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不是泰山封禅太折腾,还是李夫人的病逝对刘彻的心力影响太大,第二年,刘彻突然在鼎湖宫病得非常厉害,宫廷的御医已经完全束手无策了。
这时候,有人给病榻之上的刘彻推荐了一位上郡的巫医,据说能召唤仙人驱鬼治病,病痛的折磨已经让刘彻不再分辨对错是非,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先治好病,当即下令给霍光,让他速速请巫医来见自己。
巫医又是开坛,又是做法,折腾了一圈后,说已经联系上仙人,仙人给的指示是,让刘彻不必为眼下的疾病担忧,搬到甘泉宫就会好,而且之后会在甘泉宫接见刘彻。
听到这个讯息,哪里还敢耽搁,赶紧摆驾甘泉宫,不过说来也巧,刘彻住进了甘泉宫后,居然病痛真的减轻了,再过了些时日,直接痊愈了。大喜之下,下令在甘泉宫以最快的速度建设了神君寿宫,之后仙人就时不时来此和刘彻相会,而且每次来仙人还会带着随从。
不过,仙人以仙凡有别,从来不让刘彻看到自己的样貌,交流的时候全都隔着帷幕,只能听见声音,零零碎碎的消息也有少许传出来的,据说这声音和普通人也差不多,甚至还带着上郡的口音,或许这仙人本来就是从上郡飞升的吧。需要传递什么,都必须经过巫医代为执行,问起原因,还是那个仙凡有别的答案。这神君寿宫不仅装修极为奢华,觐见的规格甚至比朝堂都高,就连刘彻要和仙人对话的时候,都得先沐浴斋戒,获得仙人准许之后才能进去。刘彻将仙人说的话记下来,传给几位近臣一同参习,包括霍光在内都觉得这与一般人说的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没人敢真的说出这一结论,因为帝国的皇帝此时已经深信不疑。
自古上有所好,下必甚之,这一股巫蛊之风自此开始平地而起,现在好像只是影响到了刘彻一人,但是谁能想到,在不久的将来,这股风暴会肆虐整个长安城,甚至差点把帝国的未来也连根拔起,当然这是后话了,眼下,刘彻关注的还是泰山封禅的事情,得了仙人的准许,加上差点因为疾病被送到鬼门关,刘彻这一次真的急迫地想与地府决一死战,时间对于这位老人来说已经越来越宝贵。
和前两次一样,只要泰山封禅的队伍出发不久,长安城中就会莫名其妙地消失两个人,那个许久不出现的尚方管事就会回来主持大局,当然丁缓也只是来看看,顺便让弟子补上韩非和瘦老头的缺儿,其它的一概不变,这么几次下来,有些脑袋灵光的工匠,甚至开始怀疑,韩非和瘦老头是不是偷偷摸摸去参加泰山封禅的大礼去了,怎么皇帝一封禅,这二人就消失,太巧合了点吧。
他们不知道的是,让他们羡慕的泰山封禅大礼,对韩非和瘦老头来说,还不如此刻正经历的把酒言欢。
瘦老头此时又发挥出了自己说书的技能,不管看到没看到,都把神君寿宫中的闹剧描述的跌宕起伏又滑稽可笑,就连几人当中最理智的许负,都开始觉得瘦老头是不是真的亲眼所见了,就这样,大汉帝国中最绝密的人仙交流,在这几人的酒桌上,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笑话。
期间酆都大帝也派人来请韩非几人,说是以防万一有什么变故,不过韩非根本就没理,把控制自己的法门交给南华老仙这件事情,让韩非懒得和酆都大帝说任何多余的话。
不过这一次泰山封禅比之前两次结束的更快,因为就在大战没打成,大典举行到一半的时候,从长安传来了噩耗,阳信长公主和大将军卫青病逝,这个噩耗让本来还打算再次彰显大汉威仪的皇帝刘彻心气立刻泄了,命令霍光接下来的流程从简,草草结束之后,整个队伍没有丝毫的耽误,以最快的速度向长安城开拔。
在韩非和瘦老头准备离开,眼见通道已经打开,二人就要进入其中的时候,许负最后嘱咐了一句:“再这样下去,泰山之战是不是真的要统御地府已经不重要,刘彻的执念会把阳世捆上整个战车。”
韩非知道许负这句话背后的意思,为了这份执念,刘彻可能会极端到堵上整个大汉帝国,作为彭祖传人的韩非要不要决定出手干涉,这是需要提前思量的事情。
点了点头,韩非没有再说什么,就和瘦老头一起消失在了黑色的通道中。
阳信长公主,也被世人称为平阳公主,是刘彻的亲姐姐,对自己这个皇帝弟弟很是照顾,生前就喜欢给弟弟物色美人,包括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还有深得刘彻宠爱的李夫人,都是阳信长公主保的媒拉的纤,这让刘彻对这位姐姐也敬重至极,算是刘彻之下最为显贵的存在。
卫青,帝国双壁,一场漠北之战,不仅仅让匈奴悲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更是让帝国疆土之外的四夷,都知道了原来在遥远的东方,有这么一个战斗力强盛的国家,那个国家的名字叫大汉,那里的人叫汉人。
阳信长公主和卫青的葬礼隆重至极,安葬的地方也是在刘彻茂陵的旁边,按照礼法来说,这叫陪葬茂陵,算是死后最高的荣誉了,但是眼看着自己的陵寝周围已经越来越热闹,从前的老臣近亲都开始安眠,而自己却还在阳世苦苦挣扎,刘彻的心中第一次出现了一丝疲惫感……
不过事情并没有完,不久之后汾阴的一位巫师在魏国留下的后土堆旁发现了一只鼎,比一般鼎大得多,没有文字款识。突然出现巨鼎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了刘彻耳朵里,刘彻派人核实无误,就举行隆重的仪式,将鼎迎到甘泉宫,又随车驾一起向长安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