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创在大权在握以后,对于陈武时期的臣子十分不满,觉得他们是酒囊饭袋之徒,尸位素裹之辈,他开始向他们出手。
陈创并没有向高官出手,而是向一个边疆县令下手,他看到县令写的公文,命令手下侍卫将他带来。
县令来到陈创面前,跪在地上对陈创道:“大王,你叫我来有什么事情吗?”
陈创道:“你是你的县有旱灾,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县令晏华道:“此事千真万确,不敢欺瞒大王。”
陈创道:“好了,这件事我知道了,我会安排人前去赈灾,你就放心好了。”
晏华道:“大王心怀慈悲之心,是百姓之福,我在这里代城内的百姓谢过大王。”
陈创道:“这是我应该做的,你不必谢我,如果没有什么事情,你就回去吧,城内的百姓还等着你主持大局了。”
晏华道:“那我走了。”说完离开了这里。
陈创对身边的侍卫道:“你偷偷跟他回去,看看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侍卫道:“好的,大王。”
晏华来到了一个客栈,侍卫跟着他来到了客栈外面,还没等他靠近,就被什么东西砸晕了。
一个膘肥体壮的男子来到侍卫背后,一个手刀砍在侍卫后颈,侍卫晕倒在地上。
男子名叫田径,道:“你也太大意了,如果不是我发现了他,我们的事情就暴露了,如果下一次还是这样,你就去给他作伴吧。”
晏华缩了缩脖子,道:“我会注意的,不要再有下一次了。”
田径道:“希望你说到做到。”
城内的几个大家族的家主聚在一起,他们决觉得陈创就是一个毛头小子,根本没有资格领导他们,他们决定关起门来自己当家做主。
他们开始修建城墙,本来城墙只有不到一丈高,为了能够挡住陈创的进攻,他们将城墙修建到三丈,为了快点完工,他们是男女老少齐上阵。
看到云中城修建城墙,其他的城池纷纷效仿,在将城池修建好以后,他们在城内放了大量的粮食。
整个代郡都脱离汉国的控制,陈创得到了这个消息,知道如果不加以制止,局势会就像恶化,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陈创坐在王座上,对下面的众人道:“谁愿意领兵出征啊?”
众人鸦雀无声,陈创道:“没人愿意领兵出征吗?”依然没有人回应。
陈创知道他们没有把自己当回事,他急需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他决定御驾亲征。
陈创道:“既然你们都不愿意出征,那我只好亲自上阵了。”
朝堂上的文臣武将齐声道:“大王,这万万不可啊,一旦你有个闪失,汉国又该何去何从,如果没有人领兵出征,那就不了了之吧,毕竟代郡蛮荒之地,如同鸡肋一般。”
陈创道:“代郡虽然地广人稀,但是有优良的马场,如果被敌国占据,他们得到了优良的马场,对于我们的危害更大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啊。”
大臣们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不能打,陈创看到他们不支持自己,并没有听从他们的意思,而是执意攻打代郡的叛军。
陈创召集全国的兵力,总计十万余人,对这些士卒道:“代郡的人不服管教,想要割据自立,你们愿意吗?”
