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欲走,见黄蓉忙叫住她,忙回头问道:
“请问还有何事?”
黄蓉望着郭襄此时的去意已决,心里知道恐怕一时半会儿难以将其挽留,便关切地问道:
“请问襄儿,你接下来准备去往何处?或许为娘能帮到你。”
郭襄听了这话,心中不禁疑惑,这黄蓉自称自己的生母,不知此话是真是假。
既然她问到自己的去向与意图,不妨就试探一番,看他们是否真心相助,还是虚情假意。
于是随口说道:“我欲去找我师父觉远大师和师弟张君宝,但不知他们如今身在何处。”
其实郭襄目前也是毫无头绪,不知该往何处去寻,只是随口向黄蓉一说,正好借此试探郭靖黄蓉。
黄蓉听后,心里顿时了然。那张君宝不是同杨浩大哥一同去了汴京吗?原来襄儿是打算去找他。
便忙从郭襄回道:
“为娘知道那张君宝在哪里,他如今在汴京王府上。”
郭襄一听,心中诧异,这黄蓉怎会知道自己师弟张君宝的下落,不知是真是假,莫不是骗自己?
但瞧她的神色,看自己的眼神满是爱恋与慈祥,倒不像是在诓骗。
反正自己目前也毫无头绪,既然她如此说,那不妨前去一试,看她说的到底是否属实。
于是忙回头谢过黄蓉,
“多谢您的好意,郭襄谨记了。”
说罢,礼貌地向黄蓉鞠了一躬,转身向着汴京方向走去。
而此时,汴京城内,因军师文天祥、陆秀夫,大将李庭芝等人得知杨浩同家人商议决定登基称帝之事后。
也不敢怠慢,赶忙从临安城寻来此前宋国的传国玉玺,好在忽必烈仓皇逃出临安之时尚未将其带走。
他们一同来到汴京,共同筹备杨浩登基之事。同时也定下了登基吉日,就在本月十六,也就是七日后。
于是众人不敢耽搁,杨浩带着军师文天祥、陆秀夫、李庭芝等人带着一众物资。
以及五位夫人、儿女、义父义母、各位师父家眷,浩浩荡荡向着中都城而去。
同时,安排了大宋各州郡守的一些官员,前往中都城,筹备新皇登基大典。
由于汴京城内物资众多,且汴京城作为大城,尚需有人在此镇守。
于是杨浩便命自己的大师父柯镇恶、徒儿张君宝在汴京城镇守,并派了一些武功高强之人加以辅佐。
五日后,郭襄长途跋涉,来到了汴京。很快便来到了新王杨浩的王府外。
正要进入,却被门前四位侍卫拦下。
“敢问姑娘,来找何人?”
郭襄礼貌回道:
“我想找张君宝,请问他在府上否?”
四位侍卫一听,他们并不认识张君宝。毕竟张君宝如今年仅八岁,且来此不久,故而不知此人。忙回道:
“姑娘怕是弄错了,府上没有叫张君宝的人。如今府上人员皆已去了中都城,筹备新皇登基之事。要不姑娘去中都城问问?”
郭襄一听,顿时心里凉了半截,难道那襄阳城的黄蓉欺骗了自己?
此汴京王府上竟无张君宝在此,心中不免有些犹豫,是走是留。
这时,负责镇守汴京王府的柯镇恶听到外面有动静,他虽双目失明,但耳朵灵敏,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察觉。
柯镇恶忙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向四位侍卫问道:
“你们几个在此嚷嚷,所为何事?”
侍卫见柯镇恶来了,不敢怠慢,忙躬身回道:
“柯大侠,此女前来,寻找府上一位叫张君宝的人。”
柯镇恶听了张君宝之名,自然是知道的,这乃是自己徒儿杨浩新收的弟子。
他见一个小女孩找张君宝,便忙问道:
“敢问姑娘,你是何人?为何要找张君宝?”
郭襄忙回道:“在下郭襄,来自少林寺,前来找张君宝师弟。”
柯镇恶一听郭襄之名,心中暗惊。郭襄?这名字不正是徒弟郭靖遗失的女儿郭襄吗?跟他的名字一模一样。
又听她说是来自少林寺,是张君宝的师姐,便心生慈祥之意,说道:
“姑娘,张君宝此刻正在府上,你随我来。”
说罢,柯镇恶便领着郭襄向府内走去。
郭襄进入府中,四处打量一番,只见府中有些荒凉,人气稀疏,看来还真是如四位侍卫所说,府中家眷都已去了中都城。
柯镇恶在前面一边走一边朝一个练功房喊道:
“君宝,君宝,有人找你。”
此时的张君宝正在练功房练功,听闻师祖柯镇恶唤自己的名字,便忙收功,向屋外走去。
忽然看到是师姐郭襄来到府上,不由得心中大惊。
“师姐,你怎么会来到这里?”
张君宝没想到师姐会专门找自己而来,忙迎了上去。
郭襄见到张君宝,也是高兴万分,忙给了师弟一个拥抱。
“君宝,师姐我可算找到你了。近日可好?”
