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王斌有骨气,想要力保大汉,狂澜于既倒。
而是,他知道一旦投降了,便再无活路。
朱高煦是皇帝的叔叔,徐闻的弟子,只要投降低头,就能换得平安。
可自己这些人呢?
叛逆之罪,可是在大明律里面记载得明明白白!
死,是最轻的惩罚!
王斌道:“陛下,我们并非没有胜算.......”
“行了!”
朱高煦摆了摆手,道:“实力悬殊太大,还打个鸟,赶紧投了!”
“......”
王斌身体发颤,有些怒其不争。
可现在主公已经选择投降,自己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还能怎么办?
难不成现在挟持了朱高煦,逼他抵抗到底?
对方虽然年逾四旬,但胳膊比自己的大腿还粗,怎么看自己在对方面前,就像小鸡仔一样。
本来投奔朱高煦,就是科场屡次失利后的一次投机行为,也就是赌博。
既然下了注,那就承受这赌输后果吧。
王斌率领着众谋臣,最后对朱高煦长揖到底:“臣等谨遵陛下旨意,和朝廷和谈。”
徐闻和朱瞻基还在商量下一步行动的时候,张辅来报,说城中射出投降文书。
朱瞻基接过一看。
没错,是王斌的字迹。
最后还没忘了自我掩饰一番,说什么仰慕王化,放弃抵抗,愿意投降。
甚至还认不清形势,提了一堆要求,还得保证他们这些投敌官员的安全。
“败军之将,也敢提要求!”
朱瞻基冷哼道。
这样一说,徐闻心中明了,下令道:“神机营准备,再轰一轮!”
刚刚战场厮杀完的徐华,又返回自己的位置,开始爽火炮了。
这种两头都占便宜的行为,让张辅都忍不住了,调侃道:“贤侄啊,要不我们换换,五军营你来带,我去神机营,只要你点头,我就去找陛下,绝对换过来。”
徐华很清楚,这通炮说不定就是此次平叛的最后一战了。
本来大家摩拳擦掌,远道而来,准备迎接一番大战,好好地捞点军功的。
但谁也没想到,在靖难,北伐都勇猛无敌的朱高煦,居然会这么拉胯。
算上围城,对战,才两天的时间,就没了。
那神机营的职位万万让不得,徐华嬉皮笑脸答道:“神机营那里又是巨响,又是烟雾的,不太适合国公爷,您还是坐镇中军最好。”
张辅点了点他:“你这小子,求我让你当骑兵先锋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觍着脸,说什么张伯父让我这一次,一定会记住这个人情的,这么快就认账了?”
张辅催促道:“快点啊,现在到你兑现人情的时候,不要有事求就张伯父,没事就变成国公爷。”
“哦,人情啊,下次一定会还的,不聊了哦,城内那些叛贼惹陛下不高兴,我们得帮着教训一下啊,再迟,等会儿陛下连我贸然出击的事情,都一并处理,那就糟糕了。”
徐华装傻充愣赶紧溜了,再留下去,真要被这个老狐狸把位置抢走。
他当然知道这次讨逆的好处,自己一个人占了大头,但机会那不是自己争取的吗》
谁叫自己有个好爹,不管是暗卫,五军营,神机营都愿意听从自己指挥,那就是自己应得的。
战争之神再次怒吼。
经过上一次的炮击,神机营手里有了更准确的数据,已经把精确度提升到滑膛前装炮的一个巅峰,几乎将城墙上的所有突出物一扫而空。
四个城门都不用破了,直接轰塌,形成一个斜坡。
徐闻看了下战果,点了点头。
这样的准头已经不错了,就是目前有些技术难题没有攻克,热气球还没有造出来,没法进行跨射校准。
否则朱高煦那个王宫,还有城内那些反贼头目的房子,都会一一标记,一个都逃不了。
大炮最狠的一点,就是你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两百多门轻重火炮,已经足够将不大的乐安州团团围住,打得人连抬头都不敢。
一直到炮火间歇期,四面城墙上竖起无数的白旗。
被炮弹爆炸的冲击波,震的狗啃屎的王斌,连脸上的磨出的血痕都来不及擦拭,大声指挥道:“快点,有什么白色东西都举起来!”
他实在不想再挨一轮炮击了。
朱高煦仿造的虎蹲炮,就是他仿造监制的,知道火炮威力不错,只要使用得当,可以造成巨大的杀伤。
但王斌从没有想过,火炮的威力能大到这种程度。
三尺厚的青石,被一炮轰烂。
全部青石砌成,糯米汁胶连的塔楼,也扛不住十几门炮的连续轰击,被活生生地击垮。
特别是那开花弹,目光所及,全是火焰和碎石。
王斌亲眼看到一名亲卫,全身重甲,直接被飞溅的碎石砸的满脸开花,当时就没了气息。
在城墙之上,他见识了什么叫作真正的人间地狱。
这种情况之下,其他什么条件他都不想谈了,只想赶紧投降,给自己一个痛快。
自己的家小都还在城中,如果再闹什么幺蛾子,就怕朝廷的军队把炮火延伸到城中。
那么多白旗,徐华哪怕再心痒痒,也只能下令停火,并且禀告朱瞻基。
等炮火停息后。
被亲卫保护在城墙耳洞内的朱高煦,把其他人推到一边,从地上捡起一根麻绳,递给王斌。
一边卸甲,一边说道:“把我绑上送出去吧,至少能护得你们周全。”
“陛下,让我们兄弟掩护你再冲一次吧,只要能够冲出重围,属下知道一个渔村,能够让陛下出海,远走他方,定有东山再起之日。”
看到这时还对自己不离不弃的亲卫,饶是朱高煦这种性格暴戾之徒,也忍不住闭着眼睛仰天长叹。
“是朕辜负了你们!误了你们啊!”
亲卫们纷纷跪倒,哽咽道:“陛下供我们全家衣食无忧,小儿还能读书,有长进,我等唯有以命相托。”
朱高煦摇摇头道:“事到如今,天下之大,已无我容身之处,每年四海商会的分红你们也知道,那么大笔钱,据我所知,只是他们利润的九牛一毛,由此可见,不管是郑和还是四海商会,已经在海外站稳脚跟,你哪怕是上船出海,也没有容身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