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布政司下辖诸府县,本是一片繁华景象,却因燎原军的兴起而陷入动荡。
林渊率领着十三万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向河南进发。
先锋王勇,勇冠三军,率领三万先锋军一马当先。
他们的目标,首先是河南布政司下辖的汝宁府及其周边十多个县城。
汝宁府,地处河南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周边的县城星罗棋布,犹如众星拱月般拱卫着汝宁府。
王勇的先锋军一路猛进,如疾风骤雨般迅速抵达汝宁府边境的一座小城——确山县城。
确山县城虽小,但其守军却深知责任重大,奋力抵抗。城墙上,箭矢如雨般射向攻城的燎原军。
然而,王勇身先士卒,手持长枪,亲自指挥攻城。他的士兵们架起云梯,不顾危险地攀爬城墙。
一番激烈的厮杀后,确山县城终因寡不敌众,城破投降。
王勇并未因这小小的胜利而停留,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继续挥军向前。不久后,在汝宁府城外,他们遭遇了朝廷的主力部队。
此时的汝宁府,城墙高大坚固,朝廷军队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且占据有利地形,易守难攻。
王勇站在阵前,望着眼前严阵以待的朝廷大军,心中明白这将是一场恶战。
但他毫不畏惧,毅然下令士兵们发起冲锋。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双方士兵短兵相接,展开了殊死搏斗。
王勇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手中长枪如龙蛇飞舞,所到之处,朝廷士兵纷纷倒下。
然而,朝廷军队的抵抗异常顽强,他们凭借着城墙的优势和精良的武器,一次次击退燎原军的进攻。
王勇的先锋军渐渐陷入苦战,伤亡不断增加。
就在这关键时刻,林渊率领的中军赶到。
林渊骑在高头大马上,望着陷入困境的先锋军,神色凝重。
他当机立断,立即下令张猛、李毅率领中军主力投入战斗。
中军的加入,如同给燎原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一时间,战场上局势逆转。
燎原军士气大振,奋勇杀敌。朝廷军队没想到燎原军的后援来得如此之快,开始有些慌乱。
张虎、百里风率领的两万骑兵趁机从侧翼杀出,如两把利刃般插入朝廷军队的防线,对朝廷军队形成包围之势。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朝廷军队终于抵挡不住,大败而逃。
林渊并未下令追击,而是让大军就地休整,巩固防线。
他深知,这只是河南战场的第一场硬仗,后续还会有更激烈的战斗等待着他们。
在攻下汝宁府及周边十多个县城后,林渊忙着安抚百姓,恢复生产,稳定局势。
就在这时,他收到了林风从山东送来的急信。
信中详述了林风在山东遇到牛继宗率赵昀的十万大军来平叛的经过。
林风设下埋伏,成功击杀牛继宗七万大军,如今牛继宗只剩三四万残军。而在关键时刻,赵昀率三万兵马回援,林风在信中询问如何对待赵昀这个燎原至尊的故人。
林渊看完信,眉头紧锁。赵昀的身份特殊,他既是朝廷官员,又是燎原至尊的故人,处理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林渊深知此事的复杂性,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思考良久。
燎原军的燎原至尊实则正是秦王杨起。
杨起蓄意组建燎原军,以此搅乱天下局势。
他刻意隐匿于幕后,耐心等待时机成熟。待那时,便挥军攻入京城,实现改朝换代的大计,
进而登上九五之尊的皇位,君临天下。至于赵昀,这位被杨起看好的优秀将领,杨起一心想将其招至自己的麾下 。
最终,林渊决定先写信给林风,让他以防守为主,暂时按兵不动,避免与赵昀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同时,他立刻又写了一封信,派人快马加鞭送往秦王杨起处,信中详细询问下一步该如何对待赵昀,是拉拢还是剿灭。
安排妥当后,林渊叫来王勇,分兵五万交给他,说道:“王勇,如今汝宁府已下,但河南之地广袤,不可懈怠。
我命你率领这五万大军,去进攻南阳府。
南阳府乃河南重镇,若能拿下,我军在河南的根基将更加稳固。此去务必小心谨慎,不可轻敌,攻下南阳府后,允许你自行进军其他诸府!”
王勇躬身行礼,坚定道:“末将谨遵将令!定不辱使命!”
言罢,他接过兵符,点齐五万大军,向着南阳府进发。
且说京城之中,秦王杨起收到林渊的信后,深知此事重大。
他立刻召集阴无咎、端木诡法等心腹商议对策。
众人齐聚在秦王的议事厅中,气氛凝重。
杨起将林渊的信递给众人传阅,说道:“如今林渊在河南进展顺利,但赵昀之事却成了一个难题。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是拉拢还是剿灭?”
阴无咎率先开口:“王爷,赵昀身为朝廷官员,若拉拢他,恐他身在曹营心在汉,难以真心为我们所用;
若剿灭他,一来他武功高强,恐不易对付,除非王爷亲自出马,否则其他人恐怕降伏不了赵昀!”
端木诡法沉思片刻后道:“依我之见,拉拢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如今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赵昀在军中也有一定威望,若能将他拉拢过来,不仅能削弱朝廷的力量,还能为我们所用。
我们可以许以重利,承诺给他更高的地位和权力,让他为王爷效力!”
其他人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支持拉拢,有的则担心赵昀不可靠,主张剿灭。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杨起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发言,心中也在权衡利弊。他深知,这个决定将影响深远。若拉拢赵昀成功,燎原军与朝廷之间的力量对比将发生重大变化,他们的大业或许能更顺利地推进;但若决策失误,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料的后果。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杨起终于下定决心。他缓缓说道:“各位所言都有道理。如今局势微妙,我们不能轻易树敌。
赵昀之事,还是以拉拢为主。但在拉拢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防范措施,不可掉以轻心。
本王会修书一封给林渊,让他设法与赵昀接触,传达我们的诚意,许以优厚条件,争取将他拉拢过来。”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杨起立刻提笔写信,详细阐述了拉拢赵昀的计划和条件,派人送往河南林渊处。
在河南战场上,林渊收到杨起的回信后,立刻按照指示行事。
他一边安排人手与赵昀接触,一边密切关注着王勇进攻南阳府的进展。
王勇率领五万大军抵达南阳府后,并未急于进攻。
他深知南阳府的重要性和防守的严密,于是先派出探子,详细打探南阳府的城防部署、兵力分布等情况。经过几日的侦查,王勇心中有了底。
他召集众将,制定了详细的攻城计划。夜晚,月黑风高,王勇下令攻城。士兵们悄悄地接近城墙,架起云梯。
在夜色的掩护下,他们迅速攀爬城墙。然而,南阳府的守军早有防备,城墙上顿时燃起无数火把,箭矢和石块如雨点般落下。
王勇见偷袭不成,果断下令强攻。一时间,喊杀声再次响彻夜空。燎原军的士兵们奋勇向前,不顾危险地冲向城墙。王勇亲自在阵前指挥,激励着士兵们的士气。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燎原军终于攻破了南阳府的城门。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与朝廷守军展开了巷战。经过数小时的激战,南阳府终被燎原军攻克。
随着南阳府的拿下,河南大部分地区已被燎原军掌控。林渊在占领的城池中,积极推行一系列政策,安抚百姓,恢复生产。
他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严惩贪官污吏,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百姓们纷纷称赞燎原军是仁义之师,愿意为燎原军提供帮助。
在这一系列的征战与决策中,燎原军在河南的势力逐渐壮大,而围绕着赵昀的拉拢行动,也在悄然展开。天下局势,正随着这各方势力的博弈,逐渐走向一个未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