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同样想不通的司马懿还是沉声道:“陛下勿忧,据臣所知,刘琰虽有口舌之利,往日却没有任何从军战绩,在蜀国那边虽然是伪车骑将军也不过是个徒有虚名之辈,便是他在营中,也不足为惧,倒是正好打破大营。只是若诸葛亮不在营中,怕是他另有谋划,须尽早准备。”
曹叡咬了咬牙,心中虽有些不安,却依旧强作镇定,喝道:“不管诸葛村夫有什么谋划,今日定要攻破这蜀军大营,挫一挫蜀军的锐气!传令下去,营中不过是些断后部队,诸葛亮虽然不在营中,抓住刘琰者同样赏千金!各部加快进攻节奏,务必在半个时辰内破营!”
魏军的士兵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理多少有点复杂,虽然奖励缩水,不过营中没有诸葛亮就说明蜀军的战斗意志不会太强,打破大营的概率更大,再说千金也是钱,所以他们在各自的军官的带领下继续攻打蜀军营地。
而此时汉军大营内,陈式看到“刘”字旗升起,心中顿时涌起一股热血。他知道陛下这是不再隐瞒自己的存在,而且表示要跟将士们一起坚守大营。他随即振臂高呼:
“将士们,昔日先帝赐下诸多良种灵药,又让郎君们送来兵甲粮草,如今更是亲临人间与我等同在,我等应当如何?!”
汉军士兵们听闻,士气大振,由于没有事先演练,所以回答有些五花八门,但最后却汇聚成同一句话:
“杀!杀!杀!”
不少人原本稍显疲惫的身躯再次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手中的长枪、环首刀挥舞得更加迅猛,将试图突破的魏军死死挡在营寨之外。
在大营的另一侧,姜维正率领着麾下骑兵在营内待命,由于营地狭窄,迷当已经让所有羌人骑兵换上了弯刀——姜维告诉他这次没有骑射的机会,若是魏军真的冲进营地,他会亲自带队冲锋,迷当必须掩护他的侧翼,防止枪骑兵们因为转向不及而被魏军侧击。
迷当因为思维简单,所以只会回答好——在这个羌人部落首领看来,既然跟着姜维能打胜仗,就能一直赢下去,所以反而没什么心理压力,但是姜维本人眺望战场的局势,心中还是有点忐忑,毕竟丞相的计划是尽可能吸引魏军攻打营地,等到魏军全部渡过沣河后,再发信号让先行一步的五虎上将从设伏地点赶来夹击敌人。
由于附近都是平原,所以很难隐藏大军,因此先行出营的数万大军甚至是兵分五路在不同地方设伏的,等魏军开始攻打汉军大营,这些汉军才开始通过对讲机得到消息开始行动。
而且其中只有张飞和马超带领的汉军以骑兵为主,关羽、赵云、黄忠带领的则是混合部队,相对而言速度要慢一些。
为了给这些部队筹集马匹,就连吴懿和阳群那边的马匹都几乎被抽调一空,只有少数将领能保住自己的马,如果是常规情况下,哪怕是丞相领军都很难做到这点,也只有先帝现世才能做到了吧?
姜维又想起了先帝——这么称呼可能有点不合适,或许应该叫太上皇或者汉中王(跨时空支援已经让这条三国时间线的人们在称呼上有些麻木了),汉中王见到自己的时候似乎非常高兴。
回想起汉中王初见自己时那满是欣赏与喜悦的目光,姜维有一种错觉,对方不是在看年轻的征南将军,而是在看另一个人,说起来可能有些逾越,不过他觉得对方看自己的眼光跟丞相当初看到自己时候的表现一样。
他微微晃了晃脑袋,将思绪重新拉回战场。此时,营外喊杀声震天,魏军的攻势愈发猛烈,每一波冲击都像是要将汉军大营连根拔起。
于是姜维握紧了手中的长枪。
假如关将军他们不能及时赶来,我就是汉中王和丞相面前最后的盾牌。
魏军并不知道汉军营中的变故,倒是曹叡传令营中并没有诸葛亮,只是个会鼓弄唇舌的刘琰后大部分魏军都信心满满,攻势如潮,仿佛下一刻这座汉军大营就会被打破。
就在曹叡觉得再努把力就能打破这座营地,抓住之前辱没父母的刘琰的时候,另一名魏军探子飞驰而至,满脸焦急地冲到曹叡面前,翻身下马,总算他还顾及礼仪,没有大吼大叫而是单膝跪地禀报道:“禀陛下,南边突然出现一支蜀军骑兵,正向我军左翼袭来!约五百之数!”
听到前半句的时候曹叡几乎把手中马鞭几乎要捏出痕迹来,但是等听到五百这个数字的时候他还是放松下来,并在心中感慨真是自己吓唬自己。
这位年轻君主的眉头就这么舒展开来,连带着腰间玉佩都发出轻响:“这必然是蜀军被张将军阻拦,无法大军来援,因此拼凑出军中骑兵想要实施分兵袭扰之策,不足为惧。”
他甚至还冲着司马懿笑了笑:“骠骑将军,这是蜀军技穷了,他们若是真有伏兵,就该从我方后方包抄,我军骤闻后路被断,定然会一时不察影响军心,如今匆忙从侧翼前来,不过是飞蛾扑火。”
陈群闻言眉头一皱,看向司马懿,见对方不打算说话,不得不咳嗽一声:“陛下言之有理,不过臣有一事不明,若是蜀军大营中是诸葛亮坐镇,蜀军不顾一切来援尚可理解,可如今挂的是刘字旗,诸葛亮会为了刘琰就这么浪费宝贵的骑兵么?”
司马懿见陈群开口,也只好无奈跟上:“陛下,此事恐有蹊跷。蜀军骑兵虽少,但此时突然出现,恐怕是诸葛亮设下的伏兵。臣担心他正坐镇某处调度兵马,若不加以防备,恐有后患。”
两位大臣的委婉劝诫让曹叡脸上有点挂不住,他不得不摇头道:“两位爱卿多虑了。蜀军骑兵不过五百,岂能撼动我大军?传令下去,后军分出三千人马,前去拦截那支骑兵,其余各部继续攻打大营,务必在半个时辰内破营!”
司马懿见曹叡心意已决,只得点头应诺,但心中隐隐感到不安。他总觉得,诸葛亮的谋划绝不会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