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蔡相所言极是,臣亦认为李大人虽有罪责,然其罪尚不至死,恳请官家从轻发落,使其能戴罪立功。”蔡京话音甫落,宗泽旋即随声附和,为李家求情。
章惇见状,心下略作思索,便也开口言道:“官家,臣亦深以为然,所谓不知者不罪,官家若能小施惩戒,以儆效尤,想必足以。”
李源眼见三相皆为自己求情,心中感动莫名,几欲涕零。然而,他毕竟是个聪明人,深知此时自己若贸然开口,非但无益,反倒可能会适得其反。故而,他只是静静地跪在地上,低垂着头,不敢有丝毫异动,同时却又暗暗地用眼角余光窥视着赵煦,观察他的反应。
赵煦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三个人竟然同时为李家求情,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以至于他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甚至还生出了些许不快。
然而,赵煦毕竟是一国之君,他迅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
他开始仔细思考这其中的缘由,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突然意识到,虽然李家近年来逐渐从武将转向文官,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完全完成这种转型。
李家在军队中仍然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例如正在南方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李家老二,以及如今担任广西宣抚使的李家子弟等等。
这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都不可小觑。
想到这里,赵煦心中恍然大悟,他明白李家现在确实不能轻易动。
如果不能以雷霆万钧之势将李家一举铲除,那么恐怕大宋各地都会因此引发动乱。
更为关键的是,李家可是开国将门,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非同一般。若是轻易动了李家,其他的将门恐怕也会感到惶恐不安,生怕自己也会遭遇同样的命运。
所以,现在内忧外患之际,还不是动李家的时候,只能徐徐图谋,暂时记下这一笔,重拿轻放。
赵煦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李明远投敌叛国,本是株连九族,不赦之罪。
但李忠武与明德皇后于我大宋有功,外加上三相为你李家求情,那朕便免了你李家死罪。”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李家必须要受到惩处。”
“所以,你官降半级,调任大理寺卿。”
“李家老二以及你叔叔,官降一品,全部调入汴梁在禁军中任职。”
“多谢官家,不杀之恩。”李源闻言,心头的巨石轰然落下,忙不迭的对着赵煦磕头谢恩。
“起身吧!你先回去,明日早朝你自己主动请罪。”赵煦摆摆手,显得有些不耐烦。
“臣谨遵圣命。”李源叩首后起身。
随后,对着蔡京三人行礼后,退出两仪殿。
“多亏三位丞相提醒,不然朕贸然处置了李家,恐怕会让各地生乱。”
李源走后,赵煦面露笑容,对着蔡京三人道谢。
“官家言重了,此事臣不敢居功,若不是蔡相提及,臣恐怕也想不到其中的关键。”宗泽起身行礼道。
“宗相所言甚是,若不是蔡相,臣恐怕也要谏言,让官家从重处理。”章惇紧跟着附和。
“两位言重了,此乃臣份内之事,可不敢居功。”蔡京受宠若惊,赶忙起身,显得十分谦虚。
其实,这一切都是他与王行之暗中的布局,而真正打开大同府城门的,并不是李明远,而是一位不起眼的副将。
秦国方面之所以将李明远推出来,就是因为李家子弟,掌管重兵,借助这次的事情,将李家调离。
而蔡京求情,是想着借助李家之事,让赵煦更加信任蔡京,从而得到更多的主动权。
并且,蔡京为李家求情,也能得到李家和一些将门的好感,让他能更加的为秦国效力。
赵煦听到蔡京的话后,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非常认同。
他心里暗自思忖着,蔡京最近几年所提出的谏言,无一不是切中要害,对于国家的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他对蔡京的信任也与日俱增。
赵煦沉默片刻,然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
“蔡相一心为国,朕自然是心知肚明。
不过,朕向来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此次蔡相的谏言确实有功,理当受到赏赐。”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朕听说蔡相对书法情有独钟,而朕的书房里恰好留存着一幅米芾的《蜀素帖》。
今日,朕便将这幅书法赠予爱卿,以表朕对蔡相的嘉奖之意。”
“多谢官家。”
蔡京闻听此言,脸上顿时浮现出欣喜之色,他连忙躬身施礼,恭敬地回应。
他在几年前投靠秦国之后,便对大宋的官职和权力其实并不是特别热衷,一心想着的是如何配合王行之,让大宋走向末路。
然而,他对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却是丝毫没有减少半分。
米芾这个人虽然性格狂傲,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但在书法领域却是独树一帜,堪称书法大家。
蔡京对米芾的书法作品一直颇为欣赏,如今能够得到米芾的《蜀素帖》,自然是让他喜出望外。
“蔡卿请起。”赵煦抬抬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多谢官家。”蔡京拱手行礼。
随后,赵煦收敛了心神,面色也变得严肃,他沉声开口,
“三位,现在西京道与辽国战场已是定局,我等即使再有不甘,也无济于事。”
“我等还是应该尽快将南方的慕容复解决,才能更好的应对北方之事。”
说到这里,赵煦目光凌厉了少许,语气也越发严肃,他压着声音继续说道,
“三位,根据探子来报,慕容复以江湖人士,组建了一支五千人的大军。
这支军队个个身穿步人甲,实力个个在三品之上,领头者的实力,虽然只有宗师初期的实力,但是这五千人练有军阵,就是大宗师的高手对上,也讨不得好。”
“现在南方来信,让朕派遣武者出手,镇压这支武者军队。”
“可是皇城司实力虽然强横,但人数太少,而且不擅军阵之道。”
“若是贸然上阵,恐怕不能对付慕容复手下的大军。”
赵煦又停顿一下,看着三相,严肃问道,
“所以,朕想问问三位,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对付慕容复这支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