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秉宁连连点头:“我明白了,这就让人去办。”
他说着,拿了草图就要走。
江颂宜连忙叫住他:“等等,我话还没说完。”
萧秉宁脚步一顿,回头,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表情。
江颂宜道:“安置区的安全问题也要重视起来,最好每个区设立一个哨点,哨点内设立两到四个将士十二个时辰值守,若是安置区内的百姓起了冲突,也好第一时间解决。”
萧秉宁蹙眉:“何必这么麻烦,派人每日巡逻便是了。”
“安置区内的灾民不是庭州城的百姓,你每日派人巡逻,会让他们生出被管束和监视的心理,与其管束他们,不如直接设立哨点,让他们有什么问题和意见找上门来,此举给他们一定的自由,时间一长,灾民们会培养出自觉性,发现问题也会第一时间举报到哨点。
当然,若是安置区内有人闹事,做出杀人放火这等恶性事件,那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绝不姑息。”
萧秉宁顺着江颂宜的思路一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百姓们都有个共同的心理,希望有人管事,但不希望被管束。
有人管事的时候,发现身边出现有损自己利益的问题时,他们会积极上报寻求解决。
但被“管束”的时候,出现问题他们更倾向于内部解决。
而内部解决往往容易小事化大,演变成流血事件。
“好,那就在每个区内设立一个哨点。”萧秉宁拍板道,“还是你考虑得周全。”
江颂宜笑了笑,又道:“对了,再过几日盛公子要送过来一批农用器械,到时候还得麻烦萧将军帮个忙,把这些东西送到江家。”
“农用器械?”萧秉宁眼睛一亮,“是你家地里开的那个四轮的车吗?”
“对。”江颂宜道,“有了这些东西,开荒的速度会快很多,咱们一定能协助灾民在今年入冬前种出一茬粮食。”
“行!东西到了你派人到我府上说一声。”
“那我先谢过萧将军了。”江颂宜说着,转身从马鞍上取下一个长长的布包,“给。”
萧秉宁接过,诧异道:“这是什么?”
“遥控飞机。”
萧秉宁一愣,随即招手叫来一个将士,让他先带着草图去找副将,他则打开那个长方形的布包,原地拆起了遥控飞机的包装盒。
为了方便萧秉宁使用,盛徐行投送过来的遥控飞机是太阳能充电和电池两用款。
萧秉宁按照使用说明上的示意图,组装好飞机部件和电池,一刻钟后,遥控飞机在他的操控下慢慢飞了起来。
这种新奇玩意儿一出现,立刻引起不少将士和灾民注意,那些人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围过来看热闹。
有将士好奇地问:“将军,这是什么东西?”
萧秉宁道:“飞机。”
“何为飞机?”
有人抢答:“顾名思义,就是能飞起来的鸡。”
“可它长得也不像鸡啊。”
萧秉宁短暂的摸索过后,很快熟悉了遥控的原理。
他操控着飞机在空中转弯,旋转,时而来个低空飞行,在围观的众人头顶嗡嗡飞过,引得大家齐齐低头,时而升高来个俯冲,吓大家一大跳。
看着围观众人的反应,萧秉宁像个顽童一般大笑起来。
“好玩,太好玩了!”
萧秉宁玩了快两刻钟才收起遥控飞机,珍而重之地装回包装盒里。
收起遥控时,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对江颂宜招招手示意她凑近。
江颂宜凑过去,就听到萧秉宁压低声音问:“去年赵员外家闹鬼一事,是不是你用遥控飞机搞的鬼?”
江颂宜:“……”
她坚决不承认:“我不知道萧将军在说什么。”
萧秉宁撞了一下她的肩膀:“咱俩现在什么交情啊,你还担心我会往外说?”
江颂宜还是那句话:“我真不知道将军在说什么。”
“啧。”萧秉宁不满道,“罢了,你不想说我不逼你,反正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行。”
江颂宜:“……”
萧秉宁装好遥控飞机后,把包装盒抱在怀里,拍了拍盒子道:“我还得去一趟军营,就不跟你一道回城了,飞机的报酬你直接去我家库房挑吧,东南角有几个箱子,里面装的全是玉器,盛公子应该会喜欢。”
他这么说,江颂宜也不再客气:“多谢萧将军。”
从安置区出来,江颂宜骑马去了萧府。
管家接待了江颂宜,得知她的来意,管家立刻带江颂宜去了库房。
一回生二回熟,江颂宜进门后直奔萧秉宁说的东南角那几个箱子,打开一看,险些被里面各式各样的玉器晃花了眼。
玉这种东西对普通百姓来说很珍贵,大部分人家都是用来做个玉佩,给家里的女眷添个玉簪或者玉佛之类的饰品。
可在萧秉宁这儿,玉成了“日用品”。
玉枕,玉壶,玉瓶,玉碗,玉箸……
在一众成色极好的白玉绿玉和紫玉中,江颂宜看中了一件装饰品。
那是一串用整块的紫玉雕刻出来的紫葡萄,雕刻的工匠技艺高超,一大串葡萄静静卧在锦盒里,看起来晶莹剔透栩栩如生。
以前在安阳侯府时江颂宜不是没见过好东西,但跟经商百年富可敌国的萧家珍藏的好东西比起来,她那点见识着实不算什么。
“管家,我能看看那串葡萄吗?”江颂宜问。
“当然可以。”
管家说着,伸手将那串放在锦盒里的紫玉葡萄取了出来,放在江颂宜面前。
江颂宜越看心里就越惊叹,这雕工和审美实在是太绝了。
每一颗葡萄打磨得圆润又不失逼真不说,上面还雕刻出露珠,几乎到了能以假乱真的程度。
江颂宜下定决心:“我要这串紫玉葡萄。”
管家对此没有任何异议,笑道:“我们家将军说了,您若是来库房挑选东西,想要多少就拿多少,您可以多拿几件带走。”
江颂宜闻言心动不已,目光落在那些精美的玉器上,嘴上却道:“那怎么好意思。”
管家轻轻叹了口气:“您为庭州百姓做了那么多事,东西给您也算是物尽其用了,放在库房,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充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