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龙汽车首天的运营情况和盈利情况,以及发生意外等等,乘客的反应,市民的热议等等的情况,罗慧玲都详尽的汇报给洛羽尘知道。
不出洛羽尘的意料。
因为开小巴的司机绝大部分都是新手,即便有七天的时间让他们没日没夜的练车,也空车上过路,但怎么也比不上老司机,
有些新手司机紧张之下,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有四十几起小磕小碰的情况,然后又有十几起车祸的发生。
所幸的是,车祸的情况都不算严重,皆因这些新手司机保持着车速,并没有像老司机一样在某些路段狂飙,所以车祸还算在可控范围之内,司机和乘客都没有受伤。
这些问题,罗慧玲早就注意到了,所以早就提前成立了专业的救援队伍,以及处理突发事故的小队。
再者就是深水埗始终都是龙门的地盘,沿途的线路上,都有专人照应着。
有人不明真相,以为开小巴的仅仅只是一个普通人,便想讹诈钱财,狮子大开口,殊不知,在车祸发生不到一分钟内,十数人到达现场的气势,把这些别有用心之徒吓得够呛,最后自然是息事宁人,不敢再叽歪。
至于那些有跟其它车子小磕小碰的,对方如果是很好说话的,龙门的人也不会出现,马上赔钱了事。
但如果对方叽叽歪歪,存心闹事的,自有人去收拾他。
至于那些只是剐蹭到墙壁,栏杆等等地方的车子,只要不是影响外观的,报上之后,一律暂时不处理,继续运营。
还真别说,在赶鸭子上架的情况下,不少新手司机第一天就快速熟练路线和快慢匀速的技巧,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了许多。
在处理突发事故,维护自家兄弟,安抚乘客等等的这个过程中,阿渣所出的力,可谓劳苦功高。
若不是他指挥得当,在各条线路必经之地,还有上下车的落脚点,沿途布控,也不会将事情处理得如此干脆利落,压根不用劳烦到差人过来。
乘客的反应,罗慧玲也派了专人去调查。
对于乘坐新手司机的体验,很多乘客自然说不上好,但大部份没出意外的,只不过是反应慢了一点,有些担心和紧张之外,便没有太多的怨言。
至于那些十分的倒霉的,乘坐了发生意外的乘客,吓个半死就是必然的了,咒骂、埋怨等等的情绪,也几乎贯穿了前半程。
对于这些乘客,罗慧玲也设置了相应的处理方案。
送赠每人十张免费坐全程的乘车券,专人解释安抚等等一系列的措施,也将这些突发情况应付了过来。
普通人,都是贪小便宜的。
能坐小巴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都是普通人。
十张能坐全程的免费乘车券,足以让他们消除了大部分的心头恼火,认为自己得到了重视,收获了天大的好处。
十次乘车券,都足以让他们省下了好几十块。
所以说,对于很多事来说,没有什么是钱摆不平的,如果有,那就钱还没到位。
当然,也有个别不想要这些免费的乘车券,骂骂咧咧不停,脾气火爆的人。
这些人,自然是中年大妈和中年大叔。
对付这些人,自然就不用客气了。
恐吓威胁一下,足以摆平这些还想得寸进尺的市井之徒。
总体来说,乘客的评价是中等左右。
这是综合了那些老司机,平衡掉之后的大致评价。
如果只是针对新手司机的评价,无疑是不合格的。
但世上本没有老司机,只因为驾驶经验上来了,所以才成为了老司机。
对于新手司机而言,他们所缺乏的,只是日积月累的经验而已。
开车嘛,无论是开小车,还是开小巴,其实只要胆大心细,稳重一点,自然能很快掌握其中的诀窍。
至于市民的评价和反映的调查情况,也属于理想的状态。
整个深水埗的小巴停顿了足有两天之久,必须要乘坐小巴的市民,早就怨声载道了。
区内的小巴一停,绝大部分市民的这两天出行费用,简直是节节上升...
