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阴谋:渐入险局
卫渊看完密报,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雨将至的天空。
江南士族竟然把手伸进了地方学府,煽动学子对抗新政,用心之险恶,令人发指。
“备马!”卫渊声音低沉,带着凛冽的寒意。
他知道,必须立刻赶往江南,将这股暗流扼杀在摇篮之中。
卫渊一行人快马加鞭,直奔江南腹地。
沿途城镇,气氛异样凝重。
百姓们聚集在街道两旁,窃窃私语,目光中带着审视和怀疑。
卫渊注意到,一些人甚至对着他的车队指指点点,低声咒骂。
这些原本淳朴的百姓,如今却如同惊弓之鸟,显然是受了士族煽动。
卫渊心中无奈,却更加坚定了他拨乱反正的决心。
江南首府的地方学府,曾经是文墨飘香的圣地,如今却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学子们聚集在广场上,群情激奋,高呼着反对新政的口号。
讲台上,张夫子唾沫横飞,慷慨激昂地控诉着卫渊的“暴行”。
“卫渊此贼,扰乱纲常,祸国殃民!”他声嘶力竭地咆哮着,煽动着学子们的情绪。
“此等奸佞,人人得而诛之!”学子们的情绪被点燃,纷纷响应,声浪震天。
卫渊一行人来到学府门口,气氛瞬间凝固。
卫渊翻身下马,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的喧嚣人群。
学子们停止了呼喊,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充满了敌意。
卫渊面无表情,迈步走进了学府。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仿佛一根绷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卫渊走到讲台前,目光直视着张夫子,缓缓开口:“张夫子,你所说的扰乱纲常,祸国殃民,指的是什么?”
卫渊环视广场上群情激昂的学子,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诸位可曾想过,寒窗苦读,究竟是为了什么?”他的声音清朗有力,穿透喧嚣,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广场渐渐安静下来,学子们面面相觑,似是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住了。
卫渊顿了顿,继续说道:“是为了光宗耀祖?是为了封妻荫子?还是为了...济世安民?”
他提高了音量,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推行新政,兴办学堂,正是为了让更多寒门子弟有机会读书识字,改变命运!为了让天下百姓都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卫渊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字字铿锵有力。
“我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这大好河山,为了这天下苍生!尔等读圣贤书,却为一己私利,受人蛊惑,与我为敌,岂不愧对圣贤教诲!”
学子们被他这番话震慑住了,原本激愤的情绪逐渐平息下来,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张夫子脸色铁青,眼睁睁地看着卫渊扭转了局面,心中充满了无力感。
他知道,今日之后,卫渊的威望将在江南士林中得到极大的提升。
夜幕降临,卫渊处理完公务,正准备休息,却听到一阵轻轻的敲门声。
打开门,只见谢小姐站在门外,一袭淡雅的衣裙,更衬得她肤如凝脂,眉目如画。
她眼波流转,欲语还休,一股淡淡的幽香扑面而来。
卫渊心中一动,却想起江南士族的阴谋,不禁皱起了眉头。
“渊哥哥……”谢小姐轻轻唤了一声,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她上前一步,想要拉住卫渊的手,却被卫渊不着痕迹地避开。
谢小姐的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夺眶而出。
“你...你真的就这么绝情吗?”
卫渊看着她梨花带雨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谢小姐是真心待他,可他不能因为儿女私情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卫渊深吸一口气,语气冰冷而决绝:“谢小姐,请回吧。”
谢小姐哭得更加伤心,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她哽咽着说道:“我恨你……”转身跑开,消失在夜色之中。
卫渊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隐隐作痛,却也无可奈何。
卫渊缓缓关上门,回到书房,拿起一份关于江南百姓的调查报告。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江南的百姓……”他喃喃自语,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见。
卫渊在江南首府的广场上搭建起高台,戏班子锣鼓喧天,吸引了众多百姓围观。
他身着便服,笑容可掬地站在台上,没有半分世子爷的架子。
台下,李百姓等人也好奇地张望着,原本的敌意消散了不少。
卫渊让人将新政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成戏曲,穿插着诙谐幽默的桥段,引得台下百姓阵阵喝彩。
“这戏唱的,可不就是咱们现在的好日子嘛!”李百姓身旁一位老者捋着胡须,乐呵呵地说道。
戏曲结束后,卫渊走上前,向百姓们解释了士族散布的谣言,并承诺将彻查此事,还百姓一个公道。
他真诚的态度和清晰的解释,逐渐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看到百姓们脸上重现的笑容,卫渊心中稍安。
傍晚,卫渊回到府邸,周谋士紧跟着走了进来,眼神中带着不解。
“世子,为何不直接惩治那些被煽动的百姓?如此宽容,恐怕难以震慑宵小。”
卫渊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灯火阑珊的街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惩治?他们不过是被蒙蔽的无辜之人,惩治他们,只会适得其反。我要的是民心,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拥护,而不是畏惧。”
然而,士族并未就此罢休。
他们加大了在民间的舆论抹黑力度,散布更加恶毒的谣言,将卫渊描绘成一个无恶不作的暴君。
李百姓等百姓再次被误导,对卫渊的怀疑和敌意又开始滋生。
卫渊看着手中的密报,眉头紧锁。
舆论的压力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周谋士见状,上前一步,低声道:“世子,如今民心难测,不如从士族内部入手,瓦解他们的势力。”
卫渊抬起头,目光闪烁着精光。
“从内部突破……”他沉吟片刻,猛地站起身,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巨大的地图。
“江南士族盘根错节,想要找到突破口,并非易事。”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最终停留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城上。
“传令下去,秘密接触……”
卫渊密令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江南士族内部暗流涌动,一些小家族慑于卫渊的威势和新政的诱惑,纷纷选择倒戈。
王士族首领得知消息,勃然大怒,手中的茶盏被他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岂有此理!一群墙头草,不堪大用!”他脸色铁青,咬牙切齿,书房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低气压。
摔碎的瓷片扎入他的手掌,殷红的鲜血顺着指缝滴落,但他却浑然不觉,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如同困兽般在书房内来回踱步。
他精心策划的布局,眼看就要成功,却被卫渊从中作梗,功亏一篑,这种挫败感让他几欲疯狂。
几日后,周谋士将最新情报呈给卫渊。
士族联盟出现裂痕,几个小家族公开表示支持新政,并揭露了王士族首领的一些不法行径。
江南百姓得知真相后,纷纷谴责士族的阴谋诡计,对卫渊的支持率也开始回升。
卫渊看着手中的情报,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江南的局势开始朝着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然而,卫渊还未高兴太久,一份来自京城的密信打破了短暂的平静。
信中揭露了士族勾结朝中官员,意图在京城制造混乱,以此来牵制卫渊。
卫渊看完信,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他意识到,自己还是低估了士族的实力和狠辣,这场斗争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和残酷。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漆黑的夜空,深邃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寒芒。
“看来,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冰冷的杀意。
“传令下去,”卫渊的声音打破了书房的寂静,“连夜备马,我要亲自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