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半个多月蒲元给大象配上了前置的甲胄,也给阿奴噶和三名弓手配上了甲胄,阿奴噶是犀牛皮甲,很是厚实,驭手很重要,也更容易被攻击,三名弓手因为有可能需要参加冲击敌阵,他们的盔甲双层甲,内穿皮甲,外套藤甲,胳膊除外,胳膊需要保有灵活性,其他部位包括头部、腿脚都有了保护。弩手只有薄皮甲,半身甲,他们不需要凑近敌人,不需要额外制作。三名弩手和三名弓手经过训练至少已经能适应各自的平台位置。
又过了半个多月突然来了一场大雨,大雨下了整整两天,差点就涝了,而且大雨过后气温就再也没提上来,仿佛夏天直接迈进了冬天,省却了秋天这个步骤,对秋收有些影响,特别是怕冷的水稻,对小米这些不怕冷的就没多少影响了。
我这才想起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小冰河期,从汉末(大概是黄巾起义时)到唐初(大约是李世民那个时候),中国经历了一次几百年的小冰河期,北方特别的冷和干燥,这也影响了历史进程,北方、东北、西北的各个少数民族不断向南迁徙,汉族差点灭族,直到唐太宗后才进入一个温暖期,大唐盛世其实也是建立在天气基础上的,没有温暖的气候就没有汉人的复苏!而现在就是这段寒冷期的起始期,中原地区已经死掉了大量的汉族人口,那里已经变得比以前寒冷很多,四川盆地情况要好的多,四川盆地被高山保卫着,阻止了冷空气的侵入,这也是自秦开发此处后第一次的蜀地崛起。我所在的南中地区情况更好一些,南中更靠南,而且南中就是云贵高原,即使冷空气侵入了四川盆地也难以冲上高原,但终究小冰河期是全球的气候变化,南中自然也受到了影响,比如去年的大旱以及今年秋天的消失就是体现,变冷和变干是大势所趋!
只希望这样的变化慢一点,不要太快,人的适应力是有限度的!
原本我还想着夏天太热,准备让蒲元以后多准备些藤甲,那玩意足够凉快,特别是在里面只穿薄麻衣或者不穿衣物的时候,那是相当的凉快,今年夏天许多的郡兵就只穿了藤甲,舒服的很!现在想来还是算了,皮甲更暖和,四季都可以穿,带毛的熊皮甲(包含熊猫皮)还是要多准备一些,冬天的问题比夏天的要大一些,毕竟冻死比热死要可怕的多!
大雨过后有一个星期吧,我正准备做点什么的时候,我就接到了一个大大的坏消息,天竺(古代印度)方向的商队再次被袭,商队又损失了几辆货车,这几辆车是队伍尾部的几辆货车,货物价值比较低,有一车还是商队的食物储备,商队很是挨了几天的饿,这些还算小事,护卫队的人员损失很大,死了一半多的护卫人员,比上次的袭击死的更多。还是骠人,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伙人,他们这次也没讨到好,他们来了差不多两千骑兵,留下近一千尸体撤走了,只收获了几车货物,没抢到任何一匹马。我的货车挡板和大弩、长兵器这次起了极大的作用,这也证明车阵可以很有效的阻挡骑兵和消灭骑兵!
看来是时候解决一下骠人的问题了,他们无休止的骚扰会破坏掉我的行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