十几万人异口同声道:“不愿意。”
陈创看到士气可用,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让太监给每人倒了一碗酒,然后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将碗扔在地上,发出咔擦的声音。
十几万大军也这么做,摔碗的声音此起彼伏,陈创带着大军出发了。
陈创从长安城出发,带着大军穿过北地郡,来到了代郡,他并没有将十几万大军全部带走,只是带走了十万大军,剩下的几万大军驻守大本营。
面对神兵天降的陈创,代郡的叛军没有防备,被打的溃不成军,叛军首领被官军抓住,带到陈创的面前。
田径道:“大王,都是晏华蛊惑我啊,我对大王忠心耿耿啊。”说完泪流满面,一副蒙冤受屈的模样。
晏华向田径吐了一口痰,道:“真是一个软骨头,为了能够苟活,居然睁眼说瞎话,造反是大家伙一起商量的,什么时候变成是我一个人的主意了。”
田径道:“望大王明察,我说的话句句属实,没有半句虚言。”
陈创看到他们狗咬狗,露出轻蔑的笑容,道:“你做过的事我一清二楚,你就不用再狡辩了,我会依照法律规定处罚。”
田径瘫坐在地上,双眼无神的看向远处,晏华道:“站起来,不要向一个懦夫一样惹人耻笑。”
田径破罐子破摔,道:“都死到临头了,别人怎么看和我有什么关系。”
陈创知道造反的人很多,如果将他们全部处死,代郡的人肯定会降而复叛,可是如果放过他们,想要造反的人看到造反没有惩罚,肯定也会效仿,到时候造反的人会越来越多,自己肯定会忙的焦头烂额。
陈创决定只诛杀几个领头的,对于跟着他们造反的人就不多加责罚了。
晏华和田径以及造反的几个家族,被抓到刑场上,大概有几百个人,他们对陈创道:“大王,我们是冤枉的,你就放过我们吧。”
陈创面不改色的看着众人,监斩官将桌子上的令牌扔在地上,刽子手将罪犯的牌子抽出,将酒喷在大刀上,伴随着一声斩,这些人的声音戛然而止。
陈创道:“这些人不配好好安葬,你们把他们扔到后山,让他们葬身野兽腹中。”
刽子手道:“大王,我们知道了。”
代郡的人的生活恢复了平静,赵地想要造反的人不敢冒头,生怕被陈创发现,毕竟他们也不想死啊。
陈创看到代郡的战事平息了,带着大军回到了长安城,经此一战大臣们对陈创刮目相看,不再把他当做毛头小子。
陈创看到大臣们尊崇的目光,知道他们对自己心悦诚服了,他的目的达到了。
陈创稳定了赵地以后,并没有马上收复失地,他决定养精蓄锐。
陈创和苏尽欢并肩作战,结下深厚的友谊,他让使者给苏尽欢送信,希望能够结盟,毕竟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信使累死了三匹马,来到了临淄城下,看到了巍峨壮观的临淄城,临淄城的百姓个个衣着华丽,精神饱满。
齐国的富庶远近闻名,信使本来以为是吹嘘,没想到是真的,他多么希望自己身在齐国,转念一想汉国以后也会像齐国一样的,哪怕自己见不到了,自己的儿子也能看到,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使者想要上前一步,被守城士卒拦住去路,士卒道:“你是什么人,想要干什么,还不快快从实招来。”
使者道:“我是汉国的使臣,我是抱着善意而来,希望你们能够让我见你们的大王。”
士卒道:“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你有没有什么证据啊?”
使者道:“我有汉王陛下的书信,信上盖着大王的印章。”
士卒道:“那你进去吧。”
使者道:“多谢军爷。”
使者进入城内,在士卒的带领下来到了宫里,被侍卫拦住了去路,侍卫道:“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啊?”
士卒道:“这个人奉汉王的命令,想要见我们的大王。”
侍卫道:“就算是这样,我也要搜查一遍,以免他携带武器伤害大王。”然后将使者全身上下摸了一个遍,确定没有凶器,就放使者进去了。
使者来到了宫里,看到了苏尽欢,苏尽欢道:“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使者道:“我是奉汉王陛下的旨意,和齐王陛下结盟而来,不知道齐王意下如何?”
苏尽欢道:“这件事放在一边,你们汉王怎么样呢?”
使者道:“多谢大王挂念,我们大王一切安好。”
苏尽欢道:“那我就放心了,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吧,不必拐弯抹角,毕竟我和你们大王情同手足。”
使者道:“那我就有话直说了。”
苏尽欢道:“好的。”
使者道:“我们大王想要和你结盟,我们攻打中原地区,你攻打燕国,如果双方战事不利,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你看怎么样啊?”
苏尽欢道:“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我当然是赞成的。”
使者道:“那真是太好了。”
苏尽欢道:“如今天色已晚,赶路多有不便,不如在我这里歇息吧,我也好多了解我兄弟的近况。”
使者道:“那我就叨扰了。”
苏尽欢道:“不必客气。”
苏尽欢为使者大摆筵席,使者道:“大王,太客气了。”
苏尽欢道:“你到我这里来,我怎么也得尽一尽地主之谊,不然的话别人还以为我们齐国不懂规矩了,来尝尝我们齐国的饭菜,不知道合不合你的胃口?”
使者夹起一块肉,放在口中嚼了嚼,道:“味道很不错。”
苏尽欢道:“你吃的习惯,我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