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微微颔首,走出了病房。
院子里,王果子身边儿站着一个年迈苍苍的读书人。
王果子是王豆子的家人,这小子年轻,头脑灵活,目前管理者三百多乡卫,进步很大。
随着投奔的人手越来越多,王果子平日里负责的事务也不少,诸如训练的事情也要经常操持。
不过这小家伙做得不错,成绩也是有目共睹,李平安对他很是满意。
“明公,在您投靠咱们的刘忱是回头山附近的。”王果子指了指,“刘忱之前是回头山附近的读书人,耕读传家,对附近的情况比较熟悉。”
“见过明公。”刘忱很是有眼力地上前拜见了李平安。
李平安对他微微颔首,“刘先生,麻烦您跟我说一说回头山附近的情况。”
“回头山?那边儿能有什么情况?”刘忱有些疑惑地看向李平安,“那边儿貌似没有多少人吧,这几年干旱的厉害,庄稼都不涨,今年还发生了火灾,大山都烧光了。”
“嗯,有一支友军被困此地,我要带人去营救。”李平安说道,“再出发之前,我要知道那边儿的具体情况,山有多高,山的范围有多大,有没有近路之类的。”
“要去那边儿打仗?”
刘忱一听,眼珠子红了。
虽然生活所迫,他背井离乡来到了七里堡,但是说实话,他对那边儿还是有感情的。
他知道,战争会导致大量的乡亲们流离失所。
“刘先生,您说话啊,刺史大人还等着呢。”一边儿的王果子推了推他。
“哦哦!”刘忱回过神来,不敢犹豫,连忙说道,“启禀明公,这回头山之前山上郁郁葱葱,树木很多,但是后来一场大火,便什么都没有了。”
“山倒是不算大,高不足二百步,能够上山下山的道路挺多,但是主要的山道,只有两条,其余都是小路,崎岖难行。”
“山上可有水源?”李平安问道。
“有,山上有一条小溪,但是这些年干旱的厉害,若是给大量的军人饮用,山溪的水绝对不够用,”刘忱摇头道,“明公,您要是去那边儿打仗,可以带着我,我对那边儿的道路很熟悉。”
李平安缓缓点头,然后问道,“刘先生,你可有功名?”
“学生有秀才的功名,”刘忱颔首说道,“不过我精通算术,文章做的不行,科举一直没有进展,兼之年纪大了,也不愿意去县衙做个小吏,跟那些肮脏之人同流合污。后来赶上闹灾,当地生活不易,便投奔到了七里堡。”
“我也曾经去独孤杰大人那里应试过几次,但是年纪大了,行动迟缓,一直没有成功。”
“你好好表现,此次若是立功,我提拔你。”李平安说道。
“明公,您放心,学生一定竭尽所能。”刘忱恭敬行礼道。
现在谁不知道,给七里堡做事,月前高,还有各种奖励。
有的时候,刺史大人一次赏赐,就能赶上外面的官员,一年的俸禄。
千里迢迢前来投奔,结果没有谋个一官半职,整天靠给人家孩子们教书为业,让刘忱这颗躁动的心,一直很抑郁。
“你从你们那儿来到七里堡,走的是官道吗?”王豆子开口问道。
“对,走官道好走一些,而且学生还观察了山川形势。”刘忱点点头说道,“小路确实有,但是不好走,坑坑洼洼,而且还要翻不少山头。”
“你竟然会看山川形势?”王豆子惊讶道,他的第一反应此人很有可能是细作,但是仔细一想,能够入驻七里堡的读书人,都是经过严苛的身份核查的,起码要几代人身份清白,便没有发作。
“研究过,读书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刘忱说道。
一边儿的李平安没明白王豆子为什么这么问,但是没有打断。
“那你知道在什么地方埋伏更合适吗?”王豆子问道。
“当然,学生这山川形势不是白看的,盘蛇岭特别适合埋伏大军。”刘忱说道。
“你来跟我详细说一说,从七里堡到回头山的路况。”王豆子示意看了李平安一眼,李平安点点头,二人便走了下去。
王豆子到了营房,又叫来崔九郎等人,对着舆图议论起来。
没过多久,李亮开始召集兵马。
如今李平安手下兵马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管理,这些人按照大康的方法,进行了分配。
每一千人,设置折冲都尉一人,左右都尉各一人,统帅一府的兵马。
每个府下设三个团,每个团三百余人,团有校尉以及旅帅。
每个团又有六个以及以上的队,五十人为一队,队友队正、队副。
十人为一火,有火长。
目前七里堡有三个府,最高指挥官自然是李平安,王豆子、李亮、赵老蔫分别为三个正牌儿都尉,当然这不属于朝廷编制,饷银都是李平安自己发。
李平安的两个大哥,属于没有正式职务,但是随时可以拿着李平安的命令,接管任何一支部队。
李亮拿了军队,召集兵马,所有人立刻行动起来。
此次行动,一口气调动了一个府加一个团的兵马。
约一千三百余人。
因为是急行军,军中所有的骡子、驴全都调动起来,用来骑乘和运输物资。
就在李平安他们在调动军队的时候,大嫂和二嫂搀扶着老太太来了。
李平安领着大哥、二哥对手下说道,“你们先走,我们后至。”
“好!”李亮等人,毫不犹豫地带队离开。
“儿啊,你们兄弟三人这是做什么去?”老太太气喘吁吁的说道,“这才太平多久,怎么又要出去打仗?”
