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十九章 村里开始量路了
“阿公、阿嫲,我来咯,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好东西。”
俩人才刚走到郑家老宅的大门口,郑江南 就扯着嗓子大声的吆喝了起来。
至于礼不礼貌,郑江南不考虑。
没办法,谁让咱受爷爷奶奶的宠爱呢,就是这么任性!
听到郑江南传来的声音,正在屋里头纳鞋底的奶奶,连忙放下了手里的针线盒,
高兴的站了起来招呼道:“我阿孙来啦,快快快进来,外面太热了,阿嫲给你倒凉茶,
这凉茶是我自己去田边拔的折耳根熬的,最是清凉了。”
郑奶奶倒了一杯凉茶,转身的时候才发现跟在郑江南后面的黄永贵,
连忙把手里那杯原本要给郑江南的凉茶,递给了黄永贵,
“呀,阿孙你带客人来啦?快快快,阿弟来喝茶。”
郑奶奶的语气显得十分的亲切。
郑江南把虎骨酒放到八仙桌底下,朝着奶奶点了点头说道:“嗯呐,这是开大车的黄永贵师傅,古夏人。”
黄永贵连忙上前一步,接过郑奶奶倒的茶:“谢谢大娘,您身子可还行?”
奶奶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和蔼的说道:“好,好着呢,黄师傅你快请坐。”
奶奶另外给郑江南倒了一杯凉茶:“阿孙,你也坐。”
俩人坐了下来,郑江南环视了一圈,问道:“阿嫲,家里怎么就你一个人?”
奶奶从房间里抓了一些糖果和花生出来,摆在桌子上,示意黄永贵别客气,
“你叔你婶还有你爹妈,他们都去山上采菌子去了,就连江春、江秋、江北那几个小子,也都跟着去了。”
郑江南喝了一口凉茶,惊讶道:“呦,那几个玩得都不知道归家的混小子,竟然也会去山上帮忙了?”
之前郑江南刚开始收购野生菌子的时候,这几个小家伙也很积极,纷纷跑到山上去采菌子,意图换点零花钱。
可后面他们卖菌子的钱,都被各自的老娘用一句“你还小,我帮你保管着,等你长大了再给你”给强行没收了。
这大大的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后来索性不去了,反正去了也没有钱。
奶奶照顾着黄永贵吃东西,笑应道:“他们倒是不想去,但是被逼无奈啊。”
郑江南好奇的问道: “哈?这是怎么回事?”
看黄永贵面前的茶杯已经见底,奶奶拎起凉茶罐又给他添满,然后笑眯眯的和郑江南解释起来。
在农村长大的朋友都知道,像郑江春、秋、北这样半大的男孩子嘛,最是顽皮的时候。
这不放暑假了,又碰上大人都去山上采菌子了没人管他们,他们在村里直接就给玩疯了。
天天不是上树掏鸟窝,就是下河摸鱼。
要么就在田里疯跑践踏庄稼,惹回一身的泥巴脏兮兮。
要么就在村子里追逐打闹,扰得阵阵鸡飞狗跳。
简直是下雨天的和尚打雨伞————无法又无天!
最后郑江南的小叔郑建旺实在看不下去了,觉得不能任由他们胡闹下去。
于是,郑建旺把这几个小家伙召集起来,
“你们几个,天天水里来田里去的不干正事,要么好好在家读书,要么就跟着我们去山上采菌子,看看钱有没有那么好赚。”
这几个小家伙让他们干啥都行,一说到读书立马头摇的像拨浪鼓。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这几个小家伙宁愿选择上山干活打白工,也不愿意在家好好读书。
因为他们觉得上山采菌子,虽然也累还是打白工,可好歹自由啊。
总比自己被关在家里读书有趣多了。
当然,当他们看到村里其他同龄人自己采摘回来的菌子卖了钱,父母多少也会分他们个三瓜两枣的时候,
也着实让他们羡慕不已。
可羡慕归羡慕,他们可不敢奢望有报酬。
毕竟郑建旺已经定下了调子,他们三个要么好好在家做作业;
要么就是跟着大人去山上采野生菌子当免费的苦劳力,如若不服,他就竹鞭子伺候。
迫于郑建旺的淫威,关于他们采菌子的报酬,三个人连提都不敢提。
因为他们心里知道,如果他们胆敢出言抗议或者反对,
那迎接他们的就不是别人家给孩子的三瓜两枣,而是郑建旺的三把两掌了。
(在农村,小叔一起教育侄儿,哥哥嫂嫂绝对没有意见。)
甚至,还有可能再加上默写生字一百个。
那,着实太可怕了一些!
郑江南点了点头:“小叔这做法好,就算他们采摘不到什么菌子,也确实要让他们吃点苦头。”
奶奶笑了笑:“谁说他们不会?这每次山上回来,三个小家伙采得菌子加起来,也完全不输给一个大人呢。
不过要我说,你小叔也真是的,这么大点的孩子就逼着他们干活……”
奶奶有点心疼几个小孙子,所以话里话外,难免的埋怨上了郑建旺。
郑江南哈哈笑了起来,对着奶奶劝慰道:“阿嫲,你不要心疼他们,玉不琢不成器,
那几个小子就是该,就得小叔这么治他们,不然一个个的都是造反派。”
奶奶抿着嘴轻笑道:“阿孙,你小时候比他们还皮10倍呢。。”
“咳咳……”
郑江南只好假装咳嗽,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对了阿嫲,我阿公去哪了?他总不能也去山上采菌子吧?”
奶奶露出无牙的嘴,笑哈哈的说道:“那老东西还想采菌子?
那恐怕得等下世了。他呀,和一群老不死的一起去村部那边,看人量路了。”
“已经有人开始量路了?”
郑江南不知道的是,达宫书记和陈文武的动作很快。
这边何足道资金刚刚落实到位,那边他们就把施工队,从和政县城请了过来。
这不这两天,施工方已经开始测量地形了,现在只要等待挑个好日子,不日就能动工了!
奶奶点了点头,说从昨天就开始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