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皇宫之内,谢太后和幼帝宋恭帝与众大臣在朝中,气氛凝重。如今国势衰微,即将亡国,纷纷为这危局而心生恐慌。
这一切祸端,皆因那贾似道的独断专行所致。众人皆将矛头直直指向贾似道,纷纷向太后请命:
“太后啊,臣等请求将那贾似道丞相之职革去,将他治罪!”
“太后,臣等愿听太后之命,定要将这搅乱朝纲的贾似道严惩,打入大牢!”
“太后,臣等愿意联名共同讨伐贾丞相。”
……
此前贾似道在朝堂之上作威作福,众人敢怒不敢言,如今大宋濒临灭亡,最后的一点兵马也被贾似道折腾殆尽。
至此,他们才不顾一切地联名上书,声讨贾似道。真真是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捶。
谢太后看着当今的局面,重臣皆已不再听命于丞相贾似道。
权力重心倒向自己,为了安抚众臣的情绪,便派人以皇帝口吻拟写一道圣旨。将丞相贾似道免除丞相一职,发配岭南。
逃往扬州的贾似道,深知此次大败,朝廷的最后一些兵马已被自己霍霍了干净,大宋江山岌岌可危,心中不免有些惶恐不安。
正在此时,忽闻府外有临安城的官员前来。贾似道听闻后,心中顿感不妙,暗想定是此次战败,朝廷派人前来问罪。
赶忙整理衣衫,出门相迎。只听得那官员高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丞相贾似道,任职期间独断专横,且此次丁家洲之战,指挥无方,致大败之局。特免去贾似道丞相之职,发配岭南,即刻启程!”
贾似道原以为只是朝廷稍加谴责,况且自己身为丞相多年,朝廷诸事皆在掌控之中。
哪曾想,如今太后竟下旨免去自己丞相之职,心中顿时勃然大怒:
“放肆!本丞相身为当朝丞相多年,虽有过错,来人啊!”
他刚要反抗,却见那朝廷官员身后,郑虎臣率领一众卫士迅速围上前来,将一副沉重的镣铐狠狠戴在了贾似道头上。
“丞相,请跟我们走一趟吧!”
此时的贾似道,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如今他身处扬州,而非临安,身边的亲信侍卫皆不在身旁,真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他妄图反抗,招来的却是卫士们的一顿拳打脚踢。瞬间觉得大势已去,不得已唯有委曲求全。
本想着发配岭南,那里还有自己的一些残党,或可寻得机会东山再起。可他这如意算盘却是打错了。
此次负责押解他的官员郑虎臣,其父亲曾遭受过贾似道的迫害,又怎会让他安然抵达岭南?
在这押解途中,不断地对贾似道百般折磨。还未到达押解之地岭南,贾似道便在途中受尽了非人的折磨。
最后竟被郑虎臣用大锤击打而死。自此,一代宰相贾似道就此领了盒饭。
与此同时,在汴京城里,陆秀夫一脸忧愁地坐着,一旁的杨浩也刚刚得知宰相贾似道在丁家洲大败的消息。
陆秀夫满面焦虑,说道:
“此次丁家洲大败,临安城怕是危在旦夕。杨将军,我此时甚是担心临安城内瑞国公主的安危。
此前在皇宫之中,公主曾救助过我等。况且她乃是大宋宋理宗的唯一血脉。如今她深陷困境,我想派人前去营救。”
杨浩听后,对陆秀夫知恩图报的行为甚是敬佩。况且,公主也是自己义父义母的救命恩人,自己欠她一份天大的人情。
当下便决定:
“陆将军所言甚是。那瑞国公主此前救过你和义父,此时她落难,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
事不宜迟,今日我便与陆将军一同前往临安城,前去营救瑞国公主。”
陆秀夫见驸马爷杨浩愿意同自己一同前往,心中倍感振奋。他深知杨浩武功高强,此次前去定能护公主周全。
于是赶忙回道:
“谢驸马!”