大嫂、二嫂没有说话,但也是一脸不舍的看着他们的夫君。
卡拉姆身上背着行礼,眼睛一眨一眨,似乎在跟李平安说,“主人,我现在已经把活交给手下了,我能陪伴您出征了。”
“娘,尉迟常在外面出事儿了,他跟我交情不浅,而且跟咱们家是联盟关系,我必须去救他。”李平安解释道。
不论从尉迟常维护定南州安全方面,还是双方之间的联盟关系,乃至更为重要是双方之间的友谊,李平安是肯定要去营救的。
“我知道尉迟常将军对于咱们定南州的重要性,也知道你们之间的感情。”老太太说道,“可是他那么厉害的人物,都让人家包围了,你去有什么用?”
“还兄弟三个人一起去,万一有个好歹,咱们家岂不是要塌了天?”
老太太死活不愿意三个儿子一起出征。
“娘,您也知道敌人强悍,我们兄弟二人,怎么能看着老三自己去?”李虎开口道。
“混账!什么叫让老三自己去?”老太太对老大、老二没有好脸色,直接呵斥道,“为什么不是你们两个去,让老三在家里孝顺我?”
“娘,我们没这么大本事啊!”李啸直言道,“之前我们也领兵,不总是打败仗。”
李平安也上前说道,“娘,我会很小心的,您在家好好歇着,等孩儿胜利归来的消息。”
“行了,大军开拔都走了很远了,我们再不出发,反而会有危险。”
李平安跟大哥、二哥给老太太磕了头,又朝着躲在远处,不愿意出来的老爷子,磕了一个,转身翻身上马离去,去追前方的队伍。
待儿子们走后,老爷子手里牵着家里的小女娃,眼珠里也都是泪水。
这世道越来越乱,儿子本事越来越大,他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
平日里盼着儿孙有出息,可真的儿孙有出息了,他心里又难受,担惊受怕。
可他是一家之主,怎么能表现出任何胆怯和不舍的心思来呢。
李平安等人的行进速度非常快,很快便超越了大部队,领着约莫三十余人,大幅度领先于主力部队。
傍晚时分,李平安他们抵达了第一个跟七里堡关系不错的僚人部落。
这个部落叫做青蛇部落,部落的图腾是一条大蛇。
贼人很多,号称好几万人,他们这点人过去,无异于以卵击石,而朝廷的兵马,又不可能为了尉迟常轻易的调动,毕竟宇文亮是个出了名的怂货。
所以李平安选择自己寻找援兵,首先他出发前,给每个县送送去了信,让他们派人手过来,等到李平安拜访僚人不落之前,各县的队伍已经在路上了,会逐渐跟李平安会和。
这个青蛇部落的人很多,有约莫一万七八千人,青壮战斗力也很多,有三千多人。
青蛇部落平日里跟李平安关系很不错,因为他们部落也养蛇,李平安便跟他们分享了很多技术,还帮他们对外出售毒蛇,以及帮他们购买物资,还有很多僚人雇佣兵,也是从他们这里租赁的。
所以他们见到李平安之后,没有丝毫犹豫,当天晚上开始召集人手。
同时还通知了几个相熟的部落,愿意垫付粮草,随军出征。
翌日,李平安便新增了两千五百多名僚人,随军而行。
不过人越多,队伍行进的速度也就越慢,他们跟李平安他们骑着马赶路是不一样的。
对此,李平安也没有很好的办法,除了腾出一部分驴车来,让他们跟着换乘之外,也没有其他可做的。
不过李平安很感激他们的帮助,主动让李云分了些精粮给他们。
僚人不落很是感激。
当然,僚人能吃苦,善战,还能勉强跟着李平安他们的队伍。
但是各县追过来的兵马就差劲儿太多了,他们本身就是官府的差役,团练,战斗力差,平时伙食也一般,行军速度很慢,经常要李平安他们修整,等一等他们,不然就有人会掉队。
