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221
这个问题问住了大家。没有亲自实践过,谁也不能打包票。
这时,江有为已经悄然来到了第一机械厂的生产车间,他听完林红樱侃侃而谈的话,负手笑笑,“这个问题或许我可以解答。”
他看向自己的小徒弟,慈祥的眼里闪烁着温柔的光。
这是一种灵魂上默而不宣的默契,他自己也没想到他的徒弟冥冥之中就是“模块化”的支持者。
他沉稳的声音不疾不徐,像一场春雨滋润着每个人,给了每个人信心。
他用自身的经历,举出了一个例子:“我参与过春城一汽解放cA10卡车研发项目,当时我们借鉴了毛熊的技术,研发的时候把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模块标准化。”
“当时前线的维修很棘手,如何培养维修技术员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困扰了我们许久。
我们讨论把它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部分,把这些模块标准化。后来我们发现技术员的培养变得有序、高效,维修的目的更清晰、责任划分明确,效率更高!”
只可惜当时的“模块化”仅限于维修,没有推广到生产环节。
江有为望向大家,用一种肯定的声音说:“这不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模式,我们出国考察,外国工程师在交流时提到过贼鹰的西屋电气公司,把电动机、开关、控制器设计为独立模块,能够让客户自由组合。”
“还有贼鹰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它就把车身和底盘分开,允许同一个底盘搭载不同的车身,衍生了汽车和卡车不同车型。”
“包括我们这次一分为二的试制小组也有‘模块化’的影子。咱们是首次把车架与发动机分离,一分为二同时研发……”
只可惜途中发生了一个美妙的意外,林红樱设计的发动机与第一机械厂的接口不同,各项性能数据与原先他们计划的都不一样,第一机械厂不得不重新设计。
否则这次的研发进度也会大幅增高。
大家听着江老的话吃了颗定心丸,对“模块化”这个新概念的否定稍稍减少。
沈卫闻言陷入沉思,忽然顿悟,“这么说来其实我们国家的铁道部也是运用了‘模块化’,它把机车分为锅炉、车轮、传动等模块,单独升级和维修。”
“还有我们军工厂,以往造的枪支有些零件是可以互换的!因为之前我们有零件标准的俗成约定,默认这套标准后我们更方便互换零件!”
江有为含笑点头。
林红樱如果有好感系统,估计会发现导师对自己的好感度莫名上升好几个点。
她听着江有为的话,只感到江老不愧是机械领域巨擘,目光高瞻远瞩,他的选择总是紧跟历史前进的方向。
选择大于努力,在这一刻具象化。
标准化、模块化生产这个概念在后世十分流行,几乎是刻在了工业生产的模子里,是工业生产的灵魂,是骨架也是血肉。
可是在几十年的今天,这是几乎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
如何管理协调,如何提升良率降低失误,如何沟通技术,哪哪都是问题简直寸步难行。但工业化就是意味着更明细、更精密、更清晰的分工,把标准落实到每一道工序、每一颗零件中!
安邦国一锤定音,“昨夜一机部的夏局长已经跟我敲定,我们要在拖拉机上试一试模块化生产。”
周庆山拿出图纸把自己做了一夜成果,跟江有为讨论起来。
一个技术员匆忙地来到车间,附耳跟安邦国汇报了一件事。
他默默地报了没有来的几个军工厂的代号,听完汇报,原本脸上还一片喜滋滋的安邦国嘴角笑容变淡了,“不来就不来吧!”
周庆山稍疑惑地问:“怎么了?”
第一机械厂第一批联系了十五家军工厂,有六家在电话里以生产任务繁重,婉拒了拖拉机试制的任务邀请。安邦国把这件事告诉大家,周围的气氛顿时变了。
安邦国拉着脸说:“继续打电话,不限军工厂,有一定资质的机械厂就够,按这个名单打电话。”
躺着捡荣誉的时候都不来,喝汤吃肉的时候就没有你的位置了!
林红樱含笑道:“合作厂商贵精不贵多,没有拧成一股绳,到时还得一边抓生产、一边做半天思想工作。”
“咱们要寻找的是有共同理想、共同目标,有钻研精神的合作伙伴!”
周庆山感觉自己像隐隐中了一箭,膝盖不舒服得很!
【周庆山1级怨念+100】
嗯?
说完后林红樱扫了眼周老,刚刚的话无意间内涵到了周老?
