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金太硬,早已没有了最初的趾高气扬,他的脸色涨得通红,就像熟透的苹果一般,支支吾吾地说道:
“李老……说得对……我们……我们认输…”
“慢着!”
然而,金太硬的话音刚落,就听一旁的李东国突然叫道!
李东国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丝不甘和愤怒。他紧紧地盯着李墨轩,眼中闪过一丝挑衅的意味。
李墨轩见状,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地看着李东国,缓声道:
“这位李小友,难道你对比赛结果有异议?还是说,你输了却不肯承认呢?”
李东国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然后沉声道:
“我承认,我们在这次诗作比赛中确实输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棒子国的诗人,就比你们华国的诗人逊色。”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毕竟,我学艺不精,未能学到我李家先祖的万分之一。
而你们华国,从古至今,都在传颂我先祖的诗作,甚至还将他老人家的诗,收录进了你们的教材之中。
这足以证明,我李家先祖的诗作,在你们华国也是备受推崇的……”
“停!”
不等李东国说完,就被张逸云教授突然一声断喝,直接打断他的话。
只见张逸云教授,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质疑之色,质问道:
“我说李小子,你家先祖到底是谁啊?我怎么从来都没听说过,你们棒子国有这么一号人物呢?”
张逸云教授一生都在钻研古诗词,对于华国的古诗词自然是如数家珍。
不仅如此,他对一些外国着名的古诗词也有所涉猎。
然而,听了李东国刚才的一番说辞,他搜遍了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却怎么也想不起,有这样一位棒子国诗人,能够对华国从古至今,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更别说是被选入教材的棒子国诗词了!
其实,不单是张逸云不知道,其他在场的华国人,甚至是棒子国文化团的人,以及抖抖直播间的所有粉丝,都是一头雾水。
“对啊!我也没听过!”
苏雪琴女士也是附和道!
她一生致力于研究古典文学,对一些古典名着,诗词歌赋,也是如数家珍!
而崔易却是一脸古怪的盯着李东国,心中似乎已有猜测!
此时,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李东国身上,这种备受瞩目的感觉,再次让他恢复了自信从容的模样!
只见李东国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开口说道:
“那我先给大家吟诵几首诗,诸位不妨猜猜我家先祖究竟是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随着他吟诵出一首首耳熟能详的诗句,现场先是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后便响起此起彼伏的议论声。
有人低声嘀咕:“这不是李白的诗吗?”
很快,众人便异口同声地惊呼:
“李白!”
李东国双手抱胸,得意洋洋地点点头,大言不惭地说道:
“不错,就是诗仙李白,李太白就是我的祖先!
怎么样,我李家先祖的诗作,在你们华国流传甚广吧,这足以证明我们棒子国的文化底蕴了吧!”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炸开了锅。
张逸云教授气得满脸通红,胡须都在微微颤抖,他怒声斥责道:
“简直荒谬至极!
李白是我们华国唐朝着名诗人,出生于碎叶城,隶属于我大唐领土。
他乃是华夏文化孕育出的诗坛巨匠,与你们棒子国,根本就毫无关联!
你这是赤裸裸的文化掠夺!”
苏雪琴女士也愤慨不已,声音尖锐地反驳:
“李太白的生平事迹、创作背景都与华国历史紧密相连,他的诗歌中,充满着华国的风土人情、文化精神,你们竟然妄图将其据为己有,简直是厚颜无耻!”
现场的华国众人,皆是怒目而视,纷纷谴责李东国的荒谬言论。
而棒子国文化团的其他人,则是满脸尴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们也没想到,李东国会说出如此荒诞的话语。
抖抖直播间的华国粉丝们,更是纷纷大骂李东国:不要脸,厚颜无耻,大傻叉……
棒子国粉丝们则是无语中……
而崔易则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这不就是棒子国一贯的作风吗?
此前他们便妄图将源自华国的榫卯技术,称作\"大木匠技术\",堂而皇之地申遗,声称是其民族独创的工艺;
还把起源于华国汉代的暖炕,改头换面成\"温突\",还大言不惭地宣扬为自己的文化遗产。
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觊觎从未停止。
春节,这个承载着华夏儿女团圆、祈福美好寓意,历经数千年传承的节日,在棒子国人口中竟成了\"棒子国新年\",甚至试图通过一系列包装和宣传,将春节文化据为己有;
还有端午节,本是为纪念中国伟大诗人屈原,却被他们以\"江陵端午祭\"的名义申遗成功,混淆视听,让不少不明真相的人,误以为端午节是棒子国独有的节日。
还有那些璀璨的文化名人,他们宣称孔子是棒子国人,理由竟是棒子国有孔氏后裔;
称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也是棒子国人,颠倒黑白地篡改历史。
如今又妄图将诗仙李白纳入他们所谓的\"先祖\"行列,这种文化掠夺的行径,简直是荒谬到了极点。
而李东国却没有在乎众人的反应,而是从怀中掏出一沓由A4纸打印的书册说道:
“诸位请看!这是我复印的李氏祖传家谱,上面记载了一千多年前,我李家先祖的事迹。
上面记载得清清楚楚——李白的祖上本是高句丽贵族,当年被大唐军队俘虏带回中原。
后来,虽然被释放,不过,我李家先祖却因在碎叶城已住习惯,便在那里开枝散叶,这才有了后来的李白!”
他煞有介事地逐字念出家谱中晦涩的记载,甚至还煞费苦心地解读某些模糊字眼,仿佛这些残缺的繁体汉字就是铁证。
华国众人听了他的这番话,一下子陷入到了沉默,虽然知道这里面有很多破绽,但一时半会,却也无从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