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孩子也同时仰头看她。
沈玉瑶笑:“不用看我,你们要是想演,咱们就试试。不想演咱们就去划船,这看你们自己的意思。今天本来就是陪你们出来玩的。”
“想演!”小毅和南熹异口同声说道。
明月虽然没有说话,也轻轻点了点头。
虽然她都没闹明白演电影是什么意思,但弟弟妹妹都愿意,那肯定挺有趣的。
于是沈玉瑶就答应了严导的请求,几人一起去旁边待场。
之所以无法让三个孩子立刻开始表演,主要是严导此时还没想好剧本啊!
他只是有一个冲动,想把这三个孩子加进去,但是怎么加,加到哪一部分,让他们充当什么角色,这些都要再想一想。
于是安排好五个人坐在休息处等待后,严导立刻就拉过编辑,开始了快速的头脑风暴。
乔安跟着他们四个人在休息区坐下。
坐了好一会儿头还是懵的。
她有点想不明白,今天这到底是个什么发展?
怎么好好的来逛个公园,最后竟然变成了三个孩子要拍电影了?
拍电影啊!
现在电影都是这么好拍的了?
看她坐着愣愣不说话,沈玉瑶问:“想什么呢?”
乔安猛然回神,下意识道:“胶卷白买了。”
她还想给几个孩子照些坐船的照片呢!
沈玉瑶笑:“不会白买的,待会儿可以照他们拍电影的情况,也算是一种记录生活吧。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对!”乔安眼睛顿时一亮。
因为要穿古装,所以三个孩子穿的都不算多。
哪怕披着大氅,可因为不想显得太过于奢靡,当初他们选的都是缎面棉的大氅,并没穿镶嵌毛皮的。
如果一直在走动倒也无所谓,可这么一直坐着,三个孩子很快就有点坐不住了。
京城二月份的室外,寒风可谓是刺骨。
好在严导并没有耽误太长时间,很快就过来了。
严导给他们介绍了刚添加的剧情。
他们要拍的纪录片原本是想通过孩子的眼睛看京城,让观众能从孩子无邪的目光里感受到祖国朝气蓬勃的变化。
现在他们改了一下,改成因为因缘际会,三个古代的孩子来到了京城。他们忽然出现在了公园。
而此时正有一些学生在组织春游活动,与他们相遇到了一起。
知道这些人是从古代来的小朋友,学生们就承担起了小主人的职责,带着三个小客人畅游京城。
他们逛了公园,参观了广场,还去了学生们的学校,参加了一场他们的校级运动会。
通过孩子们的介绍,以及三个小客人的眼睛,展示了新时期京城普通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严导将他们想到的方案说给了几个人听,沈玉瑶的内心不可谓不震撼。
虽然她很清楚今天的事儿真就是凑巧,可又必须承认严导所想还真就和她的经历很相似。
孩子们没有沈玉瑶想得多,他们就只把这当成了一次奇遇。
听了导演的讲解,立刻投入了拍摄。
他们先拍了在广场上遇到一群小学生的情形。
突然穿越,突然出现在一个未知的地方,这对于小毅,南熹还有明月来说都不是第一回了。
甚至可以讲,他们比在场的所有人都更有经验!
所以,他们的表演看上去都真实极了,完全没有一点表演的痕迹。
喜得严导连连夸赞,只觉得自己是捡到宝了。
这个镜头拍得非常顺利,也就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取景完毕。
之后他们去了河边,要拍小学生带着三个孩子游船,介绍大好风光的场景。
因为拍电影这事儿挺突然的,将乔安事先做好的安排全都给打乱了。
连中午的烤鸭都没法去吃,必须要改时间。
沈玉瑶还觉得有点抱歉,乔安却兴奋得很。
她找到电话将今天的奇遇给她家老冯嗵嗵一说,让他带着兵兵绣绣另行安排,就又赶回来继续给孩子们拍照了。
完全不怕辛苦不怕累,非常的乐在其中。
甚至中午还专程开车去附近的甜食店,买了好些豌豆黄,驴打滚、艾窝窝等京味儿小吃,过来给孩子们分着加餐。
所幸的是如今京城这边的管理比最早时松动了很多。
虽然买东西依然少不了粮票,但有些地方愿意多加钱还是能买到一些东西的。
不然乔安想给孩子们买些点心都没办法。
虽然是临时演员,但显然严导很重视三个小朋友,给了他们很多镜头。
一直到光线实在对不上,而且也将公园的景全都拍完了,才放他们走。
同时还和沈玉瑶事先约好了明天要带孩子们去广场拍看升旗,让他们一定要赶在太阳升起前到达广场,万万不能迟到。
拍了一天戏,三个孩子又累又困,拒绝了大人们带他们出去吃饭的建议,坐上车就全都睡着了。
乔安把他们送回学校,临走时提出明天一早就过来接他们,被沈玉瑶给拒绝了。
“别了,从你们的住处到我们这里要横跨大半个京城,你要是过来接我们得几点起床啊?
千万别,我让他们爸爸想想办法。”
乔安想想,程立言如今已经报过到了。以他现在的能力,想办法派辆车也不是什么难题。
于是也没有再争取。
三个孩子睡得迷迷糊糊地从车上下来,和阿姨告别后一起晃晃悠悠的往家走。
结果还没走到院子门口,就听到里面有人调侃道:“哟,大明星们回来了?欢迎欢迎,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