她很有眼色,及时挽尊道:“当然,误解肯定是存在的,我们也能理解。像周老起初对这个项目有所疑问,但他跟我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很快就成为咱们这个项目的中坚研究力量。”
“这说明咱们这个试制项目极具魅力,只要稍微了解它的人,一定会消除偏见和误解,就像太阳融化坚冰那般顺利!”
【周庆山1级怨念+100】
周庆山膝盖狠狠地又中一箭,他给林红樱投去幽怨的眼神。
几个意思,还不如不点他名!
可不兴老是翻陈年旧账的!
江有为跟伟建机器厂的工程师,想起之前林红樱拿着罐头跟在周老身后劝的情景,万分感慨,都默契地淡淡一笑。
林红樱剧烈地地咳嗽,是彻底不想说话了,这张嘴一动净得罪人!
周老,她不是那个意思啊!
不过,他们如今的确有资格挑选自己的合作伙伴,因为情况早已大大不同!以前一穷二白,毫无成果,当时放着周庆山不干活那是天崩般的开局。
而今时不同往日,他们手攥着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拖拉机即将整机安装,那是要成果有成果,要数据有数据,躺着捡便宜还要人上赶着劝,不来拉倒!
……
下午,第一机械厂陆陆续续地迎来了其他军工厂的代表。
他们选择了工厂里最大的会议室,乌泱泱的人坐满了会议室,甚至还有不够地方坐、要站着听会的。江有为和周庆山有条不紊地致辞、介绍拖拉机试制任务,分配模块化生产任务。
来自一机部、农垦、黑省机械局的领导都参与了这个会议,坐满了一排。
领导们听得很满意,频频点头沉思、赞赏,肯定,满面的春风。
研讨会的讨论很热烈,坐在会议室里的各厂代表都是对这款堪称神秘拖拉机感兴趣的人。他们想知道试制小组的拖拉机,真有外界传言的那么神奇?
搭载着世界最先进的柴油机,据说非常耐用,还超级省油?
他们对“模块化生产”这个新概念暂时还要打个问号,兴趣不大。但他们对拖拉机很感兴趣!更进一步,他们对柴油发动机感兴趣!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地被提起,宛如巨浪般掀起,一浪比一浪还高。
“江老,我听说你们研制出‘比油耗’能控制在200以下,这是真的吗?”
他们的试制小组写给政府的工作汇报,那些数据写得那叫天花乱坠,做梦都不敢梦出那么美的事,他们竟然敢这么写?
偏偏前段时间那款柴油发动机居然通过了一机部领导的验收!这件事跟油锅里溅了水花似的,引起热烈反响!
外界猜测更是精彩纷呈,有的人认为这是省里为了稳定人心放的烟雾弹,有的认为这些数据是堆积了大量资源,在实验室理想状态下测出的瞬时数据。只有夸张的润色,没有现实的意义。
但大家彼此都默契地默认了一个事实——没几个人相信它是真实的!
江有为一一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没有回避问题。
“真的,不仅能控制在200以下,‘比油耗’这个数据在机器状态良好的情况下甚至能达到180左右。”
安邦国有点不满,他们的地盘和车架、牵引系统也是很优秀的!怎么不问问问他们?
为什么不问问他们!
安邦国来回踱步,渴望的眼神欲言又止。他很想告诉他们,除发动机外,他们的车架底盘和牵引、电机系统都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改变了毛熊系拖拉机易爆易断裂、难维修、寿命短的问题。
不过想想算了!真正的牛逼无需多言,时间自会证明。
这时一个技术员气喘吁吁地推开了会议室的门,眼睛一闪一亮,兴奋地大声说:“安总工,咱们车架——样机——”
他说得上气不接下气,经过了激烈的奔跑声音十分嘶哑模糊,喉咙都快喊破了。那么重要的会议都敢打断,可见是很重要的消息。
大家的好奇心被他吊起,静默片刻都等着他的后半句,周庆山给他递了一杯水,“小兄弟,你慢慢说,别着急。”
那个技术员激动得满脸通红,嘶哑地用尽全身力气喊道:“咱们的样机——做好了!”
“师傅说、说您请务必过去,准备总装工作!”
一句话让现场都沸腾起来,几乎所有人都倏然地站起,不敢置信地望着试制小组的领头人。
什么——他们敢来真的?
安邦国笑吟吟地说,“咱们做技术的,不做那么多花花架子的事,要是大伙感兴趣,可以看看我们整机总装的现场!这边请——”
到底是放卫星、车大炮,还是实打实地创造了辉煌的奇迹。
见证真章的时刻,来临了!