走到盘蛇领附近,王豆子果断找到李平安,跟李平安商议,扎营之事。
一边儿的李亮等人很是不解,“王叔,现在距离天黑还早,为何这么快就扎营?这里不是说最适合埋伏大军么?既然没有,就证明道路比较安全,咱们可以加速前进了。”
王豆子摇头道,“越是靠近前面,越是要谨慎,等到天色真的晚了,再扎营,士兵休息不过来,也容易被夜袭。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在此扎营,同时派出先锋部队,扫荡前方的路线,有问题及时后撤,以免全军遇到麻烦。”
李平安深以为然。
李亮虽然着急立功,也耐着性子,招呼手下扎营。
队伍开始扎营,李平安便带着几名乡卫钻入山林之中,仔细观察周围的情况。
等到回来,发现王豆子正在营帐内,跟刘忱等人在舆图上计算数据。
李平安问道,“算出什么来了?”
王豆子回应道,“启禀明公,我们虽然在竭力赶路,但是恐怕还要有一日多的时间,才能抵达回头山。”
“然后也不知道几日才能破敌,不知道尉迟将军还能坚持多久。”
李平安微微颔首道,“是啊,越往后的日子越难熬,要是老天爷赏脸,下一场雨,或许能缓解尉迟常的难处。”
“对了,先锋部队派出去多久了,他们现在大概在什么位置?”
王豆子指了指舆图的位置,“大概抵达断头山了。”
断头山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地形颇为险峻,一边儿大山像是人的冀北,而另外一处山地像是被砍掉的了人头,所以取名为断头山。
不过因为此地颇为险峻,有朝廷的守拙军驻扎,并且对周边儿的树木进行了大规模的砍伐,道路非常宽阔,反而是比较安全的地方。
但今天的情况比较特殊,这支守拙军里面人声鼎沸,可是守拙军外面的道路两旁,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挖了两条地道,地道内藏着密密麻麻的贼人。
其中一人当初从七里堡逃脱的阮将军等人。
一个南越兵丁,顺着地道跑到了阮将军近前,禀告道,“启禀将军,李平安的队伍,在盘蛇岭驻扎了。”
“嘿,真邪性哎,这李平安最危险的盘蛇岭敢驻扎,反而最安全的断头山不敢靠近一步?这他娘的是什么道路?”
阮将军烦躁,扭头看向不远处的一位年轻汉人将领,“齐都尉,你赶紧安排你的手下给我们送饭过来,大战怕是要明天了。”
“阮将军,不是我质疑你们,李平安现在手下聚集了大概六千多人,而且还有很多不怕死的僚人,就咱们这点人,能成么?”这位齐都尉担忧地说道。
“咱们来之前,军师就已经料到了李平安会到处求援兵,所以咱们也有援军,看到不远处那支守拙军大营了,里面三千余人,关键时刻会打李平安一个措手不及。”
“还有,咱们现在武器很充沛,你们汉人的世家,竟然连床弩这种宝贝都给了我们,你说咱们怎么输?”
说着,他指了指不远处上百架床子弩,一脸的得意。
那齐都尉看了看那些南越蛮子士兵,看着不少人穿着汉式战甲,也是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心中暗道,“确实,这群蛮子都武装成这个样子,我们怎么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