张君宝也很是激动,忙回道:
“师姐,我在此地一切都好。师父和师祖他们都对我很好,不仅照顾我,还教我武功。”
郭襄一听师父,心中一动,难道师父觉远大师也在此处?赶忙问道:
“君宝,觉远大师现在何处?快带我去见他。”
张君宝一听,顿时有些伤感,他在汴京的这段时日,虽说一切都好,但闲暇之余不免会想起师父觉远大师,于是哽咽道:
“师姐,师父他……他死了。”
郭襄一听,如遭雷击,瞬间泪目,简直不敢相信。
“师父武功高强,怎么会死?师弟,你竟是骗我的,对不对?”
张君宝继续哽咽道:“师姐,是真的。师傅临死前,是我亲自陪在他身边,并给他送了终。
师父临终托付,让我拜新王杨浩为师,我这才来到了这里。”
张君宝这么一说,郭襄瞬间明白了,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师弟张君宝会在这汴京王府之内,原来是这般缘由。
想着此前师父觉远大师教自己武功,对自己的照顾,整整七年的点点滴滴,不由得一阵悲伤袭来,仰天痛哭。
“师父,师父!……”
哭了一阵之后,郭襄忙对张君宝说:
“师弟,我想去师父坟前,给他老人家上坟,见他最后一面。”
张君宝忙道:“师姐,师父的坟墓距此约有八百多里,恐怕得些时日才能走到。”
郭襄一心念着师父,哪管得了那么多,忙回道:
“君宝,无论多远,师姐我都要去。到他坟前祭拜。”
这时张君宝瞧了一眼一旁的柯镇恶,毕竟自己目前在这汴京王府,一直是柯镇恶照顾自己。
若是与师姐出去,还需征得他的同意才行。柯镇恶似乎知道了张君宝的犹豫,也在等着自己表态做决定。
柯镇恶毕竟为人侠义,时常教育徒儿要懂得尊师重道。
如今他们的师父已然去世,一同前往师父坟前祭拜也是理所应当。便叹口气道:
“君宝,我答应你们前去。但是你们要记着,路途险恶,你们要保护好自己,快去快回。”
张君宝忙跪地一拜,
“师父,多谢您的成全,我们会保护好自己的。”
郭襄也忙同柯镇恶躬身拜谢,
“感谢前辈成全。”
于是便与张君宝一同出了王府,向着他们师父觉远大师的坟前方向走去。
时间很快到了十六号这一天,中都城内热闹非凡,犹如过节一般。
只因百姓得知杨浩今日要在中都城登基称帝,从此中都城变为王城。
故而城中百姓皆是欣喜万分,都在等待着这振奋人心的一刻到来。
杨浩在诸位军师、各地郡守的辅佐下,一切准备妥当,只待举行登基大典。
中都城的皇宫前,一片庄严肃穆又热闹非凡的景象。天刚破晓,金色的光辉便穿透云层,将整个皇城笼罩在祥瑞之中。
巍峨的宫门前,士兵们身着锃亮的铠甲,手持长枪,整齐排列,枪尖的红缨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他们身后,是夹道欢呼的百姓,个个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喜悦。
登基大典的高台搭建在宽阔的广场中央,由洁白的汉白玉砌成,雕龙画凤,尽显奢华。
台上,一张九龙金椅熠熠生辉,正等待着新皇的落座。
杨浩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向高台。他头戴十二旒冕旒,身着玄色龙袍,绣着的金龙仿佛要腾空而起,每一步都沉稳有力,尽显王者风范。
台下,军师文天祥与陆秀夫身着朝服,神色庄重,他们为杨浩出谋划策,助其成就大业,此刻眼中满是欣慰与期待。
大将李庭芝身披战甲,威风凛凛,单膝跪地,向杨浩表达着忠诚与敬意。
杨铁心和包惜弱站在一旁,杨铁心眼眶泛红,内心满是骄傲。
包惜弱则泪光闪烁,看着杨浩走到如今的高位,感慨万千。
江南七怪几位师父,朱聪折扇轻摇,眼中满是笑意;
其他韩宝驹、南希仁、全金发、韩小莹也都激动不已,为自己的徒儿感到无比骄傲。
郭靖和黄蓉并肩而立,郭靖一脸憨厚的笑容,眼中满是赞许;黄蓉则巧笑嫣然,为杨浩的登基感到由衷高兴。
杨浩的五位夫人,李莫愁一改往日的冷艳,身着凤袍,神色庄重;
华筝公主一身胡服与华丽凤袍相得益彰,眼中满是爱意;
穆念慈温婉浅笑,端庄贤淑;小龙女一袭白衣,清冷的面容上也浮现出一丝柔和;
瑞国公主赵凌萱娇俏可爱,兴奋地看着台上的杨浩。
杨浩登上高台,转过身,目光扫过台下众人,声音洪亮而坚定:
“今日朕登基,必当勤勉治国,保我江山社稷,护我黎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