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两仪殿。
王行之、刘玄以及刘法三人坐在其中。
王行之坐在主位上,正拿着一封信件仔细的看着刘法与刘玄分列左右,静静的等候着。
没过多久,王行之放下信件,抬眼望向两人,沉声道,
“两位,宋清溪传来消息,半个月前,女真人大败辽人二十万兵马,现在女真人已经打到了中京大定府,辽国已经成了强弩之末。”
“朕若是现在派遣兵马,趁机拿下西京道,进军辽地,两位以为如何?”
“陛下,臣以为机会难得,此时若是不出兵,等大定府被女真人攻破,占据中京之地,辽国可就算是完了,我等即使能拿下西京道,也会被女真人阻拦在中京道。”刘法思虑片刻后建议道。
刘玄补充道,“陛下,现在慕容复被打得节节败退,已经连续丢失了江南路与福建路,两浙路也丢失了大半,恐怕要不了几个月慕容复就会彻底覆灭。”
“现在大宋的目光都集中在南方战场。”
“而且,我大秦出兵西域与交趾等地,大宋和女真都不会想到我大秦会突袭西京道,进军辽地。”
“所以,我等速战速决未尝没有机会在女真之前,拿下大定府,只要我大秦拿下大定府,那么日后我大秦不管是进军辽阳,还是临潢,都全凭我们心意。”
“最重要的是,我们若是拿下中京,就可以截断女真人继续壮大吞并辽国。”
王行之本就是果决之人,听了两人的分析之后,王行之有了决断,他面色一正,严肃说道,
“那此事就这样定下,这次我们要趁着各国都没有反应过来,发动闪电战。”
“刘法,你传令宋清溪与游驹,让他们迅速整军,随时准备战斗。”
“传令吴长风,带白虎军入蜀,只要一开战,就让吴长风做出出蜀姿态。”
“传令游骥,让他整兵函谷关,这边一开战,便进军洛阳。”
“最后,朕将破军营交由你,你秘密带着破军营与青龙军,前往静州,只要宋清溪等人拿下大同,你便趁势出击,攻击丰州等地,趁势拿下丰州等地,将我大秦与西京道连成一片。”
“是,陛下。”刘法闻言,面色严肃的拱手行礼。
“伯锦,你暗中调配粮草与军械,别假他人之手,要将此次突袭,定为绝密,战斗未开始,绝不可外泄。”紧随着,王行之看向刘玄,低声嘱咐道。
秦国虽然蒸蒸日上,如同刚升起的太阳,但人心隔肚皮,百官之中,依旧有不少他国的细作。
此次突袭若是被人早早得知,他们的计策就算是失败。
所以,在未开战之前,此事绝对不能外泄。
“陛下放心,臣知晓轻重。”刘玄面色严肃慎重的点点头。
随后,三人又在细节上进行商定,直到晚上,刘玄和刘法才离开皇宫。
————
冷风吹,寒冰如铁。
大秦突然出兵大同府,大同府副将李明远献城投降,大秦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大同府,大同府十万守军不战而降。
当夜,宋清溪领兵突袭西京道其他州府,只是三日宋清溪便横扫整个西京道,继而继续进军,突袭辽国中京大定府。
同时,刘法兵出静州,与游驹前后夹击,迅速夺下丰州等地,将大秦与西京道连接成一片。
秦国不宣而战,突然动兵,让周边诸国震惊,大宋震怒。
赵煦本想派人驰援,但吴长风忽然率军入蜀,游骥兵出函谷,慕容复也顺势反击。
大宋无奈之下,只能先派遣兵马阻隔吴长风与游骥,稳住南方的局势,让兵马固守燕云,无法插手辽国战场。
没人插手辽国战场,宋清溪进展神速,只是半个月便打到了大定府。
然而让所有人意外的是,中京守将在大宋和女真之间,选择了大秦,开城迎接宋清溪入城,大秦正式入驻辽国中京,大定府。
女真猛攻几次后,损失惨重下,不得不接受,大秦拿下大定府的事实,只能黯然退兵。
女真退兵,大秦也消停下来,迅速开始整军,固守住地盘。
大秦这一动,直接让大宋和女真人吃了哑巴亏,现在两方势力,已经对秦国厌恶到了极致。
此时,汴梁皇宫之内,赵煦召集了三相以及一位身着紫色官衣的老者共同聚集在文德殿内。
文德殿内,赵煦高坐主位,三相坐在下方,中间跪着身穿紫色官衣的老者。
老者头发花白,额头上流着冷汗,身子抖动个不停。
“李大人,你李家是不是不满我大宋,想要另寻君主。”赵煦面色阴沉,冷冷的盯着堂下跪着的老者,开口质问。
这老者名叫李源,是现在的吏部侍郎,朝廷重臣。
同时,这老者还是大宋顶级将门李家的当代家主。
而在大同府打开城门的副将不是别人,正是李家嫡子,他的小儿子。
“官家恕罪,我李家深受皇恩,历来与皇家亲厚,那逆子所为,老臣着实不知,老臣在来之前,便已经将那逆子清出了族谱。”李源声音悲切,带着委屈,似乎是受到了天大的冤屈。
李明远确实是他李家嫡系,他的亲儿子。
但李家枝繁叶茂,他自身也妻妾成群,单是儿子就有八个,李明远虽是嫡子,但自幼顽劣,喜欢舞刀弄枪,是个十足的武人。
他李家虽是将门,但很早就开始转型,他自己就是仁宗一朝的进士。
因此,对于李明远并不看重。
不曾想,他一个不留神,李明远居然给李家惹下了灭门之祸。
哼——
赵煦冷哼一声,嗤笑道,
“清出族谱,你动作倒是挺快。”
“官家恕罪,臣确实不知那逆子会做下这等祸事,那逆子若是回来,臣定当将那逆子绑缚于官家面前,要杀要剐,全凭官家做主。”李源赶忙磕头,他现在对李明远可是恨得牙痒痒,恨不得将李明远千刀万剐。
这时,蔡京突然插话道,“官家,臣对李大人之子有过耳闻,因此也知道李明远并不受李大人喜爱,李明远投降秦国,可能是自作主张,李大人并不知晓。”
“而且李家毕竟是开国将门,又是明德皇后的母族,官家看在明德皇后与李忠武的面上,不如小惩大诫一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