于是杨浩便带着陆秀夫,以及江南七怪两位师父朱聪和南希仁,告别了府中的几位夫人。
骑着骏马,一身劲装,四人快马加鞭,向着临安城疾驰而去。
忽必烈大军在丁家洲大败贾似道的宋军之后,一路势如破竹,直奔临安城。短短二日之内,便已兵临临安城下。
此时的临安城,因贾似道的大败,人心惶惶,一片死寂。谢太后自觉再做无谓的抗争也是徒劳,于是便携着年仅四岁的宋恭帝准备投降。
此时临安城的上空阴云密布,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谢太后面容憔悴不堪,眼中满是无奈与悲凉,她紧紧牵着幼帝宋恭帝那稚嫩且微微颤抖的小手。
宫殿之外,元军的旗帜在寒风中烈烈作响,士兵们个个身着盔甲,神情肃穆,气势汹汹。
谢太后迈着沉重如铅的步伐,缓缓走出宫门,幼帝懵懂无知地跟随着,眼中满是惊恐之色。
忽必烈高坐于骏马之上,眼神冷峻如冰,紧紧注视着这一切。
谢太后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双膝缓缓弯曲,跪下身子,将宋恭帝也拉着一同跪下,双手颤抖着奉上玉玺,声音带着无尽的颤抖说:
“大宋气数已尽,望陛下怜悯,保我朝百姓安宁。”
幼帝望着眼前这陌生且威严的忽必烈,吓得哇地一声大哭起来,那哭声在这凝重压抑的空气中回荡着。
忽必烈翻身下马,接过谢太后手中的玉玺,看着年幼的宋恭帝,心生怜悯之意。
他也不愿伤害这幼小的孩童,毕竟他还只是个孩子。
只是心中暗自叹息,大宋竟然将一国至高无上的权力交予一个年仅四岁的幼童手中,实在是令人费解。
如此皇帝,岂有不亡国之理?
他吩咐将谢太后与宋恭帝带回大漠,封宋恭帝为一个小小的郡主,不加杀害,也是向众人宣告忽必烈并非暴君,欲让更多的宋人前来归附。
同时,为防有意外发生,怕宋人武林中人在临安城内设有埋伏,故而他返回军帐之中歇息,派人将临安城皇宫团团围住,待整个临安城平静无波之后,再派大将驻守。
而此时身处皇宫之中的瑞国公主赵凌萱,因太后的主动投降,皇宫内暂时还算安稳,躲过了一场杀戮。
只是此刻的他们被囚禁在皇宫之中,不知忽必烈将会如何处置他们,每日心中惶恐不安。
她万万没有想到,此时杨浩正带着陆秀夫及两位卫士从汴京匆匆赶来营救她,也是此前她种下的善因,没想到在这危难时刻,竟然起了作用。
当天晚上,月黑风高。杨浩、陆秀夫及两位卫士悄然来到了临安城。四人趁着夜色,摸到了皇宫周围。
远远望去,整个皇宫被元军围得水泄不通,戒备森严。
杨浩轻声吩咐道:
“一人在此把风,其余三人随我入宫救人。”
于是杨浩派南希仁在此放风,自己与朱聪施展轻功,左右架着陆秀夫跃入了围墙内皇宫的屋脊之上。
陆秀夫凭借着记忆,指明公主所处的方向。
于是杨浩与朱聪护着陆秀夫在屋顶之上,身形如燕,几个起落,悄然来到公主所住的房间外,轻轻落入院中。
瑞国公主赵凌萱独自坐在雕花窗前,一盏孤灯在风中摇曳不定,昏黄的灯光将她的身影映在墙壁上,显得那般孤寂无助。
她身着月白色的罗裙,三千青丝如黑色的瀑布般垂落在身后,那张倾国倾城的脸庞此刻却满是惶恐与不安。
不知再过几日,元军会如何对待他们这些皇宫旧人。
这时,陆秀夫轻轻走到公主房门前,轻轻敲响房门。公主听到敲门声,心中甚是诧异,这半夜三更会是谁前来?不由得警觉地问道:
“谁?”
陆秀夫忙低声回道:
“是我,朝廷官员陆秀夫,公主请开门。”
公主赵凌萱听到陆秀夫的声音,突然想起此前陆秀夫夜晚曾救杨浩义父,自己曾为他解过围。
莫不是他来救自己了?想到这里,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丝庆幸,连忙轻手轻脚走到门边,打开房门。
但见几个蒙面之人,紧跟着便闯入了瑞国公主的闺房。顿时吓得瑞国公主花容失色,正欲大声惊叫。
陆秀夫忙用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要她不要出声。连忙拨开面具,跪地说道:
“朝廷官员陆秀夫前来救公主。”
公主这才发现,来人真的是陆秀夫,便忙说道:
“原来是陆大人,快请起。”
赵凌萱忙看向旁边几位,问道:
“陆将军,这几位是?”
“这位便是汴京之主杨浩。”
陆秀夫向瑞国公主介绍道。
杨浩听后,当即揭开了蒙面的面纱,露出了那俊朗非凡的面庞。
瑞国公主见后,不由得心中暗惊。她早已听闻过汴京之主杨浩的威名,以为是个年过半百长者,想着今日一见,竟然这般年轻俊朗,风度翩翩一美男子。
不由得心中小鹿乱撞,泛起层层涟漪,不觉脸上飞起一片红晕,忙微微欠身道:
“瑞国公主赵凌萱见过杨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