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议结束后,白宏盛带着几个下属再次跟着张弛进入了后者的办公室。
女秘书柳胜男今天换了件靓丽的白色连衣裙,她刚在办公室外的小厅里坐下,就听到张弛的吩咐声:
“小柳,老样子,五杯花茶加冰。”
办公室内,张弛端坐在办公桌后,静静地翻阅着手中的各类报表。
白宏盛一脸羞愧的坐在张弛对面,显然这次张弛吩咐的活他没干明白。
报表显示,在约翰人发表认怂声明前的这几天,尽管市场中的恐慌情绪不断发酵,但债券价格仍未探底。
看到报表最后,截止联合王国发表声明前,债券价格最终稳定在了92刀的价格,距离心里预期甚远,张弛的神色却没有半分慌乱,反而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看来,倒是我小瞧了这天下英雄啊...”他放下文件,轻轻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哈哈哈哈...”
白宏盛和其他几个下属面面相觑,不明白张弛为何突然笑出声。
白宏盛:“最新的消息,由于联合王国的外交大臣的声明,现在金融市场的债券价格已经快速拉升,重新稳定在101刀左右,各类企业的股票价格更是有一波反涨....”
“抱歉,这次没能抄底,咱们最后只在83刀的位置回购了不到120万刀的债券...”
“这次的事,不怪你...陈老大,果然还是那条硬汉。”张弛目光深邃,好似喃喃自语,“有这样的人支持,咱们输不了啊。”
最终,虽然有部分商人由于恐惧,在低价抛售债券和一些企业的股份。
但也有以南洋陈老大为首的一批商人,还有南洋张家本身,他们坚定的支持安民军的事业,遇到低抛的他们就买,这导致债券和部分股份的价格还没探底,就又被拉升了上来。
张弛的抄底计划没能成功,但他却更加兴奋了。
“得道者多助啊!好了,不谈这个了,毛子拿了一套年炼化能力80万吨的炼油设施抵账,你们看看在仰光新建个炼油厂怎么样?”
-----
大洋对面,弗吉尼亚州,兰利,白鹰合众国战略情报局(oSS)总部。
情报处办公室内,空气沉闷,只有钟表“滴答滴答”地走着。
处长杰森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一份最新的情报报告,眉头越皱越紧。
“关于约翰人提到的,安民军装甲部队居然装备了合众国最新型号的长管谢尔曼坦克一事,你的调查结果是——确有其事,但坦克来源不明?”
办公室内一片死寂,站在他面前的手下们大气都不敢出。
突然,“啪!”一声脆响,杰森猛地将报告拍在桌子上,震得装满咖啡的马克杯都跳了一下。
“来源不明?!”他火冒三丈,怒目圆睁,扫视着几个情报官,“不明就去查!你们都是只吃白面包的饭桶吗?难道还要我手把手教你们怎么做情报工作?”
手下们低着头,没人敢接话。
其实,这事对白鹰来说,真的重要吗?
一点都不重要。
整个二战期间,白鹰一共制造了超过4.9万辆谢尔曼坦克,光是援助毛熊的就有几千辆,更别提给了其他欧罗巴盟友如大波波、高卢、约翰等国多少。
至于官方批准的、通过史蒂文森走正规流程援助安民军的,也超过了60辆。
至于由于‘管理混乱’,‘意外’流入安民军手中的,杰森估计恐怕也有几十辆。
反正史密斯专员到处都是嘛,你拿我也拿,大家拿才能都放心嘛。
现在无非是张弛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几辆最新型号的长管谢尔曼。
这其实就是个小事。
真正的大问题是,联合王国为这事向合众国发来了外交照会,这让罗大统领觉得战略情报局工作不利,这就很危险了。
于是,工作不利的黑锅就一路传递,最后,全砸在了杰森头上。
想到这,他不禁在心里骂了一句:
“妈的,臭老头子,就知道甩锅!”
他嘴里说的是战略情报局局长多诺万。
这位局长老爷,平日里最擅长的就是在罗大统领面前邀功,一旦出了乱子,就让下面的处长们背黑锅。
这回又是一样的套路,功劳都是局长的,锅都都是他这个处长背,多不爽啊。
杰森黑着脸,刚想点燃手里的香烟,就听见一个小心翼翼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可是...可是...,咱们的人手多数都是白人啊...”
战略情报局的白人间谍,在欧罗巴、北阿非卡、甚至加勒比海一带都能畅行无阻,但在安民军的地盘上,他们实在是太显眼了!
目前密支那等大城市内,生活的白人除了意呆来的专家,就是少数在勃固有投资的洋行的工作人员,加起来不超过1000人,全部都是登记在册的。
一个陌生的白人在密支那城的市场上大摇大摆的转悠,还摆出一副四处打听的样子,谁看了不觉得可疑?
就算披着个土生白人的假身份,可那股浓浓的“老外”气息,怎么也藏不住啊,太扎眼了。
手下继续抱怨:“光是上个月,咱们就有5个同事被安民军礼送出境了!下落不明的也有3个...至于失联的线人,更多!”
杰森从口袋里掏出了打火机,用两根手指捏住,在手里转着,心烦意乱。
“光是上个月,咱们就有5个同事被安民军礼送出境了,下落不明的也有3个,至于断了联系的线人就更多了。”
安民军的反间谍工作未免也太严密了吧?
这可比欧罗巴那些反纳粹游击队厉害多了!
杰森却是忘了,拿着绿钞票和武器的情报局特工在那些游击队眼里就是‘天使’,想搞渗透还不容易。
可这招在已经稳定的勃固核心区就不好使了。
渗透东南亚的绊脚石计划一直是由他本人负责的,现在在安民军这里吃了瘪,搞不到情报,他这个负责人肯定是难辞其咎的。
“那...多花点钱收买当地人呢?”杰森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最常见、最有效的办法,“预算不够的话,我去向多诺万局长申请,搞情报就不能怕花钱嘛!花点,多花点!”
然而,手下的脸色更难看了,就像便秘了一样:“咱们在当地收买的线人,平均活动时间是21天,之后就会失联。”
杰森:“......”
“安民军的反间谍工作实在是太到位了。”手下苦笑道。
“就没有那种,能活得久一点的线人吗?”
“倒是有一个,代号‘三角铁’的,已经活动了好几个月...不过,这家伙每次提供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要价还极其高!”
“比如呢?”
手下翻了翻手里的文件:“比如,安民军的军营里,伙食比约翰军好,炊事班的米饭质量特别高...”
“???”
杰森的嘴角狠狠抽了一下,眼里写满了怀疑。
“这听起来像是...”他眯起眼睛,咔嚓一声翻开手中的不锈钢打火机,又咔嚓一声合上。
手下尴尬地咳嗽了一声:“像是个地道的二五仔?”
杰森叹了口气,这种“专业吃钱”的假线人,他见得太多了。
可问题是,这地方情报太难搞了!
“算了,管他是人是鬼。”杰森最终做出了决定,“他不是要钱吗?那就砸钱。让他在当地多发展点线人,多收集点有用的情报。”
手下迟疑了一下:“可是,如果他只是个骗子呢?”
杰森冷笑了一下,眼神意味深长:“那就看他能骗多久了。”
情报战,从来都是长线战斗。
杰森可以断定,接下来几年,自己都要和张弛手底下的情报机构斗智斗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