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娘确实聪明。”
提到姜思,王姮语气略复杂:“陆珏随征西大军回朝,数次参加宴集,在宴集上见到了四娘。”
“阿娘知道的,我曾经与陆珏有过来往,若非陆珏忽的前往西北边城,我可能会跟陆珏议定婚事。”
提及曾经被自己列为备选的男子,王姮丝毫没有扭捏。
她只是压低声音,只用母女俩才能听到的音量说道:“陆珏身为长公主之子,圣人最宠爱的外甥,此次更是在边城立下战功,绝对算得上新一代小郎君中的佼佼者。”
“诸多京中权贵,都把这位陆将军当做极好的东床人选。”
“而陆珏,因着当年的些许机缘,与四娘十分亲近。”
王姮没有直说姜思的容貌,但她与姜贵妃都明白。
陆珏会在众贵女中,独独青睐姜思,就是有移情的作用。
他把姜思当成了王姮的替身。
当年,他为了上战场,错失了与王姮的姻缘。
如今,凯旋归来,他便想弥补遗憾。
王、楼联姻,不可更改,索性就弄个替身。
姜家根基浅薄,但姜贵妃宠冠后宫啊。
且,依着陆珏的身份,也不好再娶个出身高贵、门庭显赫的新妇。
未来的日子里,他还想继续领兵打仗、驰骋疆场呢。
权势太盛、根基太深,很容易引得君王忌惮。
诚然,现在的圣人是他嫡亲的舅父,是一手把他养大的长辈。
但,事关皇权,嫡亲父子都能反目,更何况是区区舅甥?
尤其是陆珏的生母晋城长公主还在,她身为大虞战功彪炳的铁娘子,在军中本就极有声望。
背靠这样的阿母,有圣人的恩宠,自身又优秀,假以时日,定能成为大虞朝手握重兵的大将军。
圣人不惧怕功高盖主,太子亦不怕。
可圣人已经快五十岁了,太子也患有心疾,未来如何,还真不好说!
陆珏若是能够长远考虑,就需得谨慎对待自己的婚事。
娶个门第一般,却极合心意的女子,于他而言,利大于弊。
姜思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陆珏在婚恋市场上的价值,就更不必说。
家世、容貌、仕途、圣宠……无一不是最好的。
依着姜思的条件,能够嫁给这样的郎君,绝对是她的幸运。
“……四娘却没有选择陆将军!”
王姮语气里带着一丝惊讶与叹息,“四娘果然清醒。没有被外在的花团锦簇所迷惑。”
“她找到了自我,并坚守住了自己的内心。”
“四娘不愿做旁人的替身,她只想做姜四娘。”
能够抵挡住诱惑,理智且清醒的做出选择,王姮必须因此而感到骄傲:
两三年的调教,她没有白费!
姜贵妃挑眉:“四娘没有选择陆珏?”
王姮轻轻点头,“嗯,尉迟家的七郎,爱慕四娘,他已经禀明了父母,并得到了家中长辈的同意。”
“尉迟大将军的嫡幼子?”
姜贵妃作为圣人最宠爱的女人,跟随圣人十几年,自是知道他的心腹。
尉迟明德便是最早追随圣人的人之一,亦是圣人最得力的心腹爱将。
之前征伐突厥的征西大军,就是由尉迟明德担任行军大总管。
他对圣人忠心耿耿,十几年追随,立下了赫赫战功。
玄武门兵谏时,尉迟明德是两大先锋,他直接率兵冲进了太极宫,“劝谏”上皇写下立太子诏书,随后亲自护送上皇入大明宫。
圣人登基后,论功行赏,册封尉迟明德为开国郡公。
尉迟明德得封辅国公后,也没有失了兵权,依然领着数万大军。
尉迟明德既是北境老牌贵族,亦是新朝的栋梁,因着他,尉迟家风光显赫、富贵锦绣。
这样的门第,哪怕只是个不继承家业的嫡幼子,也是极好的人选。
姜贵妃眼底闪过一抹满意,不过,她也不是为了家族利益而忽略亲人的人。
她轻声问道:“四娘呢?可心仪尉迟七郎?”
“嗯,自是喜欢的!”
王姮再次点头,“这件事,是四娘主动跟我说的。她愿嫁去辅国公府!”
国公府的贵公子,年龄相仿,容貌出众,还一心一意的爱慕于她,就算姜思没有那么的爱,也会出于诸多考虑而做出选择。
王姮没有把话说的太透,聪慧的姜贵妃却听明白了。
姜贵妃沉吟片刻,说道:“既是要嫁入辅国公府,四娘也当有个体面的身份。”
“这样吧,我会请圣人下旨,给四娘一个诰封。”
到底是娘家的亲侄女,又被女儿调教出来,还顺利联姻尉迟氏,完全值得让姜贵妃出手。
姜贵妃可是后宫第一宠妃,她一人得道,本就该兴盛整个姜氏一族。
姜贵妃也不是张狂的要给侄子高官厚禄,给侄女超规格的诰封,只是为了成亲时体面些,给个不高不低的封赏,圣人自不必说,就是前朝的御史,都不会弹劾。
“我代四娘谢圣人恩典,谢阿娘疼惜!”
