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十七章 山谷养殖毒蛇会不会更好?
郑江南神秘兮兮的说道:“您自个儿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何足道闻言,疑惑地拧开了坛子上面的盖子。
顿时一股烈酒独有的香味,传了出来。
何足道伸头,透过坛口往里一看。
当他看到里面是一根根大骨头泡着的酒时,眼睛一下子瞪大了起来。
显然,他猜到了这是什么。
毕竟昨天才刚吃不是。
“好家伙,算你小子有孝心,这个老夫笑纳了。”
何足道小心翼翼的盖上盖子,摸了摸确定盖紧了以后,满意的说道。
郑江南撇撇嘴:“不是都给您的啊,还一半给我嘎迪公呢。”
何足道鄙夷道:“哪有一坛酒送两家的道理,送我这儿的就是给我的,你要有诚意,另外拿一坛子给大哥。”
郑江南比了比那个整整装有50斤酒的酒坛子,
“何老爷子,一瓶酒你说我送两家那是不对,可这儿整整50斤呢,您都想独吞啊?”
“嘿嘿……”
何足道捋了捋胡子:“我不管,反正东西到我手了,自然没有退出来的道理,你另外再拿一坛出来给大哥。”
郑江南闻言露出苦脸:“别啊何老爷子,这种好东西我哪里有那么多?
你不能独吞啊,多少得给我嘎迪公分一半。”
何足道瞪大了眼睛:“你小子少他娘的给我来这套,老夫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你肚子里有几根花花肠子我还会不知道?
不算这趟,你刚刚来来回回跑了五次!还你没那么多,你当老夫是傻的啊?”
我擦!郑江南心中暗暗震惊。
什么叫人老为精?
这他妹的就是!
自己刚刚本来是想,分两三趟就把这些虎骨酒从卡车上给运回来的,
可李其瑞拿来泡虎骨酒的这个酒坛子,它是大肚子的那种造型,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连两个都放不下。
无奈郑江南只能一次一坛,分了好几次才运回来。
没想到这个糟糕的何老头,竟然替自己数着。
郑江南皱着个苦瓜脸:“何老爷子,我跑了五六趟是没错,可也不全是这玩意啊,我搬运的是其他的东西。”
何足道鄙夷道:“你他娘的少扯淡,你要这么说我就去你爹家啦,到时候我看到的都归我,敢不敢?”
郑江南翻了个白眼,无奈道:“得得得,你赢了,给嘎迪公的我另外再拿还不行吗?”
何足道认真的说道:“送东西就要有诚意,要拿现在就去拿来给大哥,不要说什么另外再拿。
毕竟我和大哥都在这,你这下就给我拿不给他拿,这像什么话?”
“我扌……”
是自己给你拿、不给嘎迪公拿吗?
是你把属于嘎迪公的那一半据为己有的好不好?
还说这话,这老头忒不要脸了!
郑江南实在是生气,这要不是何足道辈分在这,自己高低得骂他两句。
不过想想,何足道说的也有道理。
郑江南朝着嘎迪公说道:“嘎迪公,您身体不方便,我一会儿给您送家里去哈。”
嘎迪公本想说不用,可看到何足道疯狂的给他挤眉弄眼,便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何足道见嘎迪公答应了,背着郑江南很是满意地点点头。
这家伙别看年纪小,肠子深的很,他说只有1的东西,尽管翻倍再翻倍去算。
老夫不过要他两坛子而已,不过分不过分!
有气不能发,郑江南只好给自己倒了一大杯凉茶,“吨吨吨”的喝了下去。
毕竟凉茶败火。
何足道朝着他问道:“臭小子,你说你家的山可以建设成毒蛇养殖场的基地,你去实地看了没有?”
见何足道说正事,本来还想皮两句的郑江南也不开玩笑了,
他挠了挠头说道:“何老头子,这两天事儿有点多,我还没来得及去呢,不过我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地方。”
虽然郑江南没敢发火,但是心里也存在了点报复的小心思,
对何足道的称呼悄然间,已经从何老爷子变成了何老头子!
不过何足道也没在意,反正郑江南就这贱样子,有事求人必然是何老爷子,您!
没事求人就是何老头子、你。
“哪里更合适?”何足道问道。
郑江南神秘的说道:“就上回,你们发现陈代满种植罂粟的那个山谷!”
何足道眉头微皱,陷入沉思:“在那个原始森林里的山谷?”
郑江南兴奋地说道:“对,就是那个山谷,您说的那片森林我们这边都叫它三十六仞,
三十六仞也是我们这边,为数不多还没有开发的原始森林!”
何足道点点头,三十六仞他亲自去过,确实是一块还没有开发的宝地。
郑江南接着说道:“何老爷子您想想啊,你们发现的那个山谷隐藏在三十六仞之中,可以说是人迹罕至,
甚至几乎不会有人误闯进去,这对于我们建造养殖毒蛇的基地来说,是多安全啊!
而且听说那山谷面积也不小,足够咱们规划出合适的养殖区域,
再加上三十六仞的生态环境也不错,有丰富的植被和水源,特别适合毒蛇的生存和繁衍。”
郑江南越说越激动:“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外界的干扰极少,咱们能更好地控制养殖环境,确保毒蛇的生长质量。
而且,那个地方相对封闭,万一有什么突发情况,比如毒蛇出逃,也容易控制局面,不会对周边的村民造成太大威胁。”
何足道听着郑江南的描述,微微点头:“听起来倒是不错,不过有个最大的问题你没考虑到。”
“什么问题?”
“交通问题!”
何足道斩钉截铁的说道。
“那个山谷从各方面条件来说,确实好,也非常适合毒蛇的养殖,可它毕竟是在深山老林里,离村子里足足有十几个公里远,
这对于咱们建造毒蛇养殖场的建筑材料,以及后续的饲料运输、成品出货来说,都极为不便!”
郑江南点点头,何足道不愧是走南闯北的人,他一眼就指出了问题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