如今腾龙小巴一出,哪怕是新的小巴,他们不熟悉,但只要便宜,一切都好说。
普通市民,就是如此知足。
然后乘坐的体验嘛,坐那些老司机车的乘客,还是觉得一切如旧,甚至分不出跟以前有什么区别,可能无非就是小巴的名字换了而已。
但坐了那些新手司机,尤其是发生意外和车祸的乘客,那就悲催了。
只不过再悲催,在无数手段的覆盖下,也足以消弭了他们的怨言。
心有余悸到后怕万分,发誓再次再也不坐这见鬼小巴的人,还是占极少数的。
总体来说,市民的反应,都属于理想的状态。
相信经过第一天的运营过后,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腾龙小巴的讨论热度,会上升好些个台阶。
那些尚未知道区内小巴重新运营的人,也必然会收到消息。
盈利情况,是重头戏之中的重头戏。
深水埗的小巴路线,足有一百条之多,比原有的路线,扩展了足有十余条之多,基本覆盖了整个深水步的主要区域和不算偏僻到只有零丁几户人所住的郊区。
小巴的车费,是按段收费的。
有些人可能要坐到终点站,比较长的一条线,就需要15块。
但只坐一个座的话,则只需两块。
第一天载客和运营情况,有一些车是没有坐满的,尤其是稍微偏僻一些的路线,有些班次,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乘客。
而市区内的班次,则在某些路段里,几乎是座无虚席。
在这样拉平之下,营销额也达到了一百五十多万。
刨除了司机的人工,维护车辆,油费和保险,饭餐补助,终点站和起始站的电费水费,茶水等等的全部开销后,纯利润,竟然有接近五十万之多。
别忘了,这仅仅只是拉平之下的情况,并不是大部份满员乘客的盈利情况。
也就是说,这个销售额,还能继续增加。
就算按照一天五十万的纯利润来算,一个月,大致也有一千五百万左右的净利润。
当然,这个净利润,还还扣除司机的奖金,提成等等的方面,以及必要的维护费用,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
但即便再怎么抠,一个月下来,一千五百万以上的纯利润,是怎么也逃不掉的。
一个月净利润一千五百万?!
罗慧玲压根无法想象这个恐怖的天文数字。
换作她以前,五万对于她来说,都已经是不得了的数目了。
想不到有一天,她竟然在做着几千万上亿级别的大生意!
这一切,都多亏了碰到洛羽尘这个贵人!
洛羽尘对于这个数目并不意外。
甚至严苛一点来说,他并不很满意。
一百条线路,两千多辆车,一天的盈利才五十万左右,压根不符合他的预算。
不过想到这才是开业第一天,腾龙小巴的口碑和市民的熟悉度还没真正形成,这也是情有可原的理由,洛羽尘便又释怀了一点。
聊了一会后,洛羽尘鼓励罗慧玲,给予她高度的赞扬,在她喜滋滋之下,结束了汇报工作。
此时,他已经行驶到湾仔了。
凌晨时分。
湾仔的大部分街道,还有不少人。
“洛羽尘,不如去吃宵夜吧,湾仔有几间大排档很不错……”
中村惠香提议道。
今村清子爬了一下山,也觉得有些饿了,便一起附和.
夏季,这个慢慢昼越长、夜越短的季节,热爱夜宵的人,总是特别喜欢在大排档里推杯换盏。
纵使现在已经十月底了,但本土的温度,依旧还是那么高。
虽然总体上比七月、八月要来得稍稍凉快些,但短袖,才是最合适的穿着。
哪怕现在这个九十年代末,全球升温没那么恐怖,却也无法改变本土几乎没有多少天秋天的状况。
秋天,对于本土来说,确实是个奢侈的节气。
接近十一月。
天气还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
热!
所以,昼长夜短之下,宵夜就成了许多人必不可少的一项娱乐节目。
上至权贵富豪,下至普通百姓,乃至于社团帮派的人,都很喜欢吃宵夜。
当然,各种阶层的人吃宵夜的方式和地点可能有所不一样。
权贵富豪吃宵夜的地方,可能得在有空调的高档地方,又或者是直接外卖到家,亦或是在私人定制的私厨这些平常人绝对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大排档宵夜,才是符合他们饮食习惯和消费水平的最佳地点。
帮派和社团的人,更加不用说。
宵夜几乎是他们必备的其中一项节目。
喝得七分醉之时,大排档一坐,点几个锅气十足的小炒,配一瓶小啤酒,垫垫五腑庙,实在是再惬意不过。
又或者,喝碗热气腾腾的生滚粥,暖暖胃,压一压酒意,更是一绝。
酒意在热力十足的天气和热粥之下,至少都得散了一两成。
关键是,回去休息之时,一般不会再想吐,第二天的胃和头也会舒服得多。
所以,越是经济繁荣的区域,宵夜档就越是琳琅满目,数之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