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上有个白沙县,白沙县有一座美女峰,美女峰下有一个红色景区,张平安他们在参观完了茶园后,就驱车欣然前往。
还没到景区,张平安他们就看到一条清粼粼的小溪,流过白沙县元门乡向民村,沿着这条绿溪走向神往已久的红色景区。
溪畔相隔不远便立一座雕塑,这是白沙起义打响“第一枪”的“枪雕”。还有一组英雄组雕,在青山翠竹的映衬下格外醒目。立在向民村村口的雕塑,赞颂海南孤岛奋战23年红旗不倒!
每一座雕塑,都在诉说一段感人至深的往事。沿着小溪边走到雕塑的尽头,就是红色景区——建在当年白沙起义“第一枪”发生地向民村旧址上的“白沙起义第一枪旧址纪念园”。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压迫,以王国兴、王玉锦为首的黎族首领等带领黎苗族人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白沙起义”。
原定起义时间为1943年8月17日,由于形势所迫,白沙一区的白沙、元门、牙叉等乡4000多黎苗族群众在当地首领的率领下于8月12日提前起义。起义军手持原始武器,向驻在向民村的国民党白沙县政府和驻在什空苗村的国民党白沙县中队同时发起攻击,打响了白沙起义“第一枪”,拉开了白沙起义的序幕。
白沙中队指挥唐德厚被歼,副指挥李尚宽被活捉后枪毙,驻扎在志道村的国民党昌江县流亡政府被驱逐出境。这一仗,毙敌20多名,缴获短枪1支、步枪11支。为了纪念白沙起义打响“第一枪”这段光辉历史,白沙县建造了这一纪念园,对于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弘扬琼崖革命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白沙起义的整个过程,波澜起伏,险象环生,起义军最终找到了共产党,并在党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为海南的解放事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建造在琼中县红毛镇的“白沙起义纪念园”则专门讲述。
第一枪纪念园内,“高举旗帜,永跟党走“的主题雕塑,头顶蓝天,背靠青山,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据介绍,这一主题雕塑,以莽茫大山为背景,通过5名不同人物各自肢体语言的穿插交错,表现了黎苗族同胞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刻骨仇恨以及当时战争场面的激烈高亢,艺术地阐明了起义军最终找到了救星共产党——黎苗族人民永远跟党走的主题。尤其是,雕塑高10.43米、宽8.12米(象征第一枪打响时间),竟然是用贵妃红花岗岩整石雕刻而成的,具有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感。
第一枪纪念园内还有陈列馆,馆里展出白沙起义的人物雕像和相关资料图片。
白沙起义领袖王国兴铜像。毛泽东主席说:中国少数民族自发起义,主动寻找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王国兴是代表性的一人。
硝烟虽已散去,沉闷如雷的牛角号依然响在耳畔,那些拿命拼搏的先辈的形象巍然屹立心中!
美女峰下,一个颇具白沙特色的茶园小镇必去打卡,观赏闻名遐迩的白沙绿茶的种植,再到“茶场二队”去品茗游览,那里也曾是广东知青的“第二故乡”。
茶园里,赫然立着本县名片:“花海茶乡 纯美白沙”。
左远方是一座水塔,点缀着茶园的景观。
阳光下,打着雨伞还戴着帽子的,是在辛勤劳作的茶农,正是她们用汗水和情怀浇灌出白沙绿茶的甘醇芳香,作为一道流动的风景,她们不亚于背后的茶园观景塔。
茶园,除了茶的清新气息,还飘荡着不知名山花的芬芳。如此木牌上书写的“花香茶谷”恰如其分。
一望无际的绿,井然有序的绿,浓得化不开的绿,茶园绿得让人舒心,让人感慨——哇,连风,连空气,也都是绿色的。
茶园小镇内,茶场二队,还有一座知青文化园,园里记录着当年知青的影像。
知青墙上,还保留着当年的标语清晰可见:“上山下乡,改天换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知青井,知青和茶场员工一起吃水用水的水井,如今不再使用,而给予保护起来了。
知青文化园展示的当地知青的概况。有3位豆蔻年华的知青永远地留在“第二故乡”了。
在此,吹着绿风,瞧着满眼绿色,沏一壶白沙绿茶,细品慢饮,且持一卷陶渊明诗文:“种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低吟浅唱,享受一份难能可贵的清静,便是不折不扣的活神仙。
在绿色的世界里,鲜花开得那样肆无忌惮,那样无所顾忌地艳丽着!
流水,红桥,修竹,茂林,还有躲藏苍翠竹林深处的农家乐,在这样一块区域,一切都顺理成章,景色宜人,让你不由不沉浸其中,不愿自拔。
赭红色的游览栈道,分隔溪边的草绿花红与茶叶种植的生机勃勃,直让人走了还走,瞧了又瞧,流连忘返。
恋恋不舍,返程三亚,车过鹦哥岭。鹦哥岭也曾是白沙起义坚持武装斗争的地方之一。
初见到鹦哥岭的山路十八弯,真是被它的美丽震撼了。山路蜿蜒起伏,仿佛一幅巨大的艺术画卷,盘旋在青山之间。开车在路上,每一弯都像是一幅画,让人感觉像是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
山路并不平坦,有时是陡峭的上坡,有时是盘旋的下坡,但每一段路程都充满了挑战与惊喜。穿行在盘山道路上,仿佛置身于一片未被打扰的山野,周围的景色时不时地露出面纱,让人沉浸在自然的美妙中。
途中,抬头望去,青山叠翠,白云悠悠。蓝天与青山相融,呈现出一幅宏伟的自然画卷。远处的群山云雾缭绕,近处的花草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一切宛如一幅令人陶醉的山水画,每一帧都值得凝视。
行至山路十八弯的某个拐角,张平安他们意外地遇到了一支酷炫的骑行摩托车队。队伍整齐有序,摩托车发出独特的轰鸣声,与山间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队员们身着骑行装备,沐浴在阳光下,一股勇敢而奔放的气息扑面而来。他们在弯弯的山路上飞驰而过,摩托车的尾流带起一片风起云涌的氛围。一时间,整个山林仿佛沸腾了起来,这支骑行队伍成为了山间的一抹亮丽风景线,给整个旅程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