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李世民回答的如此小心谨慎,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李信也不打算多待。
他对着李信说道:“李二,有些事情不能说的太满了,日后如何,可犹未可知。”
李世民一头雾水,不知道李信说这个是什么意思,不等他想明白,李信就继续说道:
“至于你们起兵造反之事,就暂时不要想了,我只要还在,就不要干这种蠢事。”
李世民又是一愣,他听的很仔细,每个字都在认真的听;
其他的都没问题,只是为什么要用暂时这个词呢?
他不是很明白。
因为对方想表达这个意思的话,应该可以直接说:你们起兵造反就不要想了。
可现在为什么说的是暂时不要想了?
难道暂时之后还有以后吗?
这是李世民心中的疑问,但他也没有问出来。
可谁知李信自己就主动回答了。
“我说的是:我在,你们就不要想。
但其他我不会在很久,我的事情做完了我就会离开;
到我走了之后,你们要是还能把杨广推倒的话,那也是杨广自己的命了。。”
“因为有些欣赏你,我才跟你说这些的,对于别人我可没提过;
日后你自己注意吧,具体的时机,自己把握;
能不能成也看你自己了,到时候的杨广可不是现在的杨广。”
李信说完之后,李世民心中瞬间的掀起了惊涛骇浪,他在心中自语:
“有机会,我还有机会。。。,只不过是需要隐忍一段时间罢了,我等得起。”
李信说完,便也飘然离开了,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小船之上。
他打算去一趟江淮地界,把那里的杜福威给收拾一下。
。。。。。。。
天下几大反贼势力,现在基本都不太敢有很大的异动,因为窦建德的例子已经在前面了。
但他们又不肯直接就投降,放弃自己辛苦打下来的基业,所以目前基本就是维持原状的耗着,等着下一步的事态发展。
甚至有些人已经在开始找关系联系两大武林圣地和魔门了;
更有甚者,居然在许偌利益,联系草原那边的毕玄作为靠山。
反正他们各种做法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怎么想办法挡住那位护国真人的上门清算。
袖里乾坤杜伏威就是其中之一。
他的地盘最大,人最多,也是最不甘心的一个。
其实不等李信这边亲自出马,朝廷现在已经开始对各地的反贼有动作了;
而且这次的力度之大,比之前要厉害许多。
因为现在杨广启用了李信点名的一批武将,这其中还包括李信收的两位徒弟,寇仲和徐子陵。
此时的寇仲和徐子陵已经分开了;
徐子陵带兵去了瓦岗寨那边,而寇仲则带兵在对付江淮军。
不过寇仲这边只有十万人马,而整个江淮军却有不下二十万人,人数上并不是江淮军的对手;
但寇仲斗志昂扬,打仗身先士卒,致使所有跟着他的士兵都士气大振,战斗力提升了一大截,打的江淮军连连后退;
最后杜伏威也亲自出手想直接把寇仲干掉,但试了几次皆没有成功;
且寇仲的武功还一次比一次高一些,简直让杜伏威崩溃。
李信到达江淮地界时,也知道了是寇仲在领兵对付杜伏威;
既然正巧碰到了,那自然是要见一见自己这个弟子。
相比起徐子陵,李信还是更喜欢寇仲一点。
大隋阵营的军帐内,寇总正和几个将领商量事情。
“将军,我们与江淮叛军已经交战半月之久,虽然连续拿下了两城;
但我们的士兵也是有不小的损伤,我建议暂时先休整一段时间;
毕竟我们的人数确实只有人家的一半左右,继续硬打下去很容易吃亏的。”
一名将领正在对寇总做着自己的建议。
可是寇仲却是摇摇头:“不,我们非但不能慢,还要继续加大进攻力度,我要三个月拿下杜伏威这支叛军;
即使杜伏威是块最难啃的骨头,我寇仲也要把他咬碎,然后吃到肚子里去。”
此时的寇仲已经和与李信分开时完全不同了。
他从一个市井小混混,如今突然就成了能带领十万队伍的大将军,也算是完成了他以前的梦想了。
且寇仲的修行速度确实是快,才这么点时间不见,他如今已经是先天巅峰的高手了;
再有不久,他就能突破先天,直接到达宗师境界了。
人家许多人修炼了一辈子都到不了的事情,寇仲凭借着长生诀的一篇图案迅速赶超了修炼一辈子的人。
因为寇仲的坚持,那个将领显得有些担心,他再次开口说道:“可是将军,我们继续进攻的话,杜伏威有可能会来再次围杀您;
这对您的生命安全很不利,我怕您会有危险。”
寇仲仍然摆手:“他既然前面几次都杀不死我,那就不可能杀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