的对面,她心思细腻,自然也注意到了这微妙的气氛。她轻轻用手肘碰了碰身旁的迎春,小声说道:“你瞧,这府里怕是要有新变化了。”迎春微微一笑,轻声说道:“这也是常理,宝兄弟如今也该成家了,老太太和太太自然要为他好好打算。”
宴席结束后,众人又移至花园中散步消食。花园里的腊梅开得正艳,香气扑鼻。贾母与甑家的长辈们走在前面,一边欣赏着梅花,一边闲聊着家常。王夫人则拉着甑明珠,与她一同欣赏着园中美景,时不时地指点着介绍几句。
史湘云独自落在后面,她看着前面有说有笑的众人,心中满是落寞。她走到一处梅花树下,轻轻抚摸着枝头的花朵,心中暗自思忖:“难道我与宝玉终究是有缘无分?”正在这时,贾宝玉悄悄走了过来,他轻声说道:“云妹妹,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
史湘云转过身,看着贾宝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勉强笑道:“没什么,只是想一个人静一静。”贾宝玉看着史湘云的样子,心中有些担忧,他说道:“云妹妹,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若是有人欺负了你,你可一定要告诉我。”史湘云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人欺负我,只是我自己心里有些乱。”
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王夫人的声音:“宝玉,你在这儿呢,快过来,陪甑姑娘说说话。”贾宝玉无奈地看了史湘云一眼,说道:“云妹妹,我先过去了,等会儿再找你。”看着贾宝玉离去的背影,史湘云的眼眶渐渐湿润了。
回到房间后,史湘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在贾府的点点滴滴,想起与宝玉一起放风筝、一起偷吃胭脂的情景,心中满是苦涩。她知道,自己的身世比不上甑明珠,也明白贾府为宝玉的未来考虑,选择甑明珠是再合适不过的。可她还是忍不住难过,忍不住为这份可能无疾而终的感情感到伤心。
另一边,王夫人回到自己的房间,坐在梳妆台前,心中还在想着甑明珠。她对身边的丫鬟说道:“你瞧瞧,这甑姑娘,模样、才情、家世,哪一样不是顶尖的?要是能给宝玉做媳妇,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丫鬟笑着应和道:“是啊,夫人,这甑姑娘和宝二爷站在一起,那可真是一对璧人。”
王夫人点了点头,又说道:“明日,你去准备些厚礼,再挑几个伶俐的丫鬟,给甑姑娘送去。可不能怠慢了人家。”丫鬟领命而去。王夫人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已经看到了宝玉与甑明珠喜结连理的场景。
而贾母这边,也在与鸳鸯商量着。贾母说道:“你瞧这甑姑娘,是不是和宝玉很相配?”鸳鸯笑着说道:“老祖宗的眼光自然是没错的,这甑姑娘确实是个好姑娘。”贾母叹了口气,说道:“只是云丫头那边,我总觉得有些对不住她。”鸳鸯安慰道:“老太太也别太为难,这婚姻大事,讲究的是个门当户对,云姑娘以后也定会找到一个好归宿的。”
史湘云躺在床上,看着纱窗,贾母同王夫人的态度很明确了,贾家想要同甑家定亲,自己的想法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如今事情来了,自己也没法找人帮忙,两位叔叔全都在外,即使在京城,他们也不会为了自己求上贾府的,也许自己真的同爱哥哥有缘无分吧。
夜深了,史湘云一直睁着眼睛,渐渐的泪水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