王姮闻言,喜上眉梢。
她赶忙站起身,盈盈下拜,代替姜思行了跪谢大礼。
“起来吧!你这孩子,又不是外人,哪里来的这些虚礼?”
姜贵妃笑骂了女儿一句,见王姮起身,回到座位,才又说道:“姜思的婚事定了,你呢?婚期定了没有?”
“我可是听说含章这些日子总往钦天监跑,是不是已经选定好了吉日?”
相较于隔了一层的便宜侄女儿,姜贵妃还是更看重自己的亲生女儿。
且,女儿要嫁的人,可是楼彧楼含章。
圣人、太子,一对至尊父子都十分宠信于他。
现在楼彧没有位居高位,不是不受宠,恰恰是圣人、太子的看重。
他们都是真心为楼彧考虑,不愿他锋芒过露,更不想揠苗助长。
有圣宠,有能力,未来几年、几十年,楼彧终将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之首。
姜贵妃没有儿子之前,还不会太多的关注这些。
她一介宠妃,只需哄好圣人即可。
但,如今,她有了儿子,姜贵妃所思所求也就多了。
姜贵妃倒不是妄图染指皇位,东宫何其稳固,姜贵妃当然知道,她绝不会生出不该有的野心。
她只是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够有个好的封地,能够得到龙椅上坐着的君王的宠信,做个逍遥自在的富贵王爷。
而这,不只是要看圣人的意思,更要有朝中重臣的帮扶。
很多时候,哪怕是天潢贵胄,都远不如朝堂权臣更得君心、更有权势呢。
她的皇儿运气就不错,未来姊夫就是未来权臣。
待他长大,有尊贵的皇家血脉,又有权臣姊夫的帮扶,日子定不会过得太差。
所以,跟王姮的“心有顾忌”不同,姜贵妃非常满意、并无比坚持的要把女儿嫁给楼彧!
“阿娘就不要打趣女儿了!阿兄确实在选定婚期,初步拟定三月,具体的吉日,还未定下。”
王姮如实回禀着,提到具体吉日的时候,眼底飞快的闪过一抹无奈。
她敢打赌,依着阿兄的性子,他定会在钦天监选定的吉日中,挑选最近的日子。
“那就让钦天监尽快选定,其实,婚事早已定下,早一日、晚一日,并无太大的区别。”
说到这里,姜贵妃定定地看着王姮。
这孩子长着一副乖巧、甜糯的模样,实则心有反骨。
她跟楼彧的各种作妖,姜贵妃身在宫中,亦有所耳闻。
“也就是从小的情分,含章爱她、惜她,这才百般纵容!”
“但凡换个人,都不会容许她如此顽皮、胡闹!”
姜贵妃不止一次对圣人这般抱怨着。
她总在圣人面前“嫌弃”亲闺女,可不是上眼药,而是提前帮女儿辩驳,并努力为女儿刷存在感。
女儿这个琅琊公主,本就是假的,没有血缘关系,那就要多多的提及她,省的被圣人遗忘。
在京城,圣人的恩宠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圣人记挂,就算是假公主亦能成为京中最璀璨的明珠。
姜贵妃是把圣人当成夫君的,是以,平日里与圣人相处,总会说些家长里短、养儿育女的琐事。
圣人本就喜欢姜贵妃,做了皇帝后,高处不胜寒,也分外珍惜姜贵妃的“初心不变”。
圣人对李皇后,除了夫妻之情,还有对于姐姐的尊敬,以及合作伙伴的看重。
但,与姜贵妃相处,则是更为纯粹的男女之情。
两人又有着十几年的感情,如今相处起来,竟也有几分老夫老妻的味道。
对于“老妻”总挂在嘴边的王姮,圣人难免会生出亲近之意,即便两三年没见,却也没有丝毫的生疏。
因为王姮的所有糗事,她对楼彧的所有作妖,圣人都知道!
王姮:……所以,阿母,我也是您与圣人夫妻pLAY中的一环?
王姮的小吐槽,姜贵妃听不到,就算知道了,她也不在意:这孩子,就是这般顽皮。
“你呀,不能总仗着含章心悦于你就任性。既然答应了婚事,又出了孝,那就好好的待含章。”
夫妻亦是需要经营的,哪怕感情深厚,也不能只消耗、不培养。
姜贵妃在为妻一道上颇有心得,否则,真当她十几年盛宠不衰,靠得只是一副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