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前线大营中,旌旗猎猎,战鼓隐隐,透露出一种大战前夕的紧张气氛。
朱元璋率领着新招募的军队,浩浩荡荡地也赶到了这烽火连天的前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军已扩展至十万之众,然而,最新的情报却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众人心中的热情,仍然令人犯愁不已。
朱元璋摩挲着腰间镶嵌着宝石的玉带,目光深邃地扫过案上那份染血的军报——那是两个时辰前,徐达的亲兵以命相搏,穿越敌阵送来的急递。
“二十万…”
蓝玉一拳狠狠地砸在沙盘边缘,震得代表棒子国援军的赤色小旗簌簌摇晃,仿佛也感受到了这股不安。
“我们最初只准备诱敌五万,如今却翻作了四倍!”
徐达重重按在案头,这位素来沉稳如山的大将,此刻眼角也不禁抽动了一下。
“斥候已经探查过七次,棒子国各郡守军加起来不过十万。权栗这老匹夫,定是抽空了王城的戍卫,这是准备孤注一掷,与我们决一死战了!”
“不止如此。”
刘基枯瘦的手指划过舆图,最终在狼山关处停住,语气沉重。
“三日前,此处爆发民变,三千义军本该在此接应我军,如今却…”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
常遇春突然起身,玄铁重甲在灯光下铿锵作响。
“十万对二十万又如何?当年鄱阳湖一战,我军不也是以少胜多?”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当年陈友谅战船锁江,我等背靠庐山天险,方有胜算!”
刘基羽扇急摇,带起的气流掀飞了数面小旗。
“如今却是平原野战,十万士兵中还有两万新兵,要截击二十万生力军,这…”
他眉头紧皱,苦苦思索着对策。
朱元璋霍然起身,麒麟战靴狠狠地碾碎滚落脚边的令箭,发出“咔嚓”一声脆响。
“打!怎么不打?十万不够,就把淮南三郡的义军也算上!”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充满了决绝。
然而,满帐皆寂,无人应答。
义军到底愿不愿意相助,实乃未知之数。
而且义军水平参差不齐,把义军算为战力进行布置,实在要冒无比巨大的风险。
帐中皆是知兵之人,当然知道其中凶险万分。
“七日前飞鸽传书,庐江义军张士诚部三万人已焚毁棒子国粮道。”
刘基低声说道。
“加上广陵陈友定两万,盱眙郭子兴一万。”
刘基羽扇顿在半空,浑浊的眼底迸出精光。
“六万义军,再加十万王师,我军也有十六万之众。”
“十六万对二十万。”
常遇春咧开嘴,露出森白牙齿。
“优势在我!”
徐达缓缓说道,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真要打,赢肯定能赢,关键是如何能赢得漂亮,顺势夺取棒子国的地盘。”
朱元璋眼神赞赏地看了一眼徐达。
“天德说的对,重要的是我们要赢得漂亮!”
刘基迟疑着说道:“可是,那七万棒子国俘虏怎么办?大战一起,我们恐怕没有余力控制如此多的俘虏。而且,我军的粮食也不足了…”
朱元璋眼神一眯,透露出一股杀气。蓝玉咧牙说道:“这些棒子国人,还是杀了吧…”然而,他的话语还未说完,就被常遇春瞪了一眼,吓得他把后半截话吞了下去。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受到了常遇春不少的关照,打心底有些畏惧这个姐夫。
刘基微微一笑,说道:“这些俘虏还是要看管好,千万不要发生了暴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摇曳的火光里,朱元璋抓起四支令箭,声音坚定而有力:“徐达领三万扼住青石峡,把棒子国援军切成两段;常遇春领兵三万从狼山关北出发动攻击;蓝玉带一万骑射袭扰粮道;刘先生辛苦一点,去联络各支义军。”说到这里是朱元璋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剩下三万死士,随我直扑权栗中军!我们在四个战场上同时开战,让权栗老贼顾此失彼!”
“不可!”徐达与刘基同时出声。老谋士手中羽扇拦在朱元璋面前,语气恳切:“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主公万金之体,岂可轻身犯险?”
常遇春的铁掌突然拍裂楠木案几,发出“轰”的一声巨响。这位虬髯猛将扯开战袍,露出满身刀疤,声音如雷:“当年洪都血战,末将带八百儿郎冲陈友谅本阵!今日这三万死士,某只要八千!”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豪情和决心。
烛火在穿帐而过的夜风里明灭不定,映照着众人坚毅的脸庞。朱元璋凝视常遇春良久,突然解下猩红披风披在他肩上,声音沉重而有力:“给你一万全军中精选出的勇士!不要首级不要俘虏,只要权栗的帅旗倒地!”
常遇春轰然领命,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当夜,深沉的黑暗笼罩着广袤的大地,棒子国的俘虏们在阴冷的囚禁中发现了汉军守备异常松懈。
令人震惊的是,数万之众的俘虏竟然被集中在一处,看守的力量非常薄弱。
在棒子国的俘虏群体中,不乏胆大包天之士,他们利用夜色的掩护,秘密串联,策划了一场惊天暴动。
夜深人静之时,暴动骤然爆发,七万名俘虏如同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冲出了囚禁他们的牢笼。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们。
正当这群俘虏满怀希望地冲出俘虏营地时,迎面却遭遇了蓝玉亲自率领的精锐骑兵队。
蓝玉早已料到了俘虏可能的举动,布下了天罗地网。
他骑在高大的战马上,目光如炬,声音冷冽如霜。
“吾率兵平乱,暴乱者,杀无赦!”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骑兵们如同钢铁洪流,铁蹄轰鸣,尘土飞扬,向着俘虏们碾压而去。
这些已经被收缴了武器和盔甲的棒子国士兵,面对如狼似虎的骑兵,瞬间失去了抵抗的勇气。
他们原本凶神恶煞的面容,此刻变得惊恐万分,四处逃窜,却无处可逃。
“我们投降!”
“我们投降!”
“不要杀我们……”
“我不想死啊……”
……
绝望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夜空之中。
然而,对于这些俘虏的哀求,蓝玉和他的骑兵队并没有丝毫的怜悯。
铁蹄无情地践踏,钢刀锋利地挥舞,鲜血染红了大地,杀得血流成河。
两个时辰之后,当晨曦初现,蓝玉踏着满地的尸山血海,站在了战场之上。
七万名俘虏,几乎被斩杀殆尽,只留下一片死寂。
然而,蓝玉的心中却异常清醒。
他知道,这场屠杀虽然惨烈,却只是大战前的序曲。
真正的战斗,